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有幸參與由「經濟學人影響力」(Economist Impact)舉辦的第五屆亞洲科技變革峰會,會上領英(LinkedIn)大中華區總經理王茜分享了她對人工智能(AI)與未來人才技能的獨到見解,令人大開眼界。
作為全球最大職場社交平台,領英用戶高達11億,連結了約6900萬家企業。每分鐘都有13000名用戶建立新的人脈關係,9000人透過此平台申請工作,更有47位幸運兒成功獲得聘用通知。這些活躍數據背後,正說明領英已成為年輕人展示專業能力、拓展人際網絡的重要平台。

人工智能顛覆職場技能 軟實力更吃香
據領英預測,未來五年內,職場上超過七成技能將因AI技術而出現重大轉變。如此快速而廣泛的變革,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王茜指出:「技術創新與人文素養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職場生態」,尤其在AI、生物醫學、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融合專業知識與軟技能的跨界人才最為搶手。
領英數據更揭示,在AI時代,管理能力、溝通技巧及共情力等軟實力不僅日益重要,更是AI難以取代的人類核心競爭力。王茜強調年輕人應重視時間管理、跨文化溝通和換位思考能力的培養,這些都是未來職場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
3A模型 助年輕人掌握未來
面對AI世代,年輕人如何自處?王茜建議採取3A模型來裝備自己:靈活性(Agility)、進取抱負(Ambitious)及適應能力(Adaptive)。她指出,企業招聘逐漸轉為技能優先,年輕人必須持續訓練自己適應新技術的能力,提升分析思維及靈活運用專業與人際技能的本領,才可在AI浪潮中脫穎而出。
她亦提醒年輕人,技術應是工具而非目的。與其盲目追逐短期科技潮流,不如着眼於長遠可持續的職業競爭力,並持續投資於自身軟技能的培養,建立面對變化的韌性與創新力。
技能優先 授人以漁
王茜表示,領英正積極打造技能優先的人才發展生態,助青年以更靈活的方式迎接職場新局,例如領英學習平台(LinkedIn Learning)提供超過24000門線上課程,其中600多門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透過生成式AI技術,為個人量身打造專屬學習路徑,更設置AI導師模擬真實工作場景,讓使用者即時演練談判技巧、績效回饋,並即刻獲得改進建議。
以香港與澳門地區聯合14家行業頂尖企業推出的Future Ready Program為例,平台提供逾23000堂線上課程,涵蓋AI等前沿領域,並配備人工智能個性化輔導。王茜強調真正的技能提升,絕非單純灌輸知識,而是授人以漁;領英期望透過智能推薦算法不斷迭代,為青年與企業需求搭建更緊密的橋樑。
AI時代 軟技能崗位更吃香
許多人擔憂工作被機器取代。但換個角度看,這正是我們釋放潛能、創造新價值的契機。AI雖能取代重複單調的任務,卻無法複製人類獨有的創造力、情感交流及複雜決策能力。領英數據指出,最難被AI取代的職業中,銷售崗位排名前三,正因其需要豐富的人際互動、創意及情商能力。這印證了一點:愈是需要人性化互動與情感智慧的工作,在AI時代便愈顯珍貴。
此外,跨文化溝通能力及國際視野成為企業招聘的新焦點,也突顯在AI時代,軟實力的重要性不減反增。
給年輕人的三大建議
王茜又提出三個關鍵能力,供年輕人積極培養:
一、管理能力:除了企業管理,更要善於管理自己的時間、精力與目標;
二、溝通能力:包括跨文化、跨部門等多維度溝通;
三、共情能力: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追求理解與共贏。
對於剛踏入職場或正在求職的年輕人而言,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遠比固守自我意識更重要。王茜鼓勵年輕人透過領英平台分享專業見解、參與行業討論,逐步建立個人數位影響力,為未來職涯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她建議企業也應建立支持員工個性化學習的系統,與年輕人的職業發展期望緊密結合,明確技能成長路徑,特別注重培養職場新人軟技能,助青年一代在人工智能時代站穩腳跟,發揮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