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一年前,聽了兩場由心光盲人院暨學校舉辦的音樂會(參閱〈台上台下的對話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音樂會回顧〉)。今次,他們的心光音樂學院(Ebenezer Music Academy)則移師香港大會堂劇院演出。部分學生去年亦曾參與表演,今次正好讓觀眾見證他們一年來的成果,而今次單場演出者更是相當多。
積極栽培鋼琴學生
心光積極栽培鋼琴學生,而他們的水平基本上都相當令人滿意。音樂會打頭陣的為黃天鐸導師作曲的Ascend,並由林澤耀、甘興堯及溫智勤以鋼琴即興合奏。筆者的第一印象,尤其是今次有年紀更小的演出者,整體上還是令人感到滿意。而之後的《森林音樂派對》,由小一至小四的學生演出。相對於去年的類似表演,今次小朋友有歌唱、敲擊演奏、及少許念台詞成分,在整齊度及紀律方面都比上次好很多,就是站在台上的自信及存在感,都成熟及「有戲」得多了。

李顯癸音色掌握愈來愈好
幾年前在他們的網上音樂會中,聽到一位女高音李顯癸的演唱。今次,終於能夠親身現場欣賞她演繹Satie的Je te veux(《我想念你》)了。李顯癸聲線甜美,不過一開始的時候,用上了不少的喉嚨音,發音共鳴的失誤影響了水準。但之後她開始慢慢放鬆並投入,音色的掌握變得愈來愈好,高音部分亦相當漂亮。
但個人認為,這類法國輕音樂的處理,節奏的從容非常重要,李顯癸大概不必要將拍子捉得太準繩,尤其是團團轉的輕快感覺,更加應該要隨心捕捉,即使配合預設的伴奏錄音也可以加上少許自由度。其次就是,這類甜蜜、幸福感重的作品,演出的時候,為自己、為樂曲甚至為你心裏的人事物,加上一些自然發自內心的笑容,整個演繹就會完全不同了。李顯癸既然已經能夠駕馭技巧上的問題,其餘的演繹細節,大概已是可以開始鑽研的課題。期待下一次能夠欣賞到她更深入的演出。
四手聯彈默契稍差
黎添佑與趙安杰這對鋼琴四手聯彈拍檔,今次演奏久石讓(Joe Hisaishi)著名的《伴隨着你》(君をのせて)。今次兩人的默契稍差,黎添佑的主音有時會慢掉走拍,但趙安杰如過往一樣,低音部分演奏充滿音樂感情,卻沒有與拍檔協調。這方面,大家應當嘗試互相聆聽對方,才能達到最好的演奏效果。兩位擔任爵士鼓合奏的周達昌及李泳燁,在李剛耀導師重新編曲、黃妍的《黃言(Tell Me I'm Good)》中,節奏感非常出色。特別是李泳燁,節奏上的自然感覺,更加具有音樂性。
豎琴二重奏音色清麗
林澤耀過往已多次擔任鋼琴演出,去年亦曾聽聞他希望嘗試表演豎琴。當晚,他與曾澳英老師演奏著名歌曲改編的Over the Rainbow豎琴二重奏。林澤耀的彈指音色清麗,甚少用力不當而產生破音,歌唱性很好;曾澳英老師在高音區的演奏,依然柔美漂亮。兩人的合作相當不俗。
唯觀眾不集中精神,在表演中用手機回覆短訊,手指拍打在手機螢幕的聲響,與豎琴演奏者勾弦的聲音交錯,光線與雜音嚴重影響身旁觀眾欣賞表演,對演奏者與觀眾來說,可謂極不尊重!

