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FBG)出版的 The Wild Orchids Of Hong Kong,2011及 A Guide To Orchids Of Hong Kong 2014 兩書的花期記錄,本港七月開花的蘭科植物數量進入全年的高峰期,共有42種(附表一),僅次於八月份的45種。由於其中有23種已在之前賞蘭札記介紹,恕不贅述。
多花脆蘭(Acampe rigida)屬香港鮮見的大型氣生蘭,一般生長於樹上或岩石上,植株雄偉,可高達120厘米,其朔果大,長六厘米,似一梳香蕉,加上在陽光下其花會發出濃郁的香蕉味,故又名香蕉蘭。拉丁文 rigida,英文 rigid 或 stiff,即僵硬,其葉革質,可儲存水份,故生命力強,筆者曾在離島一處岩壁發現幾大叢多花脆蘭,其暴露在全日照環境下,一樣可以生長。現時全港估計只有十個地方可以發現多花脆蘭。
竹葉蘭(Arundina graminifolia)屬大型叢生地生蘭,適應力強,可接受全日照,一般生長在岩石、溪邊或草坡上,在較乾旱的山上植株較矮,筆者在大嶼山的大東山曾見過成熟植株不足20厘米,而在較溼潤的溪邊,植株則較高,可高達100厘米。筆者曾在一個水塘區見過有為數過百的竹葉蘭被排列成一道道籬笆,相信是晨運客有意把附近的竹葉蘭種植在一起。其花白底粉紅唇瓣,在野外十分顯眼,在港島區水塘引道旁不時可以見到其蹤跡。
尖喙隔距蘭(Cleisostoma rostratum)又名福氏隔距蘭或雀仔頭蘭,屬氣生蘭,植株只有一主莖,逐年伸長,屬於單生軸類。一般生長在溪流附近的陰暗岩石上,間中在闊葉林下的灌木叢亦可見到。尖喙隔距蘭的花雖然細小,但長有8-12個紫色花蕾,而且習性叢生,在野外見到,仍覺有可觀性。尖喙隔距蘭分布甚廣,港島、新界及大嶼山均可見到。
深裂沼蘭(Crepidium purpureum)別名紅花沼蘭,屬地生蘭,一般生長於樹林下或灌叢中陰濕處,但有時光照較強的草地亦有時可以見到。Purpura 拉丁文意思為紫色,顧名思義,深裂沼蘭有別於其他沼蘭屬的特異之處花為紫紅色,在野外,當區別其他沼蘭時較為容易。深裂沼蘭分布甚廣,由海拔地區至900米高地均可見到。
七月是本港玉鳳花蘭屬(Habenaria)的開花期,本港產有的七種玉鳳花蘭屬中,有四種踏入七月均開始花期。
天使蘭(Habenaria leptoloba)又名仙子蘭及細裂玉鳳花,為香港獨有品種,估計全港存活不多於250株,十分珍貴。Leptos 拉丁文譯為細小、纖細,屬細小的地生蘭。植株成群生長於接近溪澗的濕地草叢中,不過有時在山上廢棄了的灌溉渠道及向陽的草坡上亦曾發現。在港島、新界及大嶼山的海拔200米至700米地區均有機會見到。
坡參(Habenaria linguella)又名玲姬玉鳳蘭,屬落葉性地生蘭,一般生長於向陽的草坡上,由低海拔至高海拔地區均有分布。Lingua 拉丁文為舌頭,指其唇瓣造型特殊,其唇瓣三裂,中裂片比較長而窄。坡參花期短,數天便凋謝,但最多可開35黃色小花,縱使藏身草叢中,仍不難發現。分布極廣,港島、大嶼山及新界仍有機會見到。
腎葉玉鳳花(Habenaria reniformis)又名侏儒帽蘭,屬落葉性地生蘭。
其分布極窄,估計數量不多於250株,只在港島區能發現影踪。Reniformis 拉丁文為腎的形狀,指其葉形。花色草綠,在草叢中難以發現。其花結構多變,不同個體有不同結構。有些個體有完整唇瓣,只有一裂,有些卻有三裂, 甚至沒有裂片。有些個體的花有距,有些卻無距。
