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25 2025 04:49:4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生活其實很簡單

人人皆有佛性,本自具足,因此不論身處在貧或富、簡單或複雜的環境中,都能得到自在的生活,只是我們尚未證悟,因迷失而經常做出錯誤的決定。

有一位出生在泰國一條貧困小村的農夫,曾經在網路上分享他自己生命的歷程,一開始便說生活其實很簡單,又充滿樂趣,不過大部分人已經不懂怎麼簡單地生活了,這是他在人生中經歷跌過碰過之後,才體會得到的。

小時候他覺得一切都很有趣和簡單,成長之後有人告訴他村子裏這麼貧窮,應該去曼谷這種大城市追求成功的生活。結果他到了曼谷之後,非常辛苦地工作,卻也只能跟很多人一起租住在一個很小的房子裏,他已經很努力工作,為什麼生活還這麼艱難?於是認為進入大學就讀,才能學習更多東西而成功。

有趣的是他發現大學裏很多科目,教授的幾乎都是破壞性的知識,畢業出來的人工作得愈繁忙,就有愈多的大自然被破壞;最終他決定返回家鄉,重過他小時候的生活,自己耕種食米和蔬菜,收成除了一家人自給自足,剩餘的還可以拿到市場去賣,生活得自由自在,優哉悠哉。

佛陀說人人皆有佛性,本自具足,因此不論身處在貧或富、簡單或複雜的環境中,都能得到自在的生活,只是我們尚未證悟,因迷失而經常做出錯誤的決定。該如何像故事中的主角,即使在繁華世界之中,還可以找到對自己最適當的生活方式呢?

這就需要比較強的自我覺察能力,而提升覺察能力的有效方法,就要每天「寧可短,不可斷」地早晚練習禪修,便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決定,最終找回內心的自由自在。

常霖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