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1:51:2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鋼琴名家侯夫完美演奏 與廖國敏營造輝煌甜蜜的幻想交響曲

下半場演奏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我只能綜合地說一句,實在過分精彩!這首要求管弦樂團的高水平聲部以外,個別首席的獨奏亦極為重要,特別是木管組,當晚基本上整個聲部都奏出了甜美的法國味道。

香港管弦樂團這個音樂會只此一場,是「太古輕鬆樂聚」系列其中一個節目。不過,曲目其實並不輕鬆,而且可以說份量非常重。更重要的是,三首作品都極具音樂形象與多樣化的色彩。今次擔任鋼琴獨奏的嘉賓,對香港樂迷來說並不陌生,他打從80年代開始就已是港樂常客的英國鋼琴家侯夫(Stephen Hough)。

駐團指揮廖國敏為這位經歷了幾任音樂總監年代的前輩,作演奏協奏曲的後盾。音樂會以法國作品為主,而廖曾在法國的指揮比賽中拿過獎項,這更令人期待他的演出。

廖國敏為經歷了幾任音樂總監年代的前輩,作演奏協奏曲的後盾。
 

中東異國風情

音樂會第一首樂曲非常具有中東異國風情,當代作曲家塞伊(Fazil Say)所寫的《大市集》節奏感強烈,但在網上要找到不同版本的演奏非常困難。就當晚的感覺而言,港樂的敲擊樂組與銅管組成員,在表現樂曲的熱情奔放感覺方面,已經相當成功。

其餘還有很多零碎的弦樂組或木管組的片段,在廖國敏帶領下,樂段的連貫與戲劇性都非常好,整首樂曲的演繹,都帶給聽眾熱血澎湃的感覺。擔任小鼓持續演奏的白亞斯(Aziz. D. Barnard Luce),對於塑造整首作品的靈魂來說,毋疑擔當得相當出色。

《埃及人》鋼琴協奏曲

侯夫演奏聖桑(Saint-Saens)的《埃及人》第五號鋼琴協奏曲,又是另一首帶點異國情調的作品。筆者了解聖桑的鋼琴協奏曲,始終比較停留在較容易欣賞,而且保持着作曲家特色的《第二鋼琴協奏曲》裏,所以這首篇幅與內容都較長的作品,要換個角度去慢慢欣賞。過往筆者應該沒有現場欣賞過侯夫的演出,但後來在網上欣賞他的錄音,有時候覺得他的演出太過工整,或落手太重,不過這亦可能是技巧太好的表現罷了。

這次打從第一樂章開始,發覺侯夫的演奏反而從容、精緻得很,甜膩與自由感無處不在,不斷遊走於樂曲中。技巧層面上,他的觸鍵與靈敏度,可謂極度完美,沒有萬丈光芒,但卻玲瓏清脆得令人驚訝,音色的甜美,比起他以往的錄音更勝一籌。

侯夫的觸鍵與靈敏度,可謂極度完美。
 

對於充滿異國風情而素材多變的第二樂章,他的演奏就更傾向極度自由,聽者未必能好好記住他的演繹,卻會被他刻意塑造的夢幻琴音而拖着走,特別是在五聲音階的段落,以及仿如彈奏齊特琴(Zither)的重複音,就更加觸目了。樂團的伴奏,色彩與玩味的配合亦相當精采。

他在第三樂章輕鬆但鎚勁十足的演繹,似乎來得比以往更寬容,而且整體的思維更隨意,有時會令人較難捉摸。但整體而言,他在這個樂章的演奏,卻充滿著仿如作曲家的《動物嘉年華會》的趣味。聖桑的音樂,豐厚的底蘊非常重要,廖國敏與樂團成員演繹出豐富但依然具有靈活性的通透感,玩味十足。侯夫整體令人感到極之驚喜。

蕭邦的風情蕩然無存

他亦加奏了蕭邦(Chopin)的《夜曲,作品9,第二首》(Nocturne, Op. 9, no. 2),一首筆者小時候已十分喜歡的作品,不過當時聽的是小提琴和鋼琴伴奏的版本,很久之後才去欣賞鋼琴的原版。在這首非常浪漫的樂曲裏,侯夫以非常隨意的方法演奏,節奏難以捉摸,嚴格來說,整個框架線條都坍塌了,連旋律都鬆散到找不到方向,筆者感到頗為失望。

作品的伴奏,三拍的格式味道仿如圓舞曲,可快可慢的自由空間,完全考驗演奏者的藝術修養。但侯夫無論在旋律或伴奏部分,都有點隨便的感覺,優雅漂亮、有如舞步的飄逸風格完全消失,蕭邦的瑰麗氣宇、浪漫風情蕩然無存,十分可惜。作為演奏者,有時墨守成規,也未必是壞事。

廖國敏灌輸出來的法式美感,顯然令人大開眼界,餘音的處理亦極具韻味。
 

過分精彩的幻想交響曲

下半場演奏白遼士(Berlioz)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我只能綜合地說一句,實在過分精彩!樂團在十多年的歷史上,曾與幾位指揮合作過演奏這首樂曲,可謂是演奏率高的節目之一。這首要求管弦樂團的高水平聲部以外,個別首席的獨奏亦極為重要,特別是木管組,當晚基本上整個聲部都奏出了甜美的法國味道。

樂團整體毋疑技巧完美,音色亦非常漂亮,在這首形象鮮明、對比強烈的樂曲中,音響往往容易偏激。出奇地,廖國敏由此至終都將樂團控制在大約八成的音量之間,所以除了在特別激昂的「爆棚」樂段,飽和度最豐富之外,他都令團員能夠奏出通透而靈活的色彩,出來的美感就如在欣賞輕鬆的歌劇一樣,非常美妙!當然,這才是法國管弦樂的精妙之處。

當晚弦樂組亦甜美至極,銅管組與敲擊組只在塑造外框的氛圍,被弦樂組包裹得相當好!整體的合作的確太融和、美麗,不應該只讚揚個別樂師,因為真是所有人都演繹得非常出色,這是合作的成果。如真要提及的話,當然就是演奏英國管的關尚峰吧,因為他是唯一一位被指揮忘記點名讚賞的獨奏樂師。

廖國敏顯揚的法式美感,令人大開眼界,餘音的處理亦極具韻味。只能說,當晚在這首交響曲的演繹,是一個輝煌而甜蜜的美夢!

註:作者評論的是2024年12月12日香港管弦樂團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上演的「廖國敏與侯夫」音樂會。

傅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