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對華宣戰。香港作為中國的城市,難免受到美國打擊。1950年代韓戰後,美國圍堵中國,香港在英國統治下,因英國之故,可以在美國堵截的情況下,尚有香港商人的走私救國。香港回歸中國,美國已將香港與內地一視同仁,沒有例外。
中美之爭,便已把香港的例外廢除。今次關稅戰,香港與內地一起,便要承受合計145%的關稅。事實上,兩國交戰,哪容得一國之地可免受戰火,當初對一國兩制存有不切政治現實的幻想,經此一役,好應重新規劃香港在中國之內的角色,不要一廂情願,以為一國兩制可保香港不受外敵攻擊。
尷尬處境如何永全
回歸後,香港沒有與時俱進,反與澳門一起成為內地資金逃逸的管道,也造成無根的繁華。中國反貪腐,中國終於對美國的侵蝕反抗,香港與澳門的作用便失。美國也不會容許中國改造香港,為中國服務,因而有撤資與顏色革命。中美之爭中,香港便成前沿陣地,雖然沒有熱戰,但貿易戰、金融戰已戰火連天。
香港以為可由亂入治,但中美之爭惡化,單靠香港原來的人才與資源條件,中央的惠港政策給錢而不迫使轉型,《港區國安法》可治亂卻不可能入治。面對美國的打擊束手無策,也讓既得利益者把持政局,抗拒根本性的轉變。145%關稅只是開始,中美之爭會愈演愈烈,香港怎樣求全呢?
香港金融已是中國金融的一部分,備受攻擊,也僅靠內地資金頑抗,沒進取之力。貿易及有關服務,在美國圍堵中國之下,難免崩潰。單單只是空運,難挑大樑。旅遊則是內地旅遊的伸延,自保可以,哪來推動經濟之力?科研應發展,但沒法帶動經濟。特朗普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香港還在粉飾太平,沒有一點危急之念。由亂入治,卻是進入衰落,香港還是變成中國的負擔。
以教育留治港人才
以一國兩制香港既有的條件,在美國驅趕中國海外人才、企業與資金之際,正好發揮作用,單以教育便可成為替代留學的發展重鎮,只要不以低劣投機心態販賣學位,香港教育體系可吸納眾多原打算留學的學生,把香港變成教育興港,同時推動中國教育改革,擺脫西方奴役,且接上中國友好國家,成為一帶一路中心。
教育如此,其他領域亦可發展,就算跨境電商亦可打開一片天地,得益是社會大眾。關鍵是治港的人才有否這樣意願和能力,以及中央治港是要發展抑或只重眼前穩定。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