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主角不是匆匆露面的,而是用兩人一對的遠赴回疆「千里接龍頭」的手法,來烘托幫主陳家洛的不凡與氣勢。用烘托文筆寫人物的氣勢後來更是常用的筆法。
誰料小乞兒竟是主角
童年出現的主角,漫不經意介入的有楊過和胡斐。楊過出現時只不過時個襤褸的小乞兒。看見李莫愁欺人太甚,突然把她抱着,勸她放人一馬,李莫愁走後,他拾取有毒的銀針玩,沾上了毒,遇上了歐陽鋒,故事的主線便從此落在他的身上。事前又誰會想到這個頗有義氣的小乞丐竟是日後的神雕大俠了?胡斐的介入和他差不多,是在商家堡中,苗人鳳追尋到妻子,但妻子南蘭再不肯跟他回家,一個衣衫襤褸的孩童在人叢中鑽出來罵他太狠心,這個乞兒模樣的小子,便是胡斐。
成年人而無意中介入故事的主要人物有段譽、蕭峰和虛竹。段譽像是個好事的紈袴子弟,跟着馬五德見識世面,而虛竹只不過是個在少林寺外出現的地位低微僧人,毫不起眼,想不到後來是靈鷲宮主,天下第一大國手。
蕭峰出場,亦只是樓頭一個壯漢,甚而身形裝扮也沒有太多的描述,就像在照片上看到一個朦朧的輪廊,對他沒有怎樣的重視。誰知作者寫蕭峰的手法,最爲特出,就像霧裏黃山,看不清楚。但隨後一筆一墨,逐點逐滴的勾劃出蕭峰的爲人性格,使人對他的印象愈來愈清楚,像黃山霧散,始見真章。其後對蕭峰所聞所見,所動所思,寫得愈來愈仔細,真如將黃山上一花一草,給仔細描繪出來了,使人的印象極爲深刻,被他的能幹、偉大的性格而深深感動,歷久不能忘懷。
遲不現身 懸疑感吸引人心
與寫蕭峰筆法相反的是寫慕容公子的寫法,是先聲奪人,遲遲不現身,製做極強的懸疑感。使人繞繫腦際,常常欲探索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這種手法,是其人尚未出場,已常被人談及,兼且牽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作者屢用不鮮,但以寫慕容公子寫得最好。
丁春秋雖然不是主角,卻是一個極突出的人物。金庸寫丁春秋的出場十分成功,也是用先聲奪人,山雨欲來的方法。先是人人談到星宿海的化功大法而色變,使人對這個魔星不寒而慄,繼而說出一衆徒兒的手段毒辣絕情,最後才徐徐出場,仙袖飄飄,大展神威,和南慕容鬥個旗鼓相當。
令狐沖出場描繪最成功
但論出場,寫得最刻意的又不是丁春秋,而是笑傲江湖的令狐沖。
令狐沖還未出場,情節已被令狐沖牽着走。「令狐沖」三個字,最先叫出來得是恒山派老尼定逸師太,定逸氣沖沖的在華山派門徒中找他的晦氣,因爲令狐沖劫持了恒山派小尼姑儀琳,和淫賊田伯光論交,在酒樓對飲。跟着大夥兒到了劉正風家中,泰山派天門道人劈頭第一句也是要找令狐沖,要殺令狐沖清理門戶。令狐沖仍未現身,而這個時候,令狐沖的佩劍,卻插在青城派掌門座下弟子的屍體裏,送到大廳中。一時之間,令狐沖成了全場的焦點。人人都想知道令狐沖究竟是一個怎樣十惡不赦的強徒。
誰料情勢一轉,被劫持嬌怯貌美的小尼姑卻逃了回來,反而廻護令狐沖。於是又產生一種懸疑,究竟令狐沖是好是壞?儀琳斷斷續續抽絲剝繭的說出和令狐沖在一起的故事,令狐沖也就由一個反面十惡的人物,在天真無邪的小女子口中,變成一個多情、俠義、機智、勇敢的大英雄。
寫令狐沖出場的筆墨沒有白費,讀者在令狐沖未現身前已知道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印象深刻之至,人物的描繪極成功。
(圖片:香港1996年電視劇《笑傲江湖》劇照)
楊興安談金庸系列文章
談金庸小說寫作技巧:
金庸細意刻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