有人認為,我們目前所經歷的經濟增速放緩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然而,對於「新常態」的具體涵義,目前還沒有一個共識。我認為,有必要對「新常態」下的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速有一個大致的判斷,對我們當前所處的狀態與「新常態」的差別和距離有清醒的把握,以幫助政策制定者選擇合適的轉軌路徑。
改革仍處於試點階段
顧名思義,常態應該指經常存在的狀態、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狀態,也可以說是均衡狀態。如果形態不穩定、尚在快速變化的話,就不應該稱作常態。用增長經濟學(growth economics)的詞彙,與常態相對應的英語單詞應該是 steady state,因此也可以稱為穩態。因此,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應該是指新的相對穩定的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速。
從體制角度來看,即便經歷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目前的經濟體制與我們想要達到的市場化、法制化、自由化、和開放度的目標還相去甚遠。很多改革還處於試點階段,尚未推廣,很多制度也呈現出「四不象」的特徵,一些重要的制度變遷雖然呼之欲出卻「猶抱琵琶半遮面」。所以目前的經濟體制不可能是什麼「新常態」,而只是向其過渡的中間狀態。如果我們能夠切實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的改革措施,可以肯定的是,「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與金融體制、產業結構、行業組成、企業形態、商業模式等等,都會與今天很不一樣。
從經濟增速來看,雖然經歷了大起大落,但過去10年、20年乃至30年,中國都實現了10%左右的年均實際 GDP 增長率,因此可以說「舊常態」下的經濟增速大概在10%左右。然而,對於未來10年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或者說「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速)到底有多高,有很多爭論,也很難形成共識。這主要是因為大家對於潛在增長率的測算有不同的方法、模型或假設。
「舊常態」走向「新常態」
我個人認為,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可能在5%左右。然而,在「舊常態」的10%與「新常態」的5%之間,也許不存在一個穩定均衡。我們目前所看到的7.5%左右的增長,可能只是經濟增速從10%減緩到5%過程中的短暫停留(有可能是非穩定均衡或非均衡)。從「舊常態」向「新常態」的過渡應該會歷經許多年。因此,這幾年我們所處的狀態應該不是「新常態」,而是向其靠攏的過渡期或轉型期。
用數學的語言來說,從「舊常態」走向「新常態」的過程,就是從一個穩定均衡走向另一個穩定均衡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發生通常都是由於相關動態系統(dynamical systems)中的參數(parameter),而不是變數(variable)發生漸進性演變而引發的。對於這一變化,經濟學家往往喜歡用比較靜態模型(comparative static model)來分析新均衡(即「新常態」)與舊均衡(即「舊常態」)的差別,而忽略掉轉換的過程。然而,數學家、科學家與工程師們則對轉換的過程充滿了興趣,而且做了深入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他們發現,此類轉換的過程往往不是平滑有序的,而是充滿了波動與跳躍,往往是在長時間緩慢的量變之後出現暫態的、脈衝式的躍遷。由此,他們建立起了所謂的「突變理論」(catastrophe theory),用以描述和理解物理、化學以及工程方面常常遇到的一些「混亂」現象(chaos)。當然,這些理論也可以幫助理解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的產生與演變。
如果中國經濟現在所處的狀態不是「新常態」或「新穩態」,而是處在一個轉型期,正經歷從一個「舊常態」逐步轉向一個「新常態」的過渡期,那麼按照「突變理論」,在沒有外部控制(control)的情況下,這個轉型的過程很可能出現不穩定的躍遷,這對整個經濟與社會體制都有可能形成破壞性的衝擊。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政府當前所做的「穩增長」與「調結構」等一系列舉措,都是為了確保中國經濟在從「舊常態」向「新常態」轉換的過程中能有一個比較平穩的過渡,避免發生急劇的躍遷,從而減輕社會的陣痛。在我看來,這是非常必要的!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