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09:17:3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粵語解密:頭

可能有人會不太相信「頭」既能表「時」,又能表「邊」這個說法,因為「時」就是「時間」,「邊」就是「空間」。一個詞既能表「時間」,又能表「空間」,似乎不大可能。其實「邊」字本身何嘗不是既能表「時間」,又能表「空間」?

頭(tɐu11

「頭」在粵語裏有表「時間」與「方位」的作用。如「爾(呢)頭」就是「這時」(與「個(嗰)頭」相對而言,兩詞用同在一個句子裏,就表達了「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卻又……」的意思)或者「這邊」;「個(嗰)頭」就是「那時」(與「個頭」相對而言)或「那邊」。「爾(呢)頭話唔嫁,個頭就同人訂婚」就是「這時(一方面)說不嫁人,那時(而另一方面)卻又跟別人訂婚」。「我住爾頭,渠住個頭」就是「我住在這邊(這一帶),他住那邊(那一帶)」。「渠個頭近嘞」字面義就是「他已經接近那邊了」,實際上是指「(人)快要死了」──大概是以「個(嗰)頭」指代「陰間」吧。

可能有人會不太相信「頭」既能表「時」,又能表「邊」這個說法,因為「時」就是「時間」,「邊」就是「空間」。一個詞既能表「時間」,又能表「空間」,似乎不大可能。其實「邊」字本身何嘗不是既能表「時間」,又能表「空間」?譬如「旁邊」、「邊境」的「邊」就是表「空間」;「一邊……,一邊……」的「邊」就是表「時間」。由此可見「頭」能表「時間」,又能表「空間」是不出奇的。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的《詩詞曲語辭辭典》「頭」條云︰「表『時』義,多綴於表示時間的詞語之後,是魏 晉以來口語中的一種用法。……顧況《洛陽早春》詩︰『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頭。』宋 楊萬里……《圩丁詞》︰『六七月頭無滴雨,試登高處望圩田。』方位詞,表示邊、畔的位置。杜甫《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辛棄疾《念奴嬌》詞︰『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辛棄疾的「綺陌東頭」不免令我們香港人想起本地的東頭村這個地方。顧名思義,那是「一條在東邊的村子」的意思;而其地點正在九龍半島的東部地區。

 (粵語詞彙研究所:爾) 

頭頭(tɐu11 tɐu11

粵語有「頭頭碰著黑」一語,義為「處處遇逆境」、「處處碰釘子」。當中的「頭頭」顯然就有「處處」義。原來至遲唐朝「頭頭」已有相同用法。《維摩詰經講經文》︰「當日牟尼大世尊,每於法會說經文。阿難名字頭頭喚,囑咐言音處處陳。」(轉引自張湧泉《敦煌文獻論叢》)文中以「頭頭」與「處處」互文,可見「頭頭」即「處處」。成語「頭頭是道」來自《續傳燈錄‧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其實意思就是「處處都是道理」。《朱子語錄‧學二‧總論為學之方》︰「學者工夫,但患不得其要。若是尋究得這箇道理,自然頭頭有箇著落,貫通浹洽,各有條理。」

 (粵語詞彙研究所: 著落)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