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04 2025 07:03:5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跨界合作培育未來人才

近年的《施政報告》提到,職業專才教育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政府致力改善相關課程,讓學生掌握行業技能,應對未來挑戰。

為未來社會培育人才,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裝備學生的共通能力、應用技能及職業道德。近日,筆者有幸參與「塑造品格.成就專才──生命教育x職業專才計劃」啟動禮,見證各界對培育下一代的承擔。

近年的《施政報告》提到,職業專才教育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政府致力改善相關課程,讓學生掌握行業技能,應對未來挑戰。政府又設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讓學生在中學階段接受職專教育後,有升學出路和理想的就業前景。

商校合作計劃的延伸

同時,教育局自2005年推出「商校合作計劃」以來,一直推動學校與工商機構合作,帶學生走出課堂,了解企業運作及職場需求。透過工商機構提供平台,讓學生認識不同工種,為未來投身社會作好準備。

而在今次的計劃裏,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將會提供資源,幫助學校從教師到學生層面推行職業技能培訓,並透過連結業界,提供多元的前線體驗。香港教育大學則擔任起牽頭與協調的角色。

華永會向來對生命教育的推動不遺餘力,在其支持下,透過培訓導師及教學活動設計,項目團隊將生命教育融入教學活動,點燃學生的夢想及對生命的熱情,並實踐「技能+道德」的雙線培育,讓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倫理與價值。

學生與醫護,教育和慈善團體交流互動。
 

各行均需要具職業倫理人才

慈善團體、業界及教育界代表與受惠學生,在啟動禮交流經驗與見解,帶出培養有道德感的職業專才的重要。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榮休教授李大拔指出,社會上的崗位,不論性質,都需要有具良好品格的專業人才。

醫護業界代表楊智恩博士強調,各行業都需要具有職業倫理的人才,例如醫護要有心去服務病人,願意耐心陪伴,所以生命教育十分重要,在中學階段起建立職業道德,業界亦能受惠。

近年蛻變為「醫護中學」的明愛馬鞍山中學,大力推動醫護教育,曹雪蓮校長分享指透過體驗、服務,學生能了解職業所需的品格。得到慈善團體、地區組織及醫護界支持,學校能舉辦不同的全校活動,讓師生寓學習於服務,學生不僅學到了實用的醫護技能,更明白到醫護工作的意義,有助生涯規劃。

當天學生協助專業醫護在社區康健體檢活動提供服務。此外,校內設「有價巴士」生命體驗館,利用VR技術模擬醫護場景,而健康護理實習專室則模擬安老院舍及護士站的場景,供學生實習醫護知識。

筆者期盼,讓慈善機構、各行各業、以及大學、中學,探索跨界合作的更多可能性,為職業專才教育注入新動力。

江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