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04:54:0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教大教育學士轉雙學位課程  未擬削減人手

香港教育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在2025/26學年起迎來重大改革,現有的13個五年制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將全線改為雙學位課程,讓學生在學習教育主科知識的同時,具備多元知識。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教授於20日新春傳媒聚會表示,不打算削減人手應對政府縮減撥款,會引入新科技改善行政效率。

面對宏觀經濟挑戰,李校長表示政府縮減撥款,無疑會對教大帶來影響,但教大定當與香港社會風雨同舟,攜手並進,與特區政府共渡時艱。

李校長指教大會妥善運用財政儲備,並引入新科技提升行政效率,確保各項規劃順利落實,但他直言人工智能多強大也無法取代真人,教大仍然想增加人手,未曾想過削減人手應對政府縮減撥款。他重申,分配資源時會有優次考慮,首要保證教育素質和維持學生支援配套,其次是維持科研和與內地、國際等機構的合作。

最快4月會公布學校新一輪的發展策略,包括與境外機構協作、科研計劃及聘請人才等,須預留大量資金作準備。教大將繼續拓展本地、內地及國際的聯繫,貢獻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及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政府縮減撥款無疑會對教大帶來影響,但教大定當與香港社會風雨同舟,攜手並進,與特區政府共渡時艱。教大會妥善運用財政儲備,並引入新科技提升行政效率,確保各項規劃得以順利落實。

李子建校長強調教大的使命是培育才德兼備、了解國家,具備國際視野的未來教師和專業人才。
 

新增三本科課程及九碩士課程

此外,教大學士學位課程在2025/26學年起迎來重大改革,現有的13個五年制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將全線成為雙學位課程,讓學生在學習教育主科知識的同時,具備多元知識,日後成為教師時可傳授相關知識。

教大亦將增設三個新的本科課程,分別為「數碼中國文化與傳意榮譽文學士」、「言語病理學及康復榮譽理學士」以及「個人理財理學士」。  

為配合科技發展及行業變化,教大將於2025/26學年起推出九個全新授課型碩士課程,其中五個課程與人工智能和新興科技相關:

  • 高級管理專業人員人工智能理學碩士
  • 新興科技賦能的未來人力文學碩士
  • 數碼管治法學碩士
  • 新媒體和社交媒體文學碩士
  • 電子競技運動管理文學碩士
  • 學習科學理學碩士
  • 跨文化傳意及翻譯文學碩士
  • 文化傳承教育與管理文學碩士
  • 中國價值領導教育文學碩士

曾現假學歷個案  計劃引入AI工具

教大早前有學生使用假學歷報讀課程被判囚,教大副校長(學術)鄭美紅教授表示,在接收非本地學生申請時,會一再核實所提供資料的真偽,包括聯絡申請人原居地學校或發出證書的學校、機構等認證,面試時會再一次核對身份和文件真偽等。另正計劃用人工智能辨認文件真偽。她強調教大要求學生盡守法責任,如發現假學歷問題會轉交警方處理。

下學年教大會在全部學士課程加入新元素,包括國家安全教育、香港教育法律議題實踐、內地學校體驗、人工智能和數碼素養等。鄭美紅教授指,會加強教師專業操守與道德要求,以符合教育局要求,學生畢業前要完成與兩門相關必修科目及取得合格成績。

在2024至2025學年,教大共錄取319名非本地生入讀政府資助課程,其中有237人入讀首年學士學位課程,按年增長超過一倍,非本地生除了來自內地,亦來自澳洲、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及越南等地。

鄭美紅教授表示,在接收非本地學生申請時,會一再核實其提供資料的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