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埠170多年了,時移世易,以前是「借來的地方」,今日是許多人土生的家鄉。香港人愈來愈珍愛本土身份,這身份所承載的小城故事,千言萬語恐怕都訴之不盡。今年香港書展,聯合出版集團旗下出版社,立意梳理香港歷史、地理、建築、文化,拼湊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細節滿有柔情,宏觀處不失壯美。
電車:從1904年開始
香港島最古老的回憶,定是電車。原來1904年,電車是全港路面上最快、載客最多的交通工具。但到了2016年,電車卻已名列最慢、載客最少的交通工具。百餘年來,經濟騰飛,社會躍進,有人說電車應該退隱了,有人說不。——《遊歷港島:香港電車軌跡》(三聯書店),追隨電車的路軌與歷史軌跡,述說小小移動空間裏一本厚厚故事。
文學:從五四運動說起
香港文學既離不開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又因為特別歷史背景而另闢殊途。中國內戰、冷戰、殖民地歷史,都曾經塑造香港文學。《香港文學這樣讀》(香港教育圖書)從意識形態變化入手,宏觀文學作品。兩位作者對文學都素有研究。余非曾在港長期任職編輯,寫過許多中學讀物,得過「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獎,又主持過不少閱讀、創作工作坊。 陳潔儀則得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首獎、香港公開大學校長卓越成就獎、香港中文大學青年學人論文獎,學術著作有《香港小說與個人記憶》、《閱讀肥土鎮:論西西的小說敍事》等。
電影:輝煌的1950—80年
香港電影在1950年代起步入重要發展時期,不少電影公司號稱「王國」。當時有一位攝影師鍾文略,專為電影公司拍攝明星劇照、肖像,凝住了香港明星、香港電影如日方中的光彩。《不滅星光——香港電影明星影像1960—1980》(商務印書館出版)由名作家周蜜蜜編撰,從鍾文略的拍攝作品中,選出近百幅珍貴明星照片,又專訪了兩位影星:蕭芳芳、鄭佩佩,追憶昔日香港電影發展的點點星光。
移民:從1950到1979年
1949年中共掌權,緊接是延綿近30年的內地民眾逃港潮。逃港者既有政府要員,也有一般百姓。有人在內地立過功受過獎,有人蒙過罪受過罰,來到香港人生都彷彿重頭算起。記者陳秉安20多年來,逐個跟縱尋訪逃港者,刻劃他們的香港人生。他們或發跡致富,或窮困潦倒,段段往事都載入《大逃港》。都是深圳河邊瀕臨湮滅的中港歷史。(香港中和出版)
也是移民:法妻來港30年
我城是中西文化交匯之地,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更娶了位法籍妻子 Christine。她為愛情離鄉別井,隨夫來港,一住30年。敝開心房了解香港,她介意別人當她「鬼妹」。她會講廣東話,會知道街市「有咩好野」。她生了孩子會「坐月」,也願意吃奶奶(家婆)煮的「輸卵管」(雪蛤膏)。《鬼妹講故事》(商務印書館)縷述她的香港回憶,讓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試隔一重紗細看香港。
老店:活在1980年
1980年代,大巷橫街都處都有香港小店。士多、當舖、玩具店、裙掛店,許多門面不大,掛起了招牌,就在社區深耕細作,與街坊同甘共苦。如今我們都感歎見不著了,原來還可以用手工、手機應用程式重現回憶。《香港老店「立體」遊》(新雅文化)介絡10間傳統店舖,還附上20間立體店舖的紙樣,讀者可以親手剪裁製作。手機應用程式旨在還原絲襪奶茶、紮燈籠等傳統手藝的製作過程。舊香港的片段,只消你肯動手,就可以復活家中,聊慰襟懷。作者鄧子健是生於1980的年輕畫家,珍惜舊時至此。
建築
著名建築師馮永基笑說自己本是爛泥,讀書不成,後來一番變故,才成為建築師,如今還去了中大教書。他說許多香港事物大家都遺忘了,應該要再好好認識這個地方。香港萬丈高樓石屎處處,新舊牆上的隙縫中,折疊著我城長長短短的故事。《誰把爛泥扶上壁——你所不知的香港建築故事》(中華書局出版)趁故事埋沒之前,一磚一瓦再鋪砌城市記憶。
飲食
香港號稱美食天堂,舉世知名,如果你已饜足了各樣肥甘,不妨翻翻這部香港製造的窩心食譜。香港浸會大學教職員、校友,帶領一群傳理學院學生,製作本港首部癌症心靈食譜《分甘同味》(萬里機構出版,浸大團隊製作),收益全數撥捐香港癌症基金會。書中載有12個抗癌故事、20個簡單健康食譜。食譜均由名廚張錦祥親自製作,還備載中醫師、營養師分析。
(香港書展將於7月20日起一連七日假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聯合出版集團展覽及活動詳細資料,可參閱「書海導航」網頁:http://www.superbookcity.com/hkbf2016/。)
(圖片:聯合出版集團)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