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13 2025 16:01:3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浸大新醫學院建議書及成立轉化醫學研究院計劃 獲諾貝爾獎得主全力支持

浸大計劃的新醫學院透過創新教育、跨學科研究及結合東西方醫學實踐,推動醫學教育發展,並與大灣區的醫療發展緊密結合。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成立的新醫學院籌備委員會(籌委會)及專家諮詢委員會於2月23日召開會議,討論建議書的籌備進度,並一致通過支持該建議書。在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霍頓爵士(Sir Michael Houghton)及藥物研發專家 Robert J Spiegel 醫生的支持下,浸大將成立「前沿轉化醫學研究院」,推動醫療創新與技術轉化。

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右一)表示浸大將成立前沿轉化醫學研究院。霍文遜教授(中)、李心平教授(線上出席,左一)、邁克爾.霍頓爵士(右二),以及Robert J Spiegel醫生(左二)出席記者會。
 

籌委會結合多方專家

會議由浸大校長兼籌委會召集人衞炳江教授主持,並有多位專家及學者參與,包括聯席主席霍文遜教授及李心平教授(線上參與)。籌委會成員包括黎青龍教授、劉耀南教授、邁克爾.霍頓爵士、Robert J Spiegel 醫生、肖海鵬教授(由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匡銘教授代表)、陳漢威教授、郭寶賢醫生、陸志聰醫生、王桂壎先生、張康教授(線上參與)、冷偉青女士(由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楊秋華先生代表)等。此外,浸大管理層成員,包括副校長(研究及拓展)暨研究院院長呂愛平教授、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博士、行政副校長鄒靄雲女士及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亦有出席。

新醫學院計劃將致力於透過創新教育、跨學科研究及結合東西方醫學實踐,推動醫學教育發展,並與大灣區的醫療發展緊密結合。

霍文遜教授及李心平教授表示,籌委會對目前的進展感到鼓舞,並強調新醫學院的建議書核心在於專家參與、創新課程設計及臨床合作夥伴的支援。他們表示將繼續引入更多資源,確保建議書提交前的準備工作完善。

(左起)浸大創新、轉化及政策研究院客席高級研究員及新醫學院籌備委員會委員劉耀南教授、衞炳江教授、邁克爾.霍頓爵士、Robert J Spiegel醫生,以及霍文遜教授出席「諾貝爾獎得主研討會 – 丙型肝炎病毒與藥物開發」。
 

成立「前沿轉化醫學研究院」 推動醫療創新

浸大亦宣布成立「前沿轉化醫學研究院」,由邁克爾.霍頓爵士、劉耀南教授及霍文遜教授領導,Robert J Spiegel 醫生亦將加入成為研究院成員。該研究院將致力於醫療器械、診斷技術、疫苗研發、綜合醫學、中醫藥及生物醫學科技的轉化,推動創新醫療應對傳染病、非傳染病、人口老化及流行病防控等全球健康議題。

衞炳江教授表示:「新成立的研究院將成為醫學創新的原動力,為全球社會應對未來的健康挑戰做好準備,這與新醫學院的願景相輔相成。」

邁克爾.霍頓爵士及 Robert J Spiegel 醫生亦表示全力支持建議書。他們指:「浸大邀請了國際及本地醫學教育與醫療領域的專家參與,這對新醫學院的成功至關重要。創新的課程設計將促進跨學科研究及東西方醫學融合,確保未來醫療專業人員具備全面的學習經驗,以應對公共衛生挑戰。我們期待與浸大深化合作,帶來更廣泛的影響。」

專家在研討會上討論生物醫學研究和藥物開發的發展。
 

舉辦諾貝爾獎得主研討會  促進醫學交流

此外,浸大於2月24日舉辦「諾貝爾獎得主研討會 – 丙型肝炎病毒與藥物開發」,由邁克爾.霍頓爵士、劉耀南教授及 Robert J Spiegel 醫生分享藥物開發經驗。霍文遜教授及劉耀南教授主持專題討論,探討生物醫學研究與藥物開發的發展。

浸大新醫學院致力於透過創新教育、跨學科研究及結合東西方醫學實踐,推動醫學教育發展,並與大灣區的醫療發展緊密結合。

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左五)、校董會及諮議會司庫林子傑先生(右五)、傑出講者及浸大管理層成員出席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