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化緣‧托缽

化緣源自佛陀和弟子們的托缽行乞活動,一方面是佛陀讓修行人培養謙卑心,另一方面讓捐獻(布施)的人培養慈悲心,及累積善緣。布施物是由善主決定的,所以,當時佛和弟子是素或葷食都接納的。
在傳媒上看到澳洲政府發現了冒牌出家人,從事可能是欺詐的募款(化緣)活動。在香港,偶然也會遇到一些貌似佛教出家人在街上托缽,好像也是以募捐金錢為主。
 
化緣源自佛陀和弟子們的托缽行乞活動,一方面是佛陀讓修行人培養謙卑心,另一方面讓捐獻(布施)的人培養慈悲心,及累積善緣。布施物是由善主決定的,所以,當時佛和弟子是素或葷食都接納的。

 

佛教導揚遍佈亞洲,帶動寺院經濟

 
佛教東傳至六朝隋唐時代(西元222-907),中國形成本土化的漢傳佛教體系,發展了寺院經濟,多由君主、貴族、民間信眾奉獻土地和金錢支持,唐朝百丈禪師開始了僧人自耕自足的百丈清規,中國僧侶於是能發展素食的戒律,以增長慈悲心、平等心和惻隱心。時至今天,承傳漢傳佛教的日本、中港台寺院(筆者對韓國佛教的情況毫無認識),主要是以信徒的支持為經濟主體,遊客的觀光收入對一些名剎來說可能很重要,例如京都的清水寺;中國的五台山、普陀山;香港的寶蓮寺,都是遊人不絕。星雲大師的佛光山、聖嚴法師的法鼓山,及一行禪師的梅村的出版事業也很成功。
 
香港佛教道場的僧侶,個人在公眾場所和街頭隨意化緣的情況並不普遍,主動為你祈福消災以換取報酬的就更加罕見。在日本街道上,曾見過僧人獨站,沉默地托缽,那可能是一些寺院僧侶的必須修行。在香港傳道的泰國出家人,依據南傳佛教的傳統(盛行於泰國、斯里蘭卡、緬甸等國的流派,有別於漢傳佛教),也看過他們集體出來托缽,接受信眾供奉。這是給予信徒布施、累積善緣的機會。

 

真假出家人,應觀察非抗拒

 
在街上遇到裝扮如出家人的在化緣,如果抱着小小奉獻的慈悲心態就不用太過深究,當然,也可以敬而遠之。因為可能有些來自偏遠和經濟條件較差的道場出家人,由於不太懂說法,才會無奈地用一些也許牴觸教律的辦法去募資,但也可能根本不是出家人。真要積極支持佛教發展,最好還是向自己認識的佛教徒朋友和法師了解。
 
自古以來,依附宗教而希望達到其他目的比比皆是,漢朝黃巾之亂便是打着道教太平道的旗幟。在電影中經常是反派的白蓮教,本基於對佛教未來佛彌勒菩薩的民間信仰(佛陀說彌勒菩薩會在我們的世界終結時來降生成佛,為所有人說法,最後人人成佛)。我們多觀察就能了解真相,毋須看到一些負面情況就生抗拒之心。
 
原刊於《晴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圖片:Pixabay)
 

馮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