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大型圍村曾大屋

坊間流傳曾貫萬一夜致富,話說某日有海盜劫得16罈鹹魚,登門求售,曾貫萬以800錢購入,後來發覺鹹魚下面藏有金銀,因此成為富翁,但曾氏後人不認同此說法,認為是以訛傳訛的故事。
經常有人說香港沒有旅遊景點,所指的是新建的遊樂和購物場所,但其實古老的建築對遊客尤其是外國人也具有吸引力。以沙田來說,區內有罕見的客家圍村曾大屋,其布局類似荃灣的三棟屋,但沒有變成樣板式的博物館,而是活生生的民居。遊人欣賞建築特色之餘,也可體會香港另一面的鄉郊生活。
 

「三堂四橫」客家屋

 
原稱山下圍的曾大屋,由麻石和青磚建造,遠看像堡壘一樣。圍牆由兩層高的房屋排列而成,屋頂的女兒牆有一排槍孔,昔日可以對付盜賊攻擊。屋前有禾坪和風水池(後者已填平),四周曾有護城河圍繞,以吊橋連接正門,但現已不存。還好大屋的外貌和格局依然未變,四角有三層高的鑊耳形更樓,過去只有地位崇高的人才建如此氣派的山牆。
 
曾大屋是香港最大型的客家民居,它與圍頭人的村落不同,正門入口的中軸線沒有巷道,換以設置三進廳堂,兩側各連兩排橫屋,稱為「三堂四橫」格局。遊客可以參觀這些廳堂,領略客家圍村特色。
 
曾大屋於1847年開始興建,歷時20年才完成。大屋立面開了三個圓拱門,中門裝配連環鐵門防盜,上方嵌有「一貫世居」石匾,由族中舉人曾蘇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書寫。穿越圍牆和天階便到前廳(下堂),過了天井就是正廳(中堂),供族人會客和議事。廳內掛有曾貫萬及其母親朱氏的遺像,亦有曾蘇於同治九年(1870年)中舉的「文魁」木匾,並擺放曾貫萬71歲壽辰(1878年)獲贈的凸字木刻壽屏,頌詞由翰林院戴洪慈撰,書法家黃家端書。再穿過另一天井來到末端的後廳(上堂),便是供奉曾氏祖先的祠堂。
 

傳奇人物曾貫萬

 
說曾大屋,不能不談建屋者曾貫萬這位人物。他原名「曾奕賢」,1808年在廣東長樂縣(今五華縣)出生,16歲與兄輝賢來港謀生,在茶果嶺一石廠當伙夫,後獲賞識當上打石工頭。香港開埠後需要大量石材建屋,曾貫萬到筲箕灣阿公岩開設三利石廠,經營打石業務,據說舊最高法院和薄扶林水塘的石材均由三利石廠供應。他又開設商舖及引山水售予船戶,獲利甚豐。
  
坊間流傳曾貫萬一夜致富,話說某日有海盜劫得16罈鹹魚,登門求售,曾貫萬以800錢購入,後來發覺鹹魚下面藏有金銀,因此成為富翁,但曾氏後人不認同此說法,認為是以訛傳訛的故事。
  
曾貫萬致富後計劃興建大宅,聚族而居。有人建議他在上環荷李活道建屋,但曾貫萬不願將家宅建於英國人管治的地方,擔心將來被迫搬遷,最後決定在人煙稀少的沙田頭村旁購買大片土地,當年的瀝源(今沙田)仍屬清朝管轄。
 

大夫第與張玉堂

 
曾貫萬曾向朝廷捐款獲得官位,1876年又捐款賑濟內地旱災,因此獲朝廷授予「奉直大夫」之銜(從六品),曾大屋因此享有「大夫第」稱號,此木匾在前廳入口可見。
 
前廳入口還有曾貫萬在同治四年(1865年)所立的「祥徵萬福」石額,由「武功將軍」張玉堂書寫。張玉堂於1854年升任大鵬協副將,駐守九龍寨城,是清政府在港九兩地的最高代表。曾貫萬邀得他題字,可見地位不同凡響。
 
前廳入口可見「大夫第」和「祥徵萬福」匾額。
前廳入口可見「大夫第」和「祥徵萬福」匾額。
 
三進廳堂兩旁的排屋約有120個房間,現時約3分之1由曾氏族居住,3分之1空置(失修或屋主移民),另外3分之1出租給外姓人。每年舉行點燈、祭祖和慶祝節日時,不少族人回來參與,像大家庭般凝聚一起。
 

具價值的古屋

 
曾大屋集家、祠、堡於一體,這種建築形制在香港十分罕見,因此在古蹟辦的評級名單中排列首位,屬一級歷史建築中的一級。但因業權分散,未能提升為法定古蹟。
 
在曾大屋附近還可找到一些未被新市鎮吞噬的古屋,其中一座是吳園,位於城門河畔大涌橋路,建於1920年代,是商人吳子美(1881-1939)的大宅,1970年代空置至今,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但不開放。
 
距曾大屋不遠的吳園已空置多時。
距曾大屋不遠的吳園已空置多時。
 
另一座是圓洲角的王屋,原是王屋村的一間民居,由客家人王氏於1911年興建。後來政府發展新市鎮,收購此村,只留下王屋不拆,經復修後列為法定古蹟。發展局曾將王屋納入第二批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但因外界提交的活化方案不理想而作罷,現在只作展覽用途。
 
(圖片:作者提供;封面圖片說明:曾大屋前面的禾坪在節日時擺設盆菜宴)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