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筆者認為,禪修、打坐、唸佛,確實增強了自己的直覺判斷力。(Pixabay)
讀到一篇報道,關於位處跑馬地佛教道場「東蓮覺苑」80周年的歷史和紀念活動。這個鬧市中紅磚黃瓦的古式建築物,無論你對佛教有沒有認識,都很值得參觀。
打坐唸佛磨練耐性
東蓮覺苑辦的經常性活動中,有一個已舉辦了六年的「領袖才能與溝通技巧培訓課程」(簡稱 LCS),是混合佛學基礎和現代管理學的交流班,主要對象是年輕專業人士,我曾擔當過三屆的講者。
與學員分享從禪修培養的耐心聆聽,以及相信直覺作為某些事情的決定基礎的經驗。例如我年輕時轉工多取決於薪酬,在職中只從自我觀點考慮表現和回報、人際關係等因素;面試時,沒有多注意可能是未來上司對職位的要求、其個人風格及這家機構的企業文化,所以作出過現在看來是錯誤的決定。當然,短短的面試很難作出定論,但從禪修、打坐、唸佛(其他宗教冥想和唸經也可能異曲同工),可學習到耐性去聆聽和觀察,不急於表達自己,對我個人來說,確實增強了我的直覺判斷力。
當我開始有管理責任,招聘要在短短面試內,從一些已在學歷、經驗和智能測試過關的申請人中挑選最合適的,基於常識的選擇(如高學歷、名校生、有大機構工作經驗等)並不一定是最佳。習禪後,嘗試打破對所謂客觀條件的執着和局限性,在固定考核規則外,加上感覺申請人對職業的誠意、投入感、適應能力和性格,相信自己不受外來因素影響的心。
突破生命種種局限
由於修行膚淺,並不是每次判斷都正確,但有也有不錯的例子。有次請了唸中文和音樂的本科生來當高端個人客戶的經理見習生,由於他是嘗試了解銀行財富管理工作後才申請這類工作的,所以在職訓練時特別努力學習,公餘時也進修工作需要的專業知識,且語言表達能力佳,能和客戶談天,不止硬銷銀行服務。正式成為客戶經理後,一直有好表現。申請銀行工作時,其實他也突破了一些學習科目和職業必須有關連的社會慣性。
人在每天生活上的情節,皆可跳出思維上的固定框框,不一定要蘋果教主那種驚天動地的智能手機革命。
禪宗的精髓在《心經》(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相信大家都聽過當中的名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主要就是談如何突破自我障礙和生命的種種局限。如對佛教的解脫世間煩惱,及超越慣性思維局限的辦法有興趣,可看看《心經》的解讀書,我讀過佛光山的版本,頗易明白。譚詠麟和王菲先後也用音樂演繹過《心經》,讀者也可透過音樂「結緣」,看看有沒有感覺。
原刊於《晴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