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上午本人前往拜訪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張欽鵬主任先介紹台灣的鄉土教育以及該中心的工作,雙方作交流討論,以資借鑒。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以發揮「歷史老街紮根教育園地,教育活動活化歷史老街」的理念。主要任務是蒐集整理鄉土史料和文物,推展本土教育相關研究,並整合市本土教學資源,以達資源共享的目標。
剝皮寮老街本來被劃定為國松小學擴建的教育用地,故能避免了被商業化的厄運,可是由於近年台灣適齡學童持續減少,國松小學由高峰期的11,000名學生銳減至現今的700名,因此擴建遂遭擱置,從而促使剝皮寮老街修復再利用工程的出現,更催生了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有關中心與毗鄰的國松小學關係密切,早期不少工作團隊成員也是向有關小學借調過來,直至近年才改由教育局直接聘任,但資源調撥仍然隸屬國松小學。
台灣重視環境教育
台灣的鄉土教育在使學生從生活周遭的人文、社會及自然環境中,認識自己根源的鄉土,對鄉土產生認同和情感上的聯繫,進而愛護、建設鄉土。1993年年台灣教育部修訂公布國民小學課程標準,三至六年級增設每周一節的鄉土教學活動,對於國內鄉土教育的發展,有着劃時代的關鍵意義;1994年公布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1996年國中正式設科教學。教育部於1998 年再次修訂課程,公布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鄉土教學活動不再單獨設科,改為融入各學習領域。
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正規課程
這種融入式的課程方式,與筆者任教學校「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的推行模式十分相似。本校四年級開始以全校參與的跨科組的協作模式,採用多元智能的理論基礎,為學生設計一套橫跨三個學年的正規課程,其中以新高中的核心科目為經,選修科及其他學習經歷為緯;涵蓋的核心科目包括中文、英文、通識、數學;選修科目包括旅遊與款待、中國歷史、視覺藝術、地理、宗教與倫理、電腦與資訊科技、物理、生物、化學及經濟;以及其他學習經歷包括藝術、體育、社會服務和與工作相關經驗等,成功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習列入正規課程。
選址長洲 讓學生進行考察
本校兩年前向教育局提交非物質文化遺產全方位學習課程計劃書,能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讓學生走進社區,親身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學生對學習有新的體驗。由於長洲地理位置獨特,一向是全港中、小學生的進行考察及戶外旅行的熱點,島上沒有汽車行駛,環境清幽,學校一般都放心讓學生自由探索,令學生認定自己是真正的學習者,增加自信。島上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提供高中生物及地理科的戶外考察課程,求過於供,每年均有超過三成的向隅者,可見本港的全方位學習需要的殷切。除參加上述郊野學園提供的課程外,一般學校安排的戶外考察及旅行均在硬件(場地及設施)及軟件(教材及人脈聯繫)不足下進行,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亦令舉辦的學校教師感到吃力,而學生亦未能透過全方位學習得到最大的學習成果。
建立全方位學習平台 紓緩島外學習需要
本校位處長洲碼頭附近,交通便行,校舍寬敞,設備優良,社區人脈熟絡,擁有豐富協助外間學校舉行全方位學習的經驗,可謂擁有最佳的天時、地利及人和。跟台灣的人口趨勢一樣,香港的適齡學童亦同樣持續減少,本校亦因而出現縮班的現象,本校建議可利用騰空了的教室及教學空間,在提供正規文法中學課程之餘,同步向全港中學提供非物質文化遺產全方位學習課程,以建立一個全方位學習的平台,一方面有助紓緩上述島外學校全方位學習的需要,更可透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全方位學習課程,提升全港學生的對國家寶貴文化的認識、反思和認同,有助日後提高香港政府申報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行性,此乃甚具前瞻性的發展。
港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系列之二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