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23 2025 13:44:1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美親俄棄烏 「特澤會」鬧劇續發酵

澤連斯基訪美與特朗普會談破裂。美國提議以聯合開採烏克蘭礦產交換軍援及促成停火,但澤連斯基不滿特朗普與普京友好及將其排除在停火談判外,憤而離席。國際社會反應不一,歐洲多國同情澤連斯基,但作者認為澤連斯基缺乏籌碼,難扭轉敗局。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於2月28日訪美,與總統特朗普會談,並在雙方同意下讓傳媒現場拍攝報道。但可惜會議不歡而散,美烏未能達成任何共識。

當然,其後美國截斷支援烏克蘭的軍援及情報,烏克蘭惟有承諾簽署礦產協議。

「特澤會」是一場國際外交活動,牽涉到兩國元首公開對話,但最終竟然吵架收場,可算是史無前例,實在令人難以置信。莫說是如此高規格的會面,任何人會見省長、市長等的官方約會,都必然事前做好程序上的安排,制定好會談的日程和細節,雙方必須審慎地跟隨安排,不容有失,避免現場殺參與高官一個操手不及,當眾出醜。

據悉,「特澤會」的確事前已安排好,有既定的「劇本」,當中包括「特澤」交談、簽署雙方共同開採烏克蘭礦產資源的協議書、一齊見記者,及共晉午餐等安排;而且筆者相信「特澤會」中的交談細節亦是預先有準備。但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兩位領導會談最終卻失控,兩者破口互罵,針鋒雙對,場面尷尬。

「特澤」各執一詞,誰是誰非見人見智,但好肯定的是他們雙方對「俄烏戰爭」停火議題上還未達成真正的共識。特朗普認為過去3年美國為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已付出了很多,包括高達5,000萬美元的軍火援助。特朗普上任後認為要求烏方還錢是他的首要任務,是理所當然的。

特朗普公開地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重拾舊好,並把澤連斯基踢出停火談判桌外。(Wikimedia Commons)
 

特朗普公開與普京重拾舊好

再者,特朗普了解到經過3年戰爭,烏克蘭現已一貧如洗;因此,他進一步建議澤連斯基以礦產,包括稀土償還。而且特朗普強調「美烏聯合開採稀土方案」背後另有玄機,會有利俄烏長遠停火。經濟學家估計70%相關的烏克蘭稀土處於俄羅斯佔據的領土(例如在頓巴斯,Bunbas),因此若美國與烏克蘭合作開採,俄羅斯便不敢再襲擊烏東一帶,恐防會殺錯良民(美國人)。基於這些正面條件,特朗普及副總統萬斯確實難以相信澤連斯基會不領情。

澤連斯基當然絕非傻仔,他對於特朗普方案的利弊又怎會不理解呢,不然的話他根本就不會千里迢迢訪美拜會特朗普。問題出現在特朗普對他的鄙視,在會面之前,特朗普公開地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重拾舊好,並把澤連斯基踢出停火談判桌外,一點面子都不給他。再者,澤連斯基對美國食兩家茶禮,從俄烏兩邊齊「攞着數」,但又未獲得特朗普尊重,所以心有不甘。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不吃澤連斯基那一套,澤連斯基擺出一派正氣凜然的姿態,四處要求歐美國家軍援烏克蘭守衞國土,支持他們為正義而戰,抵抗俄羅斯。

特朗普一直堅持俄烏戰爭是不應該發生的,而澤連斯基和前美國總統拜登是始作俑者,所以他促使戰事盡快停止,以免其失控升級,引發至「第三次世界大戰」。

澤連斯基擔心當中條款對烏克蘭不利,未能達到真正永久停火。(Wikimedia Commons)
 

歐多國同情烏總統 指特欺人太甚

澤連斯基更批評以美國牽頭的停火協議討論中,並沒有邀請他參與。因此,他擔心當中條款對烏克蘭不利,未能達到真正永久停火。但特朗普的回應是澤連斯基「無牌在手」,暗示接受美國採礦合作協議及停火安排是他唯一的選擇。因此,在會面中當特朗普談及美俄關係時,澤連斯基便反面,大發雷霆,取消餘下行程安排,提早離開美國,飛往英國繼續向歐洲國家求助。

國際社會對「特澤會」鬧劇眾說紛紜。例如歐洲多國包括英、法、德、荷等都同情澤連斯基,認為特朗普欺人太甚,而且罔顧國際規律,否定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野蠻行為。亦因為得到這些國家的撑腰,所以澤連斯基便有恃無恐,大膽地在「特澤會」中拂袖而去。

澤連斯基「無牌在手」 難扭敗局?

不過,筆者認為歐洲這座靠山在沒有美國在背後支撑的話軍力有限,難以協助澤連斯基所要求的「永久和平」。再者,這位「戲子」不停尋找軍援,似乎沒有半點停火的意願,變相他把烏克蘭人民的生命當作賭注。筆者認為正如特朗普所道,澤連斯基是真的「無牌在手」,是無法扭轉敗局,促使俄羅斯停火的。因此,希望澤連斯基及歐洲能盡快懸崖勒馬,避免俄烏雙方持續塗炭生靈。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