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出路嗎?

再思香港產業優勢(四)

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再一次追本溯源,重新認識及思考如何善用並改進優勢,使香港在一帶一路中找出獨特定位。
前言:我們是香港城市大學研究團隊,正進行一項以會計業作案例研究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及社會流動的研究。本研究項目獲香港特區政府中策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撥款資助。團隊成員包括公共政策學系教授李芝蘭、會計學系教授巫麗蘭、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陳浩文、研究員甘翠萍、高級研究助理胡瑞芯和副研究員李建安。

撰文:李芝蘭、巫麗蘭、陳浩文、甘翠萍、胡瑞芯、李建安
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形容一帶一路將是香港發展的另一次歷史機遇,呼籲香港要靈活配合和用好本港的獨特優勢,香港特區政府官員也多番強調香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由於一帶一路涉及的多是大型基建、財務及法律等範疇,因此普羅市民不甚了了、甚至出現「官熱民冷」的現象。我們今年3月至5月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作為專業服務界別的會計師對於一帶一路的期望也不算高,以5分為滿分計算,受訪者認為一帶一路能夠促進行業發展的評分為3.24分,位列11項改善措施之末。
為了釐清是否有個別類型會計師事務所、又或是個別職級會計師的負面看法拉低了整體平均評分,我們以交叉數據分析(crosstab analysis),結果發現不同類型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不同職級會計師的看法在統計學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大部分與我們交流過的會計師一方面覺得一帶一路重要,但同時又看不到業界具體可以做些什麼去參與其中,因此評分結果只是剛剛越過3分的中界線,以四大行來說,由於都是跨國的事務所,內地分所可以直接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分所聯繫,即使有內地企業想到外地投資或從事收購合併等活動,也不一定要以香港為中介平台。而對於大部份中小所,要他們投入大量資源去開拓語言、文化及法律環境俱不熟識的市場就更加有點強人所難。
此外,也有會計業界人士擔心,香港專業界別向來都是以普通法以及國際會計準則運作,與中亞、中東、甚至是東南亞等地方的運作模式未必相同,香港沿用的那一套未必可以發揮其競爭優勢。有業界人士因而提出,如果中央政府以及港府能夠在香港設立亞投行分區總部或其他合作平台,把國際間的項目及資金匯聚到香港,各專業界別便可向進駐的企業及機構提供服務,正如當香港交易所成為集資平台後,各地公司來港上市、發債或融資時,亦可為律師、會計師、投資銀行家等一系列專業人士創造工作機會。
有內地智庫組織成員對上述結果感到驚訝,認為香港的會計業界不能夠坐等中央政府給政策,而應該要多主動深入了解一帶一路倡議,包括主動約談中央部委共同探討香港能夠具體參與的途徑和方向。香港會計業界人士以及內地智庫成員的不同反應,或許折射出香港在參與一帶一路上雙方期望落差的盲點,當香港專業界別以至商界人士都在冀盼中央能夠給予更清晰的政策指引時,內地也許亦正期望香港在方案規劃作出更多的貢獻。回望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開始建構資本市場之初,香港會計業界已積極參與其中,在建立審計稅務準則以至公司股份改制等領域上為內地政府進言獻策,反過來香港會計業也伴隨中國經濟起飛而得到長足發展,這種對雙方互惠互利關係的認識不知從何時起開始變質,當今香港社會在討論CEPA、自由行、人民幣離岸中心、滬港通以至是最近的深港通時,每每都會以中央「送大禮」來形容這些政策,彷彿大家都接受了香港就是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忘記了我們自身仍然擁有的活力。
我們的問卷調查和訪談識別出了香港會計業界多項「核心」優勢:高標準的專業道德操守;與國際同業準則更密切接軌;良好的語言能力; 以及備受各方認可的規章制度。頗為有趣的是,雖然大多數香港人都會認同這些優勢,但由於已屬「老生常談」,不少人在提及時反而顯得有些靦腆,甚至覺得香港再用這些優勢來說項是「食老本」。然而有在昆明設立分所的會計師行高級管理人員與我們分享時就舉出個案——他們當地的客戶正想到境外投資,為了方便集資及與境外機構簽訂協議,所以要在香港設立一家實體公司,因為各方都相信香港的辦事制度,資金進出也自由。這個事例正好說明,香港專業界別能否取得這些商機,關鍵在於有否充分準備,踏出一步去促成各方合作。香港只要能夠在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加以發揮,香港仍然具有不會被內地乃至國際競爭對手取代的本質。或許,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再一次追本溯源,重新認識及思考如何善用並改進這些優勢,使香港在一帶一路中找出獨特定位。透過協助大陸公司走出去、建立項目融資平台和國際商業仲裁中心、甚或是幫助中國釐訂國際準則等,反過來再令香港更進一步。
(封面圖片:亞新社;圖表:作者提供)

李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