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1:14:1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中醫有兒科嗎?孩子怕苦藥 有其他治療?

現代人經常被中藥苦口、小孩餵服不易的觀念所影響,而不選擇看中醫。然而兒科的用藥特色正是用藥輕靈,藥量少,多選用藥性溫和、味道不苦的藥材。

很多家長都會問,嬰幼兒生病能否看中醫?中國自古流傳着「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的說法,因小兒年幼,特別是嬰兒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有何不適,兒科在古代醫家眼中一直被視為「啞科」。

世界第一部兒科著作

中醫自古便有分科,戰國時代名醫秦越人扁鵲到各國行醫,知道秦國人喜愛小孩,便化身為小兒科大夫,專為小兒看診治病。北宋年代的錢乙,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錢乙去世後,其學生閻季忠搜集其生前的論稿、醫案、驗方等,整理彙編成《小兒藥證直訣》,當中記載了23種病症的病理現象及很多藥方,如六味地黃丸等迄今還是臨床常用的名方。

該書甚至比歐洲最早出版的兒科著作還要早300年,是世界上現存第一部能原文保存下來的兒科著作,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後人視《小兒藥證直訣》為中醫兒科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到明清時代,兒科發展更鼎盛,出現更多專著。由此可見,中醫藥在調治兒科疾病方面,有着悠久歷史及理論應用根基。

用藥輕靈不苦

現代人經常被中藥苦口、小孩餵服不易的觀念所影響,而不選擇看中醫。然而兒科的用藥特色正是用藥輕靈,藥量少,多選用藥性溫和、味道不苦的藥材,家長若肯花些時間哄哄孩子,他們也是能配合服用中藥的。除了內服中藥外,拔罐、小兒推拿等外治法,亦能有效治療兒科疾病,如外感及調理脾胃。

拔罐小兒推拿 治久咳不癒

最近有名6歲患者,咳嗽兩個月仍未能斷尾,經常有痰聲,特別是夜晚咳嗽加劇,睡不安寧。中西藥已服了不少,小女孩看見中藥就會苦着臉問可否不吃。

見到小女孩瘦弱的身體及蒼白的面色,就知道這是脾肺氣虛體質,難怪頑痰不化。氣虛令困於上焦的痰邪留而不去,脾胃的虛弱令後天氣血化生不足,使正氣虧虛而無力抗邪,令身體久久不能復原。

我先為小女孩做手部胸腹及背部的小兒推拿,溫柔的按摩令她很開心,對醫師產生了信任。之後她乖乖地接受背部的拔罐治療。翌日,女孩媽媽用短信通知我,女兒在治療後,咳嗽好了很多。小兒推拿及拔罐都是好用有效的中醫外治法。若難以勸小孩服用中藥,這些非藥療法都可以嘗試!

陳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