橙黃玉鳳花(Habenaria rhodochelia)又名紅人蘭及飛機仔,屬落葉性地生蘭。Rhodochelia 由 Rhodos 及 Cheilos 拉丁文組成前者為玫瑰,後者指唇。雖然俗名紅人蘭,但其實其花色有猩紅免、橙紅色、磚紅色、紅色、淡粉紅色、暗黃色及淡黃色。花型方面,外型似人形或飛機的外型。一般生長在溪澗旁的岩石上或山上草坡。筆者早前曾在飛鵝山一路邊草坡見到上百橙黃玉鳳花,但後來再到該處,卻發現被水泥完全覆蓋,一株不剩,令人握腕歎息。
白蝶蘭(Pecteilis susannae)又名鵝毛玉鳳蘭、鵝毛白蝶蘭及龍頭蘭,屬落葉性地生蘭。Susanna 是荷蘭植物學家 Georg Everard Rumphius 的妻子,是他在17世紀首次在摩鹿加群島發現該品種。在眾多落葉性地生蘭,白蝶蘭外型最為突出,除萼片頂部有淺黃色外,全花為純白色,而且碩大,生於山上向陽草坡,故在郊野十分顯眼。由於白蝶蘭可醫治腰賢的炎症,加上美麗有罪,在野外已瀕臨絕跡。
本港共有六種闊蕊蘭屬(Peristylus),其中兩種分別在五月及六月開花,餘下四種在七月開始花期,故在七月份有機會同時向六種闊蕊蘭屬一次過「集郵」。 觸鬚闊蕊蘭(Peristylus calcaratus)、短裂闊蕊蘭(Peristylus intrudens)、撕唇闊蕊蘭(Peristylus lacertifer)及纖細闊蕊蘭(Peristylus gracilis)同屬地生蘭,植株細小,奇貌不揚,多生長於山坡及草地。
小葉寄樹蘭(Robiquetia succisa)又名大梯蘭及露碧蘭,為氣生蘭。一般生長於低海拔地區的河谷的樹腳或岩石上,環境偏乾燥,在港島、大嶼山及新界均有分布,但估計數量不多於250株。其花向下垂,最多可超過100朵,如遠遠望見,如同一串葡萄。
直唇石豆蘭(Bulbophylum delitescens)已瀕危,斑唇石豆蘭(Bulbophylum pectenveneris)更極危,兩者估計數量已不多於50株。吻蘭(Collabium chinense)、聚石斛(Dendrobium lindleyi)、白錦絨蘭(Dendrolirium lasiospetalum)及香港雙袋蘭(Disperis lantauensis)只屬傳說中的本地品種,在野外發現更機會渺茫。
去年國際學術期刊 Phytatoxa(植物分類學)發表了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FBG) 植物學家 Stephan W. Gale 和 Pankaj Kuma 在2013年七月在大帽山發現了一種過往未有紀錄的蘭花,並命名為嘉道理盆距蘭(Gastrochilus kadooriei),令本港已被發現的野生蘭花數量增至128種。記得對上一次新發現的品種已是是2011年在大嶼山發現的細小叉柱蘭(Cheirostylis pusilla),同樣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植物學家 Stephan W. Gale 所發現的。
撰寫此文前,收到香港蘭界前輩謝成枝先生往生的消息,享年95。謝伯早前有份參與香港市政局《香港蘭花》(Hong Kong Orchids,1980)一書的出版工作,在128種本港原生種蘭花中,其中謝氏石豆蘭(Bulbophyllum tseanum)就是由謝伯首次發現,故用他的姓氏命名。在此,謹向謝伯作最後的敬禮。
鳴謝:Michael Chan借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