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25 2025 00:15:2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學科教學更要教提高效率

系統性的效率提升訓練,例如明智地使用能量、設定界限及防範完美主義,比單純的知識灌輸更能助學生突破瓶頸。

摘星之路,需要高質信念和良好態度,亦需要準確的知識和精煉的技巧。摘星是一種追求卓越的表現,唯過程也容易使到學生走火入魔。如C. S. Lewis在其著作The Four Loves的一句:「任一種人類愛,當它的熱度高張到沸點的時候,都會傾向於認為自己具有神聖的權威性。愛,從它膨脹為神的那一剎那開始,就會淪落為魔。」

學習效率是一門藝術

筆者最近到一所學校為精英班學生培訓。臨近測驗周,留意到一些學生只專注自己希望溫習和學習的內容,卻忽略了筆者正在教授一些提升個人效率的軟技巧。課後跟老師討論情況,老師表示這些同學已經困在這種模式多時。他們很勤力,卻一直未能突破當下的限制。

筆者那天晚上在想:學科知識,老師有很多法寶,也設計了很多專業的課程系統,但我們學校花了多少時間去系統地,作為一個主題或課程去教學生如何提升學習效率?提高效率涉及的領域、思想、知識和技巧亦非常豐富,要為學生解困,或許暫時放下教授一些學科知識,暫時不重複操練,可能更能夠讓學生突破當下的限制。

提高學習效率是一門藝術,不少於十多種技巧要教授。筆者總結過去一些教學經驗,認為以下幾點特別需要教授欲摘星的學生。

一、如何明智地使用能量

每個人的時間有限,能量亦不是一時三刻能夠大幅提升(恆常的運動是有幫助)。需要教授學生策略性思維,有目標地去使用能量。例如:需要和學生探討的,不是哪一科需要投放更多能量,而是哪一科哪個課題需要投放更多能量或節省能量;哪一種投放能夠在比例之下,得到更多收益,更貼近自己目標。這涉及計算,筆者喜歡和學生一起利用試算表作一規劃,科學化地檢視自己在讀書及生活中的能量輸入輸出情況,既圖像化,又易調整。

二、設計及劃出界限

學生的另一個困惑是不懂劃出界限。作為學校的精英,必然成為老師的追捧對象。在各種機會的引誘下,容易成為一個忙碌分子。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固然重要,但對學生最困難的或許是如何有技巧、有勇氣且友善地向他人說不。凡事都加,必然超過個人限制。

在斷捨離之前,如果能夠不加,已經能夠預防學生壓力過大或走火入魔的情況。例如筆者會試煉自己的學生,有規劃地稍為加重他們的負擔,如果發現學生沒有向自己說不或困難,便會向學生探討是否他們不懂說不。學生能夠主動設計自己的界限,有覺察有意識地鞏固個人界限是十分重要,是提升效率的重要一環。

三、防範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是一種不利提高效率的心態。精英學生容易有完美主義的心態,老師需要讓學生懂得定立合宜的標準,在自己可行範圍中盡能力,而不是追求不合乎現實的目標。

例如,筆者總結教授學生時的經驗,設計了一個標尺三角形,層次為:做嘩、做精、做專、做好、做咗、做緊、做錯、冇做。學生便一目了然,明白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夠「做嘩」,甚至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但學生可以合理地定立一定的比例科目或事情做精、做專與做好。同時避免自己墮入做咗、做緊或做錯的情況。

吳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