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24 2025 05:38:3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美針對半導體及藥物展國安調查 又考慮暫豁免汽車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考慮短暫豁免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關稅,讓廠商有更多時間轉移生產線到美國,並回應指自己是非常有彈性的人。
撰文:羅玉萍

關稅戰持續,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周一(4月14日)發出公告,針對進口半導體及藥物,已開展國家安全調查,範圍包括進口藥物及藥物成份、半導體生產設備、所有內置芯片的產品,鋪路徵稅。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半導體與藥物涉及國家安全,需要確保在本土生產。

美國去年進口了約800萬輛汽車,總額約2400億美元,為全國總銷售額的一半,最多來自墨西哥,其次是南韓、日本、加拿大和德國。特朗普表示,考慮短暫豁免向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徵收25%關稅,讓廠商有更多時間轉移生產線到美國,並指自己是非常有彈性的人:「我沒有改變主意,而是處事彈性,亦必須如此,不能望到一堵牆還撞上去。」

英偉達押注千億生產線避稅

在政府調查公布發出幾小時前,芯片商英偉達(Nvidia)公布聯同台積電、鴻海、緯創、矽品等台廠,於四年內最多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設廠,生產人工智能超級電腦。

道瓊社分析,英偉達是展現公司對「美國製造」的承諾,希望贏得特朗普政府的認可,其產品能在新關稅政策執行時得到較佳待遇。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說:「這是世界級的AI基礎建設引擎,首次在美國建造。」

英偉達產品希望在特朗普執行新關稅政策時,能得到較佳待遇。(Shutterstock)
 

美媒公共廣播電台(NPR)早前報道,黃仁勳參加了特朗普在海湖莊園的晚宴後,白宮暫停了原本限制英偉達向中國售賣高階的H20芯片的計劃。美媒並指黃仁勳承諾將在美國有新投資,為美國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換取H20芯片行銷中國內地。

Melius Research分析師瑞特萊茲表示,一如蘋果公司,不會驚訝英偉達要為在美國國內半導體基建投資作更大的承諾,同時,「英偉達或需更具體安排投資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的資金,甚至需要承諾特定的產品會採用英特爾的芯片廠加工」。蘋果2月已公布未來四年5000億美元的投資美國計劃,包括在德州建造新設施支持AI軟件,並將開始在美國國內組裝AI伺服器。

特朗普稱這要歸功於上任後的新關稅政策,「是因為11月5日的大選,還有是叫關稅的東西,一如我說的,這是字典裏最美的字。」特朗普周日表示未來一星期會公布進口半導體的關稅,但對部分企業可以有靈活安排。

至於同中國緊張的關稅戰,美國財長貝森特指,特朗普的關稅不是笑話,但仍然希望同北京達成主要的貿易協議。他又指,任何美中的磋商,都一定要從特朗普和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最高層次展開。

夏寶龍:他不是要我們的稅 而是我們的命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4月15日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禮致辭時指,最近美國制裁六名中央和香港政府官員,再次暴露其霸道霸淩的醜惡嘴臉和黔驢技窮的歇斯底里。更為荒謬的是,美國竟對從不設關稅的香港累計加徵高達145%的關稅。

「香港作為自由港,對包括美國商品在內的所有商品實行零關稅。過去10年,美國對香港貿易順差達2715億美元,香港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順差地,但美國依然對香港如此加徵關稅,簡直是蠻橫霸道、無恥之極!」

美國對從不設關稅的香港加徵145%關稅,夏寶龍形容荒謬。(港澳辦影片截圖)
 

夏寶龍更指:「美國見不得香港好,是破壞香港人權自由、法治秩序和繁榮穩定的最大黑手,它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而美國一而再、再而三遏制打壓香港,「換來的只能是其在香港的代理人的加速滅亡,最終必將反噬其自身。讓美國那些鄉巴佬們在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面前去哀鳴吧!」

夏寶龍強調,「現在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正昂首闊步踏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無論是關稅戰、貿易戰還是其他什麼戰,我們更加沒什麼好怕的,天塌不下來。如果以為向美國獻媚、向美國跪低、向美國求饒,就能夠換來和平、換來尊重、換來發展,那是極其幼稚的。」

崔建春:用好自由港特殊地位  外交部:聯通而非脫鉤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同場表示,外部勢力搞亂香港的圖謀絕對不可能得逞;美國在逆歷史潮流而動,肆意揮舞制裁大棒,變本加厲干預香港事務。中國倡導並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積極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變革,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崔建春相信香港能夠主動應變,把握機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內聯外通核心優勢,用好自由港的特殊地位,為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做出獨特貢獻。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則強調中國是世界的市場、各國的機遇,面對外部的不確定性,中國將堅持「握手而非揮拳,拆牆而非築壘,聯通而非脫鉤」。中方將做強投資的「引力場」,以高質量發展及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林劍表示,今年首季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達10.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突破6萬億元,實現6.9%增長。近期多個活動包括廣交會、消博會等成功舉行,展現各方加強經貿合作,抵禦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決心和信心,中國開放的大門愈開愈大,是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的堅定承諾。

商會建議升級為「供應鏈管理者」 及技術變革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發表《推動香港貿易發展升級轉型》研究報告, 香港貿易業界面臨三大結構性變革:首先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與跨境電商「小額豁免」政策,削弱本港長期依賴的轉口貿易優勢;二是商業模式演變,全球供應鏈呈碎片化趨勢,促使香港需從「中間人」角色升級為「供應鏈管理者」;三是技術層面變革,包括智能物流、大數據供應鏈管理與自動化倉儲等科技日新月異,倒迫貿易業須加快數碼轉型。

報告提出14項戰略建議,涵蓋五大方向: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行業,例如設立政府主導的雲服務平台、強化與大灣區的技術合作,加速香港在智能供應鏈中的角色升級。另外利用區塊鏈提升產業鏈金融效率,包括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貿易融資平台,把握數字貨幣跨境支付與結算機遇。三是培育航空供應鏈體系,建設跨境電商專區、冷鏈物流、保稅倉與綠色物流聯盟,打造香港為大灣區電商物流創新樞紐。

四是提升檢測認證服務能力,特別聚焦綠色低碳與清真認證等具潛力的新興領域,開拓高增值服務市場。最後是促進一帶一路貿易投資合作,包括設立貿易投資促進中心,邀請國際經貿代表及金融機構進駐,增強香港作為國際合作平台的功能。

進出口界立法會議員黃英豪表示,雖然多邊貿易規則面臨挑戰,但全球貿易體系正在重新編排,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迅速補位。香港應善用這契機重新定位角色,發展為具戰略價值的供應鏈服務平台。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強調,香港必須加快構建「空港經濟」新動能,發展高時效性、高附加值的航空貨運樞紐。同時,推動從傳統貨物轉口升級為提供金融、法律、保險等全方位服務的貿易服務中心。香港作為亞洲金融及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貝鈞奇認為具備為中國與其他國家貿易提供高端結算與風險管理服務的潛力。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