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0 2025 13:54:0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基於認知科學的溝通本質與解決方案

《為什麼對方總是聽不懂?》將從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我們在溝通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剖析其本質並提出解決之道。

我們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無法精準傳達我們真正想說的話。無論你說多少遍,對方依然掌握不到重點。

沒有依照指示完成交辦事項;沒有遵守約定的交期;對方誤解了你的意思,導致進度大幅落後;都解釋到口乾舌燥了,下屬或孩子卻仍一臉茫然;對方忘記了重要承諾,以致搞砸工作或引發爭吵。

不論是在職場、家庭還是學校,類似上述的溝通困擾總是層出不窮。因此,本書將從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我們在溝通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剖析其本質並提出解決之道。

無論是對認知科學與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抑或期望在工作中與主管、部屬、同事以及客戶建立更順暢合作關係的商務人士;每天面對學童,想要精進教學方法的教師;渴望與伴侶、孩子、親友或鄰居相處更融洽的人;曾經閱讀表達方法、說話藝術、解說技巧等相關書籍,卻未能收到預期效果的讀者,本書將從全新的視角與思維,提供大家實際有效的溝通方法。

關鍵不在於表達 而是解讀

為什麼從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的觀點出發,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溝通等日常行為?

這是因為我們所謂的溝通,其實是基於形形色色的認知能力(理解話語、掌握脈絡、記憶、回想以及想像等)之上。

此外,溝通還依賴於認知中的「基模」(Schema)。基模是一種內在的框架或模式,我們每個人腦中都有一些理所當然的想法,而這些理所當然的內容因人而異。

由此可知,我在前文中提到「無法精準傳達我們真正想說的話」的困境,正是因為無法克服彼此理所當然的差異,或者是認知能力未能有效發揮作用的緣故。

就像那些過去相信天動說(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環繞地球運行)的人,即使你說得口沫橫飛,也很難讓他們理解其實是地球在自轉的事實。關鍵不在於說話者的表達方式,而是接收者如何解讀。

基於這些問題的本質,本書提出的解決之道並非僅僅着重於改進表達方式、換個說法或不厭其煩解釋到對方聽懂為止。要實現良好溝通不可或缺的前提是:必須了解到人們為什麼會漏聽訊息?為什麼會曲解、誤解甚至遺忘訊息?同時也需要思考,應該如何將訊息精準傳達給具有這類特徵的人。

本書除了分享上述的觀點,還透過訪談溝通專家,整理出一系列能立即實踐的具體解決方案。

我深切期盼這本書能為苦於「再怎麼費心解釋,對方都聽不懂」的人,以及希望提升溝通能力,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人士,帶來實質的幫助與啟發。

新書簡介:

書名:《為什麼對方總是聽不懂?認知科學為你揭曉溝通的本質與解決方案》
作者:今井睦美
譯者:卓惠娟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25年2月

作者簡介:

今井睦美,慶應義塾大學環境情報學部教授、國際認知科學會(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日本認知科學會榮譽顧問。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博士,專攻認知科學、語言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主要著作有《語言與思考》、《學習是什麼》、《英語獨學法》、《解開詞語發展之謎》。合著作品包括《 語言如何誕生和進化?》,獲亞馬遜2024新書大賞、《學習言語的機制》、《解不開算術文字題目的孩子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