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06 2025 14:36:0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墨守過往知識 恐怕遭時代趕下台

隨年月所積存的情感因素,致使年長有經驗的人緬懷過往的知識、所積累的經驗、更在後輩面前有些優越感等,這種心態現在反倒而成為我們與時並進的一種無形阻力,或許是負累及包袱。
近年,香港經濟可能出現衰退,關於機構裁員或減薪的報道開始增加,再加上世界局勢不斷變化,弄得人心惶惶。誠然,經濟及社會不安的現象,亦不僅限於香港,而是整個世界不同國家也正面對的問題。受着社會意識形態的轉變,商業結構也要面對急劇變化的衝擊;然而,大部分人在此變遷的洪流面前,不知不覺間在不斷被貶值,生存空間有不斷被壓縮的感覺,究竟原因何在?
 

終身學習乃大勢所趨

 
作為地球上萬物之靈的人類,在過去千百年間,與大自然搏鬥,努力不懈地挑戰一個又一個的極限,致力創造令人類能享受文明的現代化生活環境;由農業革命以至工業革命,開展了種種的新技術,不單提昇了人類的生活質素,亦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從前,任何行業的知識及技巧最少可以保存數十年,以至數百年;在那個講究經驗的年代,老師傅的技藝使其地位超然,身為長輩或上司的,也因此而較能自恃擁有一些後來者所缺乏及欽羡的優勢。
 
時移勢易,生活在廿一世紀的人類,不論男女老幼,面對高速的科技發展,所接觸的事物日新月異,生活觀念有如每分每秒也在進行革命,轉變之急速更是以幾何級數不斷提昇。成長時所累積的生活經驗本是人生的一種生活資本,但身處於知識爆炸的年代,年長者所累積的知識或經驗,或已不再是一種有正面價值的人生資產。
 
相反,隨年月所積存的情感因素,致使年長有經驗的人緬懷過往的知識、所積累的經驗、更在後輩面前有些優越感等,這種心態現在反倒而成為我們與時並進的一種無形阻力,或許是負累及包袱;這實在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前所未有的怪現象,不是因為生理不濟的因素被淘汰,是在身強力壯的年代被趕下台。
 
資訊科技於近數十年的戲劇性發展,令世界上每一個人均要面對一些難於克服的心理關口,例如電腦技術的崛起,驅逐了很多舊有的行業,改變了很多生活模式;縱使是發展資訊科技本行的人材,也因為有更新的科技推出,有些本來已有經驗的人才也被淘汰;不論在各行各業的運作及日常生活的價值,都隨着翻天覆地的變革,將無可避免地有遭到被淘汰的可能性。
 
大家要與這股社會轉變的壓力抗衡,似乎不能逃避;由於形勢轉變了,可能原本很有價值的事物會不斷地被貶值,直至被淘汰為止;情況有如很多物種的進化,也有物種不幸地被滅絕;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我們應該自我安慰,這正好是磨練面對逆境或進行蛻變的良機!
 
現時我們預防被社會貶值或淘汰,需要為自己不停地增值,而增值的核心不是那一科知識或技巧,而是個人心理素質;回顧世界的歷史舞台,不論農業或工業技術怎樣變更,良好心理素質是國家興亡或個人安身立命的核心本領;現階段自我增值是學習心理學,必須要充分了解自己,比十年前或五年前需要更明白自己的性格特質及興趣,更理解自己的所長和社會變更的新時代,才能保持個人應有價值,甚至能夠不斷讓自己升值。
 
要求自己擁有終身學習和廣闊學習的心態及習慣,是自我增值的不二法門;自身的未來價值可能不斷轉變,但當我們主動自我增值的心態開始了,真正增值機會就愈多,生存空間便愈大;特別是一些曾擁有豐富經驗的不同專業人士,發展路向更不應畫地自限,困囿於一門專科;君不見社會上高瞻遠矚的一群,已紛紛開展一站式服務,因此,欲於現今社會佔一席位,必須擁有一專多才的能力,擁有專業技能之餘,亦積極持續學習其他生活才能,方可使生活闊度具備更大彈性,於適當時機,拉闊人生創造價值。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