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22 2025 02:52:4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李光耀的政治智慧

36歲的李光耀在1959年已當上新加坡自治邦政府的第一任總理,少年得志,大展平生抱負。他在1965年領導國家走向獨立。到2015年,新加坡便立國50周年。新加坡雖然缺乏土地和天然資源,人口不多,但能夠成為一個繁榮而安全的城市,而且在許多方面都具國際競爭力,成就非凡,新加坡這50年的成績可算是一項奇跡。
多年前,曾蔭權稱自己的身份是政治家,結果引來訕笑,畢竟,他只是個推銷員,最高的理想只是「打好呢份工」。在他任內,可說無大建樹,離任之後,更人間蒸發,消聲匿跡!我認為真正能稱上政治家的人必定是有真知灼見,並有執行力的領袖。最為人稱頌的政治家如不久前去世的南非總統曼德拉和英國二次大戰時對抗希魔的邱吉爾等。
 

真材實學  觀察天下

 
在亞洲,我最佩服的政治家是李光耀。因為只要一想起新加坡,必然很快想起他。李光耀在1923年出生,今年已經91歲了;雖然已是垂垂老者,但前兩年寫了一本評論世界各國最新形勢的書 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中譯本為《李光耀觀天下》)。因為他已從政近半個世紀,對世界局勢的認識是長久和實在的,真材實學,觀察天下,由他娓娓道來,是多年從政經驗的累積。全書360頁,厚甸甸的,確實是一本很好的通識教材。
 
 
李光耀花了一生的精力去建設新加坡。(亞新社圖片)
李光耀花了一生的精力去建設新加坡。(亞新社圖片)
 
36歲的李光耀在1959年已當上新加坡自治邦政府的第一任總理,少年得志,大展平生抱負。他在1965年領導國家走向獨立。到2015年,新加坡便立國50周年。新加坡雖然缺乏土地和天然資源,人口不多,但能夠成為一個繁榮而安全的城市,而且在許多方面都具國際競爭力,成就非凡,新加坡這50年的成績可算是一項奇跡。
 

新加坡成功之道

 
無可置疑,李光耀花了一生的精力去建立新加坡,40年來作出了不少正確的治國理念和方針。首先他不相信社會主義和福利制度,他要新加坡實行資本主義;他選擇多元社會,包容華人、馬拉人及印度人等不同種族人士,不讓任何一個種族獨大享有特權,並讓不同的人一同使用英語,有共同的語言。他希望透過英語跟英語世界如美國、英國、澳洲及加拿大等國家接軌(估計全球有10億人使用英語)。雖然新加坡的華人佔四成之多,但他不選擇華語、華文。 
 
李光耀相信治國需要最優秀的人才,故此以高薪吸引最頂尖的人才從政,加入政府。他深知亞洲有不少國家貪污成風,政府無法公平和有效的運作,所以希望透過高薪可以避免貪污。有人批評李光耀很獨裁,沒有民主,但他不相信兩黨輪流執政是靈丹妙藥,因為政策需要延續,執政黨和在野黨互相制衡的模式也未必一定適合每一個國家。目前新加坡的部長及內閣閣員大都擁有博士學歷,而且公共行政經驗豐富,可說是強政勵治,政府的政策得以充分落實。
 
《李光耀觀天下》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他分析各國的強弱時深入淺出,而且資料豐富,很有參考價值。他預言中國將與美國平起平坐,歐洲卻走向平庸。另外,亦分析印度和日本所遇到的問題,南韓和北韓的關係發展;東南亞諸國的積弱和中東的混局。觀完大國、小國之後,最後他觀察全球,訴說全球化的發展,談論能源和氣候的變化對全人類的挑戰,難得這位90歲的智者都一一為我們探討,給予寶貴的意見。
 
人到晚年,李光耀也經常提到自己已完成責任。其實他的老伴柯玉芝已於2010年去世,他亦覺得自己近一、兩年的精力不斷退化,已有告別世界的心理準備。書中他亦坦誠地分享自己的生死觀和信仰觀。總的來說,面對生死,他是豁然接受的。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