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社會最近的情況,有不同的分析:政治理念和政治架構;青年人往上流機會減少;青年人對前途迷惘;國家和特區之間的關係;香港人整體生活壓力太大;收入追不上生活指數(包括樓價);經濟結構單一化;資源過分集中(包括某些行業壟斷行為)等。
篇幅所限,筆者無意就所有議題作評論。不過,當所有人都變成「青年人專家」,提出種種幫助青年人的方案時,筆者發現,所謂成年人(相對青年人的說法)很多時候,都忘記了青年所面對的各種社會不公的環境,其實是歷代的成年人共同創造出來的。作為成年人的一分子,筆者認為我們應該自我反思。
若利字當頭 中環價值淪負面
試想想,所有人(包括青年人)的要求,很籠統來說,就是安居樂業,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而香港的最大問題,就是有一種「賺得多錢」和「能花很多錢」才能過有意義人生的價值觀。當社會上絕大部分人,尤其是青年人都覺得自己賺得不夠多,沒有很多錢去花的時候,便會產生焦慮和鬱結。這種單一思維正正是香港歷代的成年人(相對青年人的說法)製造出來的集體意識形態。香港產業單一,不只是政府政策的問題,而是很多成年人都希望賺快錢;花錢買享受,才能有生活品味,活出生活意義,是不少成年人的本身價值觀。於是,衍生出來的社會運作模式,就是股東盈利最大化和 GDP 增長至上的發展模式等,也有俗稱為中環價值。
中環是代表香港資本主義運作的核心,它不但追求個人財富,講究商業競爭,並把經濟、致富及效率視為社會進步指標。若把中環價值再深化解釋,還包括合約和法治精神、公平競爭、公平的遊戲規則等。當然,沒有任何制度是完美,在中環價值表像的蔭蔽下,負面的活動如官商勾結、財團利益輸送、集團壟斷等反競爭的行為,卻都被合理化,令中環價值的意思由中性轉為負面,更令大眾市民感覺中環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愈走愈遠,片面地認為商家做生意永遠只是利字當頭,而不太在乎社會企業責任、企業培訓等勞工保障及福利。
物質生活固然重要,但是,當社會的意識形態不能突破單以物質為最高意義的框架、不鼓勵青年人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和創造自己的未來,從而激發動力和創造性,而僅「行貨」地叫青年人重拾獅子山精神時,這根本不是一條出路。青年人生活的社會,是上一代成年人倒模造出來的;要為青年人解困,首先請我們這些成年人,重新對社會價值和經濟發展模式反思,才能真正和青年人對話,共同創造未來更好的社會價值和經濟發展模式(註1)。
放權社區助社企 民間有發展
雖然近年香港民間社會、政府、商界都開始對現有社會運作有所反思,不過,相對於面對相類似問題的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香港仍然要急起直追。其中較矚目的是英國2010年,由首相 Cameron 落實推行的 “Big Society” 計劃,包括:鼓勵給予地方社區更多的權力和空間;鼓勵市民更積極參與地區事務、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大力援助社會企業、社區合作社等;增加政府數據的透明度等(註2)。換句話說,就是要創造和發揮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使政府可以更有效運用社會資源去解決社會問題,也同時使政府施政更貼近公民社會;其核心的思想,就是在市場經濟中,加入社會團結(solidarity)和友愛(fraternity)這些價值觀。
在政府的推動下,社會氣氛有所改變,商界也會自動積極回應,包括其中一間英國有名的對沖基金 Cheyne Capital,成立了一個三億英鎊的社會房地產創效基金(Cheyne Social Property Impact Fund),以創效投資(impact investments)的模式,投資房地產,幫助那些需要廉價住宅單位的有需要人士(註3)。
另一個例子是韓國的首爾。首爾市長朴元淳2012年推出 “Sharing City Seoul” 計劃,全力擁抱全球興起的協同消費(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共享經濟( sharing economy)的熱潮,利用科技和網絡平台的發展,開拓另類的經濟發展模式,有助經濟更平衡的發展,也同時活化社會的資源,增加社會互信(註4)。這些新型經濟模式在外國早已興起,近期才開始在香港有所發展,如短期租房平台 Airbnb 或叫車服務平台 Uber,其它比較著名的國外例子,包括 eBay、TaskRabbit、 Lending Club、Kickstarter、Car2Go等。
「共享經濟」其實就是一個去中介化的過程,由個人與另一人(P-to-P)直接進行交易,將自己擁有的閒置資產(idling assets)甚至勞力,變成有用或可以賺錢的東西。以前的分享經濟是左鄰右里借豉油。自從互聯網和手機普及化後,人們彼此資源共享的潛質得以再次發揮,消費者可以自己主導,將擁有的閒置資產如房屋、資金、汽車、消閒用品、珍玩衣履甚至自己的勞力,透過共享網絡平台,向其他消費者出租、出借,既方便、環保、節省開支,是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模式,又可以賺錢,甚至藉此相互傾談,人與人的關係再度回復密切,增加社會資本。
註1:Beinhocker, E., and N. Hanauer, “Redefining Capitalism”, McKinsey Quarterly, September 2014.
註2:Slocock, C., et al., 2013. The Big Society Audit 2013, Civil Exchange.
註3:Social Impact Investment Taskforce, 2014. Impact Investments: The Invisible Heart of Markets.
註4:Owyang, J., A. Samuel, and A. Grenville, 2014. Sharing is the New Buying – How to win in the Collaborative Economy.
用新思維,共創未來社會價值系列二之一
明天預告——提倡官、商、民合作,減少資源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