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25 2025 03:36:1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幸福為何物

探索幸福真諦:婚姻長久之道在於成為老友甚至親人。成功並非幸福關鍵,幸福感本身才是成功的基石。SPIRE架構(精神、身體、智能、人際、情緒)提供幸福思考方向,從信仰、健康、好奇心、人際支持和情緒平衡中,都能找到幸福的蹤跡。

這陣子,常收到友人傳來的結婚周年記念的邀請函。如果時間容許,通常都會參加。因為25年、35年,甚至50年的婚姻,都是值得慶祝的。

在這些周年慶典的席間,賓客最感興趣的,當然是夫妻的相處秘訣。是什麼原因讓兩位個不同的人相愛相處逾數十年?得到的答案就是:兩個人從戀人變成「深交的老友」,甚至「親人」。印象最深的一對恩愛夫妻,丈夫至今日仍會幫太太「剝蝦殼」,太太在席間的名句就是:「在婚姻關係中,吃虧就是便宜!」因為她不介意處處遷就丈夫,並且一點都不覺得是「蝕底」,而是為婚姻「加分」。

她的話至今仍印象深刻。

到底什麼是幸福?特別在這個變幻莫測,人生充滿艱難的時刻,幸福何處尋?幸福學大師班夏哈就說:「成功不等於幸福,而是感到幸福,才會成功!」並提出SPIRE這架構來思考:

1.  精神層面的(spiritual):就是指來自信仰、信念的安慰鼓勵。說得簡單些,就是活在當下。對我來說,這精神層面的幸福感是來自聖經的話,其中一個「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是我深深感受到的。

2.  身體層面的(physical):健康就是財富,也是幸福的本錢。做運動,快跑慢跑,或培養一種運動的興趣,對我來說就是重拾少年時代熱愛的保齡球與乒乓(甚至拿了獎呢!),那種回到過去的開心滿足,非筆墨所能形容。

悲憂時仍知道身邊有人支持鼓勵,這樣會感受到幸福快樂。(Shutterstock)
 

3.  智能層面的(intellectual):其實就是要有強烈的好奇心,對身邊的事物都感興趣,「研究顯示好奇、會問問題的人比較『反脆弱』」,如此我信。所以一直熱衷閱讀,特別是現在流行卻不熟悉的課題(如AI與親子關係)。

4.  人際層面的(relational):一個人是否感覺快樂幸福,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他是否有強大的支持系統,如父母、手足、同學朋友、老師、同行等等。並且是真實的、面對面的交往交流,而非只在社交媒體上。

5.  情緒層面的(emotional):容許自己悲傷憂慮,但也要學習快樂、感恩、感激。這樣才能平衡,也明白真正的幸福是在悲憂的背後,仍知道身邊有人支持鼓勵,而感到幸福快樂。

根據這五點,我肯定的說:我是活在幸福中,你呢?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羅乃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