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13 2025 11:16:3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愚人節預言

明年特首選舉將會是梁錦松、曾俊華、梁振英三個人的競逐……
每年4月1日愚人節,我都會作出一些預言,但今年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本年7月或前 吳局長下台

 
為穩定梁振英先生的民望,為競選連任特首鋪路,梁的團隊最遲今年7月,會捨棄教育局局長吳先生。
 
基於教育議題近年忽然重要,天天見報,除了教育界人士雀躍之外,教育局局長也紥紥跳,疲累不堪,為避免9月立法會選舉建制派候選人因保皇受壓,特首最遲7月揮淚斬馬稷,捨棄忠心耿耿的吳局長,而局長團隊的士氣卻因而大振。
 

立法會選舉 風水輪流轉

 
本年9月,立法會選舉競爭激烈,基層群眾大多投票予激進本土派或傳統建制派。據分析,基層群眾之中,年長的傾向穩定,故大多投票予傳統建制派候選人,而年輕的(尤其首投一族)盼望徹底改革,投票予激進本土派,認為為理想有所犧牲,在所不惜。至於中產市民,較多投票予傳統泛民,而親中的鐵票,也會繼續支持建制派。
 
結果是建制派在直選及功能組別都會變成少數派及反對黨,在立法會開會時被逼運用拉布戰術,拖延對特首施政不利的議案的討論及通過,此所謂風水輪流轉也。
 

特首選舉 三人競賽

 
明年特首選舉將會是梁錦松、曾俊華、梁振英三個人的競逐,為避免低票當選,再度引發管治的惡性循環,選委傾向按民意投票,這個集體意願深受民眾歡迎,認為是一人一票選特首的前奏。
 
民意調查機構風起雲湧,風生水起,助選團隊努力工作,推波助瀾下,三人的政綱頓成焦點,三人的往事、佳績、污點亦是傳媒閃光燈所在。選委投票前夕,曾俊華宣布退選,並呼籲支持自己的選委改投梁錦松一票,最後梁錦松先生高票當選,政壇有一番新面貌,但行政立法關係惡劣的局面未能舒緩。最後梁錦松重推政改諮詢。
 

香港經濟困境處處

 
本年開始,香港經濟因內地及歐洲經濟步入下行周期,未見好轉,賣地成績不理想,加上地產買賣的萎縮,港府稅收大減,幸好儲備豐足,一般民生開支仍能維持,但基於量入為出的政策,不能高調推出赤字預算振興經濟活動,市民的就業率下降,零售服務業亦未見起色。
 
而再次工業化政策令政府資本投入增加,老人福利、教育、醫療支出未能配合需要,市民快樂指數再次下降,本港市民面對的困境是內地改革開放以來最巨大的。
 

中國經濟未見明朗

 
美國實行保護主義,歐洲經濟環境不佳,令倚賴出口的中國頓失所措,產能過剩現象利用一帶一路等各地的需求,雖然舒緩了一些,但未能換取美金及歐元。外匯加速流失,人民幣貶值壓力大增,亦令領導層頭痛不已,政府面對不明朗的環境,煞停民企改革,繼續用國企穩住資源的控制,幸好貪污亦因各方水緊而大減,反貪獲得顯著成績,國庫不致流失過大,不幸中之大幸也。
 
不過一帶一路連繫雖然對外交政策有裨益,但反恐的需要亦大增,成為沉重負擔。
 

環保問題再度惡化

 
美日圍堵中國,氣焰囂張,中俄加強靠攏,冷戰氣氛籠罩,貿易戰場幅員很廣,中日對峙加劇。
 
此外,美國不滿歐洲面對中俄時態度較弱,採取自我孤立及保護主義,拉攏拉丁美洲各國,而中俄與一帶一路地區國家連氣同枝,逐漸成為抗衡陣營,但資源方面(例如農業生產),顯然美國及美洲各國集團佔優,石油獨佔經濟重要地位消退後,農產及水資源的爭奪,是隨後日子的重中之重。環保問題因冷戰重開,而停滯不前,地球的壽命隨之步入惡化漩渦。
 

宣布2047年香港不變

 
由於香港富豪比例仍站世界前列位置,而吸引外資能力下降,中央被迫宣布2047年後香港現況保持不變,以穩定本港民心及外資信心。
 
此舉令本港市民對前景逐步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向未來的挑戰。古語說得好:「多難興邦。」本港面對營商環境、民生、政治、教育、青年、經濟、醫療、住屋、老人化種種問題,活力下降之際,反激勵更多人做研究及想方設法,慢慢大眾明白各方都需要靜靜思考,為大局找尋出路,前景反而出現一線曙光。可惜經濟下滑,各項大型基建如高鐵、三跑、大嶼山發展等亦淪為大白象矣。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