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大部分美國總統的評價都是跟主流輿論相反的。我認為林肯、威爾遜、小羅斯福、林登.詹遜、奧巴馬是美國史上的五大暴君,但很多人對他們讚口不絕。相反,1920年代共和黨的哈定總統(Warren G. Harding)常被評為史上最差總統之一,因為他是個「廢柴」,我卻認為他是20世紀最好的總統之一,因為他勝在夠「廢」。
哈定有多「廢」?他就像古代荒廢政事的皇帝一樣,幾乎什麼都不做,整天躲在白宮裡打撲克牌。他甚至連英文文法也錯漏百出,例如他在演講中說:“We must proper America first.” 眾所周知,proper 是個形容詞,他卻當動詞用,教人啼笑皆非。
哈定的另一「金句」是他競選總統的口號“Return to Normalcy”,即是回到從前的美好常態,讓人民安穩生息。這裡不說 normality 而說 normalcy,看似自創新詞,令人莞爾。但後來哈定解釋,他用的是一本很古老的字典,裡面沒有 normality,卻找到 normalcy 這個字!
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再加上老羅斯福、威爾遜兩朝的所謂「進步主義」(Progressive)經濟政策朝令夕改,所以哈定這個「回歸常態」的理念深得民心,以史上最大差距戰勝了民主黨的對手。而在哈定無為而治、輕徭薄賦的施政下,聯邦政府開支在三年內砍了一半,失業率從11.7%減少至2.4%,並展開了一段美國史上最繁榮的經濟增長。
忍一時風平浪靜
或許哈定最有代表性和啓發性的事蹟,是他對嚴峻的1920—21年蕭條(Depression of 1920-21)的處理。面對股市暴瀉,哈定一於少理,繼續在白宮打撲克牌,結果蕭條在一年內就自動結束了。要知道,經濟蕭條雖然很差,卻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理順先前因信貸擴張而催生的錯誤投資(malinvestment),讓經濟重上正軌。(當然,最好是一開始便不要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避免問題出現。) 這次經驗和後來1930年代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處理手法和效果有著鮮明對比,稍後會回到這點。(註1)
今時今日,電視主持總愛問總統候選人“How are you going to run the country?”,這是大錯特錯的。總統的職責不是 run the country,只是 run the government,而政府的角色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自由,讓人們可和平合作、創造繁榮。思想家羅斯巴德(Murray Rothbard)認為,從政者不是越「勁」越好,而是越「廢」越好:“Who wants good people in government? Good people should be in the private sector. Helping us out, helping themselves out in the private sector. We want schmoes (廢柴) in government. We want people who can’t find the doorknob. Why waste productive people, as well as looting the taxpayer?”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愛沙尼亞總理拉爾(Mart Laar)也是一個頗「廢」的人。當時正值蘇聯解體,愛沙尼亞剛獨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拉爾當總理時只有32歲,幾乎完全沒有讀過經濟,看過的唯一一本經濟書就是佛利民夫婦寫的 Free to Choose。他以為書中的思想早已人所共知、毫無爭議,於是便照版煮碗,自由放任,結果造就了年均增長率超過10%的「愛沙尼亞奇蹟」,令愛沙尼亞成為波羅的海的一顆璀璨明珠。
咆哮的二十年代
說回美國,哈定總統任期未完就因病離世,一位詩人寫道:「世上唯一一個每個句子要犯七個文法錯誤的人死了。」繼任總統的是原副總統柯立芝(Calvin Coolidge),然後他還連任了一屆總統至1929年。柯立芝一點也不「廢」,是個充滿智慧的人。他亦秉承了哈定的「無為而治」哲學,放寬商業管制,把稅率減到本屆政府上台前的三分之一,聯邦政府開支一直低於 GDP 的5%。美國的1920年代被稱為「柯立芝繁榮」(Coolidge prosperity),而且是文化、體育、藝術、音樂、電影發展最多姿多彩的歲月,史稱「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
由是觀之,良好管治的關鍵不在於領袖要「廢」,而在於奉行有限政府、緊守財政紀律。但這是跟政客自己的利益背道而馳的,因為人們常常覺得公僕應該越「勤力」越好──很難想像一個競逐連任的政客跟選民說:「我上個任期的政績就是什麼都沒有做!」但柯立芝卻自豪地說:“Perhap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complishments of my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minding my own business.”
柯立芝個性沉默寡言,素有 “Silent Cal” 之稱。被問到會否在1928年競選連任,當時民望奇高的柯立芝開了個記者會,在會上向眾人派了一張紙條便走了,紙條上寫著:“I do not choose to run for President in 1928.” 眾人被他搞得一頭霧水:究竟他的意思是「我選擇不競選連任」,抑或「不是我想競選連任,而是人民要我連任」?最後答案是前者。
亂世更需用輕典
我認為柯立芝不選擇多做一屆總統,是改變20世紀世界歷史航道的兩大事件之一(另一件是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這令1929年華爾街股災由新上任的胡佛總統(Herbert Hoover)而非柯立芝處理。(註2)
遺憾地,胡佛沒有向哈定應付1920-21年蕭條的經驗學習(註3),反而橫加干預,以為可力挽狂瀾,結果使市場上的錯誤投資無法調整,越搞越糟。這亦導致小羅斯福在1933年可乘勢上台,更加藥石亂投,把大蕭條拖長十年之久。(註4)而羅斯福政府違憲的新政(New Deal),加上他和夫人透過聯合國向世界傳播的左派綱領,更是在美國和全球打開了一大罐蠕蟲(西諺:opened a can of worms)。
亞當.斯密(Adam Smith)曾說:“There is much ruin in a nation.” 意思是無論經過多少風暴蹂躪(包括世界大戰),一個國家都蘊含著無比的智慧和韌力,只要有自由安定的環境,人民必可迎難而上,再創新天,這也是哈定、柯立芝時代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一個撕裂、動盪的社會,需要找到一個不與民爭利、有點閒情逸致的領袖──即使不打撲克牌,也可喝喝咖啡、看看電影。那麼,這個地方就有望真正地 “Return to Normalcy”。
附註:
1. 跟後來的1929年股災相比,1920—21年蕭條時的物價暴跌更加嚴重,貨幣基數緊縮乃史上最猛烈的一次,這更凸顯兩次危機處理手法之高下立見。然而,今日西方的主流傳媒和知識分子絕少提及1920-21年蕭條的經驗,因為這不符合他們主張政府干預的左派綱領。
2. 順帶一提,1929年股災的原因是聯儲局在1920年代的貨幣政策,而聯儲局是威爾遜總統在1913年成立的「獨立王國」,不受聯邦政府控制,所以股災不是哈定、柯立芝所能預防。
3. 巧合的是,胡佛曾在哈定、柯立芝政府擔任商務部長,並於1920—21年蕭條期間力促哈定出手救市,幸好哈定沒有理他,繼續打撲克牌,結果不久便化險為夷。
4. 不時有人指胡佛因放任自由市場而令蕭條惡化,後來羅斯福干預經濟才把美國拯救出來,這個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其實胡佛恰恰是有很多干預,羅斯福也有很多干預,兩者都把大蕭條拖長。(再者,正如前述,蕭條本身就是由政府對貨幣的干預所引致。)相關理論和具體史實,可見 Murray N. Rothbard 的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一書。
(封面圖片:Wikipedia Commons)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