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Moment餘威未了,AI帶動了所有半導體、機器人、電動車(EV)、互聯網概念股,雖然恒指仍只在24,000點邊緣,但已經是3年新高。感覺上,街上的人和車都多了些,遊客數量也明顯增加了不少。如無意外,連今年港府財政狀况,都有望略有改善。
全國經濟又如何?1月全國房價環比已不再下跌,但同比仍下跌了5%,但比上月同比下跌5.3%好了一些。1月CPI同比上升了0.5%,是5個月新高,但PPI仍脫離不了通縮,同比-2.3%,延續28個月的跌勢,證明需求仍然不足,產能過剩問題亦仍未完全解決。1月製造業PMI更意外跌至49.1的收縮範圍,除春節效應外,亦代表內銷和出口都面對嚴峻挑戰。幸而最被人關注的城市年輕人失業率,連跌4個月,但仍然高企在16.1%。
兩會即將開始,很多人對經濟政策有不同意見和期待。有些人認為經濟增長速度已穩定下來,毋須再有太多財政刺激。况且DeepSeek Moment出現後,令所有人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刮目相看,未來機械人、EV、新材料和醫藥等各方面,都必有重大突破,對經濟發展和就業也有莫大幫助。再加上民企座談會和即將立法保護民企權益,因此根本不需更多財政刺激。

中國需繼續努力處理債務 再平衡經濟
但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雖然DeepSeek Moment震撼了全球科技界,亦是一支對投資市場和創新科技界的強心針,但力度仍有所不及,消費不足和地方債等結構性問題亦仍未解決,美國更只會因DeepSeek而變得更恐懼和更針對中國,關稅只會再提升。因此中國仍需繼續努力處理債務問題,和再平衡經濟發展模式,今年最少需要10萬億元人民幣財政政策,刺激消費。
我贊成中國非常需要處理債務和再平衡經濟,但同時明白打造歷史上第一次長期健康慢牛的重要性,如今港股已頗牛氣冲天,如再推出10萬億刺激方案,市場有可能馬上變為瘋牛,急速泡沫化,然後在極短時間內又再爆破。所以我建議趁着現在的好勢頭,先作出一系列對中國長期發展有利的結構性改革:
(1)阻礙中國經濟更快復甦的最大問題,仍是地方和房地產債務,亦影響到公務員和其他老百姓就業和收入,亦因此影響投資和消費者信心,甚至間接影響到結婚和生育率。
最有效解決方法就是中央宣布計劃把負債率(不同來源數據,差異很大),由現在不合理地低的約20%GDP,逐步提升至仍非常保守的50%。

倘定100%GDP總債目標水平 將為一大進步
有專家告訴我,中央擔心地方政府的道德風險問題,是永遠不會答應這樣做的,但就有可能答應把中央加地方總債務目標水平,由現在的約67.5% GDP,提升至100%。此做法仍將留下大量灰色地帶,是否所有地方債都有中央擔保,更模糊的城投債又如何處理?但整體來說,有好過無,如真的定下100% GDP的總債目標水平,即使模糊,仍將是一大進步。
(2)無可否認,中國內需仍然不足,個人消費佔比GDP只約37%,近全球最低。對比投資,消費帶動經濟的可持續性較高,另外,人民一生辛勤,亦應有權享受投資成果。反過來,過度投資浪費資源,推低回報和效率,製造債務危機,對國家發展並非好事。
冀內地開放更多行業 助減「內捲」
(3)DeepSeek風頭無兩,正是趁機逐漸安全有序開放資本帳的好機會。本來或許擔心大量資金流出,但現在全球投資者發現杭州有六小龍,相信大灣區、成都、上海和北京等地方,更必有數以百計,科技高超,值得投資的卧虎、藏龍和獨角獸。不止國際投資者,中國人也非常愛錢,只要有好的投資機會,也必有興趣。
據說中國也正開始開放能源界,給予民企投資機會。希望繼續開放更多行業,包括交通、金融和傳媒等,對減少「內捲」亦有幫助。聽說連加大每年每人5萬美元的外匯額度,也可以考慮增加,如屬實,是非常好的事情。但近日有報道,去年淨流出近1400億美元,擔心重演10年前走資,導致外匯儲備下降1萬億的歷史,因此反而加強資本帳控制,即使在香港IPO,也要獲得中證監不反對批文,所得資金亦需要批准才可留在海外。中央應明白各行各業,不止手機和EV,連餐飲、時装和娛樂等,很多企業都具世界級競爭力,應受國家全力支持衝出國際,全球發展。如要成功,必須容許資金較自由流動。
(4)同樣地,互聯網也實在應該逐步安全地開放。我已多次解釋過,在中美競烈競爭,數據為王的AI年代,西方只會愈來愈不滿中國防火牆形成的不對稱情况。嚴禁普通老百姓接觸外網(VPN屬違法),因此合法「出海」的只有為訓練AI而需要出外學習的網路爬行機器人(web crawlers)。部分外國網站已禁止中國人登陸或使用(例如某些美國政府,和ChatGPT等),DeepSeek出現後只會令到他們更不安和恐懼,絕對有可能盡力阻止和減慢中國AI蒐集數據和訓練的速度和能力。

倘出口文化軟實力 可影響全球觀點
其實何止AI需要接觸外網,中國人也需要接觸全球資訊,才可成為更文明,更有世界觀的有識之士。中國確有需要禁止過度極端的偏見,以及違反科學和事實的假消息,但每年大學畢業生多達1200萬,何懼大量中國人被洗腦?如中國媒體能力更強大,成功培植文化軟實力,出口更多TikTok、小紅書、三體、DeepSeek、美食、哪吒、Labubu和C-pop等,反過來影響全球觀點都可以。
中國面對更複雜國際政商環境
(5)特朗普投誠俄羅斯,聯合出賣烏克蘭,竟然在聯合國與俄羅斯、朝鮮同一陣線,投票反對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議案。逆轉速度超乎所有人,包括最支持美國聯俄抗中的芝加哥大學Mearsheimer教授所料。普京比特朗普聰明多,當然不會開口攻擊中國,只會強調無上限友誼。但行動當然更重要,他早前訪現問朝鮮,簽署連中朝都沒有的《共同防衛協議》,今周更派軍方代表到訪印尼和馬來西亞,企圖加強國防合作,中國看在眼裏,能不擔心?如果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那麼敵人的最親密朋友,又算是什麼呢?
自「特朗普1.0」開始推動脫鈎,中國先被美國抹黑,繼而被俄羅斯陷害牽連,國際形象受損。但現在美國自毁80年來西方聯盟,反而為中國製造一個有限時空,改善和修復跟東亞鄰國、印度、歐洲、拉美,甚至加拿大的民間、貿易和外交關係。中國應盡快行動,因為不止美國,連歐洲崇拜普京的極右黨派,如德國的AfD和法國的National Rally等的勢力都正在冒起,Elon Musk更在努力推翻英國的工黨政府。如西方自由主義完全敗倒失勢,美、歐、俄政見漸趨一致,到時中國將面對更複雜國際政商環境。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