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發展如火如荼,去年11月13日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牛潭尾的初步發展規劃。整個規劃涉及約127公頃總發展面積,其中約46公頃建議發展大學城及本港第三所醫學院。另外,又預留約9公頃土地以興建一所綜合醫教研醫院。牛潭尾新發展區內亦設住宅區,主力發展私人住宅,新增人口3.6萬。值得一提,區內更是北環線車廠的選定位置。
大學城用地只為湊數?
根據教育局的構思,是希望吸引內地與海外的知名大學,以及本地專上學院於大學城內成立分校,並透過跨院校、跨學科、跨界別及跨境合作,開拓更多創新、前沿和高層次的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項目,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然而,教育局的《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最快亦只能在2026年才可完成。發展局目前似乎只能是在用地上先湊湊80多公頃之數,在牛潭尾有46公頃、在洪水橋和新界北分別預留了約5公頃和40公頃土地。
筆者於去年12月14日參加了發展局為專業學會舉辦的簡報會及諮詢會。首先,筆者認為,在發展局作為甲方的委托顧問合同內,所訂的地域範圍及研究範圍內,現階段顧問團隊提出的框架發展建議算是稱職了。但稱職不等於是方案合格。方案不合格在於:
一、項目定位沒有全盤考慮整個北都發展,特別是與新田科技城的整體布局協調配合方面沒有作更全面考慮。
二、項目研究仍然是沿用傳統的行政方便原則進行,即由發展局訂定地域研究範圍、用地功能研究範圍,便利將來土地出讓的「十字𠝹豆腐」思維模式出發,不作跨區相互協調,不作北部全域布局考慮等。特別一提,是未有從城市運營角度考慮,未能充分緊貼市場需要變化,以城市運營商的角色,去策劃和規劃一個城市片區的發展模式,從而運用市場化的機制和手段,通過產業、商業、城市空間、綠化公共空間、整體小區交通、公共設施布局等,有機結合鄉郊、生態和文化保育。
切合香港需要的大學城發展模式
探索香港究竟需要什麽樣的大學城發展模式,首先要了解大學城的本質及其與社會經濟的關係。縱觀國內外的大學城,大部分都是自然形成的,日本的築波大學城可能是少數的例外。
大學城是以大學為主體,主要是由政府協調和指導,由企業投資,採取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模式的組織形式,是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協同發展的樞紐。
深圳大學城的定位是為了引進國內外重點大學進行研究生培養與發展高科技項目,值得正在着力發展新田科技城的香港借鏡。新加坡緯壹科技城的發展、經營和管理模式也值得參考。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徵是以知識為經濟發展的基礎,以創新與科技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大學自然成為擁有知識、科技、高科技人才等資本的樞紐。
要建立官、產、學、研、投的生態圈
筆者認為,切合香港的情況,首要是建立一個官、產、學、研、投的知識經濟生態圈,特別是創新科技與高等教育生態圈。這個生態圈最理想的是將創新科技園與大學城緊密結合,打成一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樣的大學城組織形式,理想是由企業出資籌辦,由政府協調引導,由學校辦教育,由科研機構出成果,由科技企業生產。
大學城應當作為知識經濟的產業來辦,要適應市場經濟和高等教育産業發展規律,要建立自主經營管理的機制。
大學城的籌劃和定位,政府應廣泛諮詢高等教育院校、創新與科技企業(香港及國內外)、大型園區有經驗的經營者、科研機構、投融資機構,從而制訂一個園區的產業和空間規劃綱要,然後通過國際招標,讓有經驗經營大學園區的運營商來參與規劃和經營。從策劃、規劃階段開始,便有必要成立大學城管理委員會,由政府督導、但不直接管理,成員以政府官員為主導,並吸納高等教育、創科產業、研發機構和金融機構精英為非官守委員。
政府、企業和高校就各自的發展問題進行的决策不僅影響自身發展,也影響整體系統的發展。開放、交流、合作是大學城發揮樞紐作用的基本條件。大學城生態圈中,更應容許教師自由兼職,鼓勵企業專才在高校任教,清除人員流動障礙。
在大學城總體規劃定稿後,政府須先投入興建園區的基礎建設和公共配套設施,然後讓大學及其他使用者自行謀劃小區的規劃和發展計劃。
大學城不應僅僅是高等教育機構的密集區,還應該是知識型產業的密集區和孵化中心,是對社會經濟發展起策動、推動和引導作用的技術源、思想庫和智慧中心。
大學城建設要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高校、企業和社區協調發展的生態環境,在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協同發展方面起樞紐作用。
政府在園區化發展模式中應首要發揮着重要的引導作用。政府的引導是在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前提下,系統地運用土地、財稅、金融等各種政策措施,為擴大教育投資設置一個有利的制度環境,鼓勵和帶動民間資源和資本流向高等教育。
文史哲和文化藝術的學科必不可少
知識經濟發展不應只偏重於科技方面的教育,更應在課程中,加入文、史、哲和文化藝術的選項學科,以此作為滋養創意和豐富决策藝術的養份。故此,大學城園區的文化康體設施必不可少。
大學城的群聚和協同效應明顯。官、產、學、研、投的大學城知識生態圈中,各自領域的相互錯綜關係,成為相互促進發展的動力。各自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應在確保其獨立性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共享各項資源,包括政策資源、學科資源、知識資源、教學資源、人才資源、金融資源、設施資源等,充份用好各種資源聚集的優勢,提升整體經濟和社會效益。
如此看來,在上述的發展理念驅動下的香港未來大學城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以承載整體生態圈,達致預期的群聚和協同效應和規模效益,其與現在規劃中的新田科技城和沙嶺數據園便可緊密連接在一起,甚或融合在一起。及此,筆者建議,大學城應選址在新田南的約260公頃範圍,而非分散在牛潭尾、洪水橋和新界北的多塊合共80公頃的零散土地(見上圖)。
以上建議,還望有關當局認真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