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初出台時,我的反應像一句古老粵語武打片台詞:「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松柏不凋,金剛不壞」。但近期看法有了改變,尤其是看了Yuval Harari 的新書 Nexus: 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 後。
首先,讓我轉述一段最近的偽AI新聞。一名內地網民為博取流量,利用AI 生成功能,偽造了着名歌星境外豪賭輸光10 億身家的新聞,偽新聞在網上迅速熱傳,多次登上熱門搜榜,雖然所影射的涉事歌星多次闢謠澄清,該條新聞仍然被轉發上千萬次。
幸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內地公安很快便找到元兇,控以擾亂公安秩序罪,但處罰亦不過是行政拘留8日而已。我不禁奇怪被影射涉事的兩名歌星,會否跟進控告造謠者誹謗,要求補償,抑或大家習慣了網上世界是另一世界的不同的標準。

今天傳媒多以經營流量為目標
Nexus這本書裏面提及一個比歌星豪賭輸身家更嚴肅的事件:2016 至2017 年間,在緬甸的羅興亞人遭緬甸軍民屠殺事件。據Harari 所述,當日臉書(Facebook)的程式煽動了不少緬甸佛教徒,攻擊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
臉書的程式本身沒有政治或宗教立場,但它被人類賦予的使命是增加用戶的黏性。因為受關注度高,臉書便將一宗羅興亞獨立組織對政府的小規模攻擊,重複地輸送給用戶。事後, 2018 年聯合國一份報告提到,極端分子利用臉書宣傳仇恨和分裂,臉書後來承諾調整主動推銷的算法。
媒體的首要責任是傳遞真相,但今天很多傳媒,創新的也好,傳統的也好,都以經營流量為目標,而放棄「第五權」求真的天生責任。
Harari 指出:他不是反AI,而是要求人類給AI 設定目標時,要很小心,而且不應該將決策權完全下放給電腦程式。舉一個例子,如果你告訴 AI 你要將整個人類的健康最大化,那麼AI 是否有權將一些長期病患或復原機會很低的病人消滅呢? AI 一旦偏離人道,便會成魔。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