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23:25:4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財政緊縮下 學校領導的準備

政府的年度《財政預算案》由4月開始,但學校的撥款9月開始計算,即是說,本財政年度撥款即使縮減或凍結,也由9月開始執行,這個時間空間,學界應該好好盤算。

這幾個星期的民生議題,除了春節回鄉度歲之外,就是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開源、節流的呼聲不絕,本文刊登之日,財爺已經公布了預算案內容,但有關討論或爭議,有增無減。

緊日子將成常態

香港的財政儲備,據說連續多年呈下降趨勢,特區的赤字預算,也持續多年了,在政府支出要「量入為出」的原則下,盡早減低預算赤字,相信是無可爭辯的。教育及醫療支出的資金要凍結或縮減,已是官方公開的要求,教育界應該要有什麼思考及準備?

本港自回歸以來,經歷不少經濟緊縮的風波:九七金融風暴、沙士襲港,記憶中政府縮減大學撥款、中小學被凍結或縮減政府支付的津貼,也不是罕有,震盪不能避免,但預早籌謀,相信與以往一樣,學界可安渡難關。筆者認為,教學的素質及學生成長的支援,絕不能減少。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落後三年,會來不及補救。

評估現況 制定長期計劃

政府的年度《財政預算案》由4月開始,但學校的撥款9月開始計算,即是說,本財政年度撥款即使縮減或凍結,也由9月開始執行,這個時間空間,學界應該好好盤算。  

學校每年都要制定財政預算書及報告書(周年計劃的一部分),校董會、校長、司庫等決策人員,或各科組組長,都知之甚詳,大家應該按以往學校的收支,評估新預算案的影響。哪些地方可以節省,哪些地方應該照撥用款甚至增加,都按學校計劃及發展周期訂定,不能慌了陣腳,着眼點是照顧教學素質的用款及對學生的支援,不能下降,不能減少。領導層的領導力在這時應充分發揮,運用集體智慧群策群力,這未嘗不是一次學習機會。

善用辦學團體、社區資源

同一個辦學團體下,屬校的辦學方針及願景相若,友校應互相分享及支援,我記得在過去的苦日子裏,辦學團體會對各校加強支援,精神上及財力上,都發揮積極作用,甚至把財力集中,為屬下較弱勢的學校提供支持,校長有需要時,可盡早向辦學團體求助。

有些慈善基金、社區資源,準備了可供學校申請,為弱勢社群做教育用途的資源,校長們可多分享資訊,有好的計劃,甚至可向優質教育基金申請撥款,補充學校經費的不足。

學校議會如津貼小學議會、津中議會或其他教團,可舉辦財務計劃分享會,分享當今情況下的開源節流方法。根據過去經驗,節流中最常用的是電費。據知電費是學校經常支出的大戶,校方應制定全校省電大計,甚至向電力公司專業人員請教,制定節能方案。至於開源,可以考慮善用校舍,租出課室、禮堂,也可以是收入來源。最常見的是租借禮堂、操場給幼稚園辦畢業禮或活動。

賣物籌款、賣表演門票籌款都是方法之一。周年籌款都是常見的,甚至有辦學團體賣旗、募捐,指定收入為某校專項經費,這情況過去也有見過。

建立家長人才庫

筆者見過有些學校,建立家長義工隊,尤其有專才的家長,如魔術表演家、攀石教練、野外求生教練等,在需要時可組織活動導師隊(義工),省去一些舉辦活動的經費,既爭取資源,人盡其才,又可團結、聯誼,一舉數得。

定期檢視應對方案的效能及適用性,持之以恆,也可藉機培養教師們的團結力及解難能力。多難興邦,逆境下成長,師生都會得益。這要考驗領導層的能耐,如何化危為機?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