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13 2025 16:01:3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銀行堅撐一手樓 二手業主獨憔悴

二手業主憧憬樓市小陽春重臨,樓價可望回升,可惜現實事與願違。現市況下要在二手市場撈底,確實不容易,因為銀行對二手物業的按揭取態收得頗緊。

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焦點,多項工程預計年內上馬,投入的資金相信是史無前例龐大。去年底85間企業代表簽署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書,當中包括長實、新地、新世界發展、信置、會德豐地產、華潤置地及嘉里建設等發展商。他們近期都積極促銷旗下新盤,相信都是希望盡快將資金回籠,以便為香港「未來之城」投入資金。銀行對一手物業的樓按,都盡量幫得就幫,反觀二手物業近期估價不足的情況明顯加劇。發展北都要犧牲一眾二手小業主嗎?

健康的樓市,應該是成交量與樓價同步上升,一手及二手物業交投平穩發展。香港樓市過去幾年不斷下滑,累積跌幅超過25%。傳統上,不論香港或內地,農曆新年前都是企業發放花紅的大日子,手頭資金鬆動,加上辛勞了一整年,打工仔或企業老闆趁空閒到街上走走,又或到親朋好友家中拜年,若然覺得朋友所住地區環境不錯,一般都會將手上多餘的資金押注買磚頭,因此每逢農曆新年前後,樓市傳統上都會出現小陽春。

二手物業估價不足 成樓價下跌元凶

姍姍來遲的樓市小陽春終於在今年春節來臨,蛇年首個開售的全新樓盤、嘉里建設發展的元朗朗天峰於2月中發售,首批250伙即日沽清,是近年新盤市場的奇葩;同期十大屋苑於周六、日共錄12宗二手成交,是約10個星期以來新高,交投量首度重上雙位數字。新盤熱賣,二手交投增多,憧憬樓市重拾升軌,不少投資者想趁低吸納二手「筍價」。然而,近期幾個心郁郁入市的朋友,睇樓後都大吐苦水,大呻銀行估價不足,想入市都有難度。

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個案,話說八年前,我與另外兩個朋友合資購買了西半山一個二手物業收租,但因其中一個合夥人健康出了問題,她希望趁自己清醒的時候可出售單位套現,免得物業成為遺產而影響我和另一個合夥的朋友。幸運地,我們的單位很快就找到了買家。放盤前,我向一間中資銀行查詢過單位的估值為1150萬元,但該名準買家向同一間銀行查詢估價時,卻得出單位估價830萬元,比我獲得的估價低320萬元,簡直嚇了我一跳。

我向該銀行按揭職員查詢,回覆指他們經過五間估價公司評估物業估值後,得出最高估值1150萬元,而報給新買家卻是最低估價830萬,結果經過一星期的周旋,最後以略高於最低估值,接近當年的購入價「平手」沽出這個63年樓齡的單位。另外,從買家口中得知,銀行計算物業的貸款年期也有分別,有些銀行以80年減去樓齡計算,有些則以75年去計(例如定個物業的供款年期是12年),取態不一,真是玩殘二手樓的業主和買家。

撈底客紛紛轉投一手市場

二手業主憧憬樓市小陽春重臨,樓價可望回升,可惜現實事與願違,近期二手物業成交價一浪低於一浪,翻查資料,有港島大型屋苑,銀行估價普遍較市價低約5%至10%,現市況下要在二手市場撈底,確實不容易,因為銀行對二手物業的按揭取態收得頗緊,估價不足情況比比皆是。除非二手業主願意一減再減或割價求售,否則,置業人士可能只好轉投發展商懷抱,因為一般一手住宅物業,發展商在開價前會與相熟銀行摸摸底,所以發售的單位只要不是大幅拋離市價,又或是買家信貸紀錄有問題,否則,一般情況下,開售的新盤通常都可以借足。

側聞最近多間發展商或地產相關企業的員工都腳震震,皆因大家公司都缺水,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高級管理人員天天都扭盡六壬想辦法緊縮開支,更不斷給予前線員工壓力,要求提高生產力、精簡架構,又或是裁員,辦公室內瀰漫着一片恐怖氣氛,所以大家的面口都相當繃緊。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花了頗大篇幅,講述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大計,項目即將上馬,支持的發展商準備要打開銀包。而手上的新盤存貨如果未能套現,實在難以用銀彈支持政府政策,所以銀行配合發展商,支持一手單位樓按,以較寬鬆的估價態度協助小業主上車,惠及發展商有資金去投入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唯樓市傾側向新盤市場,又是否屬一件好事呢?眼見二手樓價不斷下滑,購買力紛紛跑到一手市場,苦了一班手持物業的二手業主,若要賣樓,真是難與發展商抗衡。

黃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