高麒沛不宜再用震音技巧
女高音佘雅琳、女中音余安琳、男低音高麒沛,演唱Victor Johnson作曲的合唱作品Things That Never Die。兩位女生以純樸的合唱團演唱方式演繹,非常有信心及水準穩定。這次終於欣賞到高麒沛在合唱團以外的獨立演出。相對於去年他平整洪亮的聲線,今次輔以大量的震音(Vibrato)。
就當晚而言,高麒沛尚未發展穩定的聲線,被新學來的震音完全拖累,將本來明亮而穩固的音色拉高拉薄;未能好好掌握的震音幅度,更將音準搞得極之不穩。個人建議在聲線還未能完全穩定及掌控之前,不應再運用震音技巧,嘗試做好聲樂中最基本的音準、線條、呼吸、句子起末的抑揚頓挫,其實亦能達至高水平的演唱。基於音準出了太多問題,所以整體合作水準就相對較差。
陳柏宇、邱卓琛演奏動聽合拍
去年合作《高山流水狂想曲》即興鋼琴四重奏的兩位小兄弟──陳柏宇及邱卓琛,今次合奏黃天鐸導師的作品Whisper of Love。他們輕盈的觸鍵,兩人的演奏都非常動聽,而且相當合拍。
兩位的小手出奇地能夠彈出上佳的琴音。即使透過揚聲器播放,但兩位對於掌握音色來表達音樂,的確令人驚訝!卓琛奏出從容的低音區,而柏宇在高音的表現清脆瑰麗。兩位小朋友,竟然能夠發揮到Steinway鋼琴的漂亮音色,他們的聽覺與觸覺,毫無疑問非常出眾!
由李沛凝主唱《海洋奇緣》(Moana)主題曲How Far I'll Go,與小樂團成員──演奏結他的陳澤豪及嘉賓黎錦堂、擔任鋼琴手的黎國沛、演奏爵士鼓的林子歡,整體的演出水準非常穩定。而另一組由謝斯敏主唱Katie Sky的Monsters,與合奏組成員──結他手林小芬及梁明山、吳小銘老師、爵士鼓手邵知言的演出,令全場觀眾熱血沸騰。邵知言去年的演出已經聽到其沉穩與成熟,而今次他亦能將背後的節奏層次精心鋪排,既有擔任襯托的時刻,亦有將自己浮上水面、與主唱平起平坐的搶鏡能量。謝斯敏雖然演出奔放,但基於本身頗為高亮的聲線,對於切合作品的要求,亦應該花多一些深入的心思,以達到更好的表現。

演奏過分穩定?
至於另一組四手聯彈,由陳虹霏及劉亦強演奏德伏扎克(Dvorak)的《斯拉夫舞曲》(作品46,第一首),兩人的技巧穩定,但在演繹作品的味道上則過分「穩定」了。在頭尾部分除了激昂的舞動,決定節奏上的輕重亦是要分析的細節,快速的裝飾音亦是表現技巧與音樂修養的要點。而中段變為流暢抒情的緩衝段落,就要好好設計歌唱性的對比。而末段將雄壯的音樂收慢放柔、漸漸推動至高潮結束,這亦是德伏扎克常用的作曲手法。兩位只要在細節上稍稍改變,整體的演出就能夠接近更專業的表現了。
筆者很喜歡看的一部日本卡通劇《忍者亂太郎》去年在電視台重播,每集內容都令人笑翻腰。筆者更喜歡開心的片尾曲《3秒 笑って》。不過,當晚演奏長笛的黃明讚及王心怡、演奏單簧管的陳佳壕,與導師楊皓麟合作,演奏《忍者亂太郎》電視劇及電影版主題曲《勇氣100%》裏,似乎就演奏不出那份熱情和愉快的感覺了。由鄭文靜獨力完成由李剛耀老師編曲的Rubberband《每道微小》,她節奏感強烈,演奏充滿生命力。
馮啟端以女聲唱出上世紀男聲名歌曲April Showers,林澤耀為她擔任鋼琴伴奏。個人從前未曾聽過這首歌曲,但當晚他們的業餘演出,基本上都令人滿意。謝詩敏亦親自演唱自己作曲並贏得心光音樂創作比賽冠軍的作品《以巔峰做證》,由羅紫勳作詞、吳小銘編曲。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動聽,充滿朝氣。正如先前所言,謝詩敏在現場演出中,應該加上多一些細膩的演繹,否則便容易流於浮誇,以及增加演唱的失誤。

心光大師兄演奏首本作品
而心光的大師兄、駐心光音樂家、二胡演奏家楊恩華,這次亦演奏他的首本作品、由曹天立所寫的《擼起袖子加油幹》。如過往一樣,他的演奏輕鬆自由、技巧靈活、快弓乾淨,音樂感非常豐富,不過中段在快速跑句依然有輕微走音的情況,但總體而言他們的演出合作非常專業。而壓軸演出,由「中一」(《中年好聲音》第一季)參賽者柳冕主唱及領唱陳百強的名曲《喝采》,由二胡演奏家楊恩華、及之前演奏結他的黎錦堂口琴伴奏、郁德芬院長帶領心光合唱團演出,整體上是給所有參與者喝采,亦為音樂會帶來一個令人感動的大團圓。
所有環節水平均有提高
今次的演出,基本上所有環節的水平都比去年提高了,參與的同學及畢業生亦多,當然更有其他嘉賓參與,令演出更多樣化。而場刊的製作,內容亦相當詳細。其實最重要是看到同學的信心非常大,而且更樂於作新嘗試,以提高自己的音樂水平,在舞台上表演極之認真。希望下一年,又會見到他們更上一層樓了!
註:作者評論節目為2025年2月11日心光音樂學院於香港大會堂劇院舉行的「視障音樂專才計劃──心韻樂融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