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誰感老師啟蒙恩?

教育界近年的投訴與指責的現象愈演愈烈,老師逐漸喪失內心的熱情與勇氣。最後家長、學生和老師一同走上不歸路。

父母和老師是兒童成長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們同是陶造和滋養孩子心靈的「匠人」。但可惜近年在本港教育界就看見家長和老師彼此消磨,互不信任,責任互卸,爭持不讓,最後非得要有人「被處分」,有人「現眼報」,有人「上東張」,甚至有人「敗走下台」才算圓滿落幕,這是問責文化的變奏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是出自晚清慈禧太后的詩句:「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憐二字不是憐憫,「可」解作值得,「憐」解作珍惜。天下誰無父母?父母愛子女之深,情之切是大家都能理解和珍視的。但作為父母也要承認我們不能就只有「一副眼鏡」去看孩子的成長,畢竟他們不能成長在單一不變的保護傘下;孩子在學校在家中的行為表現有異是很正常的,學校教育就是要提供更多不同的環境與匠人去陶造孩子的思想與品格,所以父母與教師之間是協作的夥伴,不是角力的對象,彼此都不應抱持完美的前設,父母有疏忽,老師都有疏忽,善意的提醒和討論是最能解決兩者之間的誤解,相反,怒氣的投訴讓事實更難釐清。

筆者最不忍見到教育界近年的投訴與指責的現象愈演愈烈,老師逐漸喪失內心的熱情與勇氣,對於那些有難纏家長的學生,不敢教,不敢訓,學生看到了老師的軟弱怕事,也就變本加厲,最後家長、學生和老師一同走上不歸路。

筆者從事教育多年,經常有機會帶領小學和中學生到境外交流,學生們沒有家長在旁更顯真性情,眼看老師大部分都能循循善誘,照顧細心,交流團中每餐都有老師好言提醒學生要多添蔬菜,均衡飲食,尤如父母的叮嚀,老師對學生有恩有情有愛,點點滴滴,日復一日,教師和家長都是孩子的結伴同行者,相煎何太急?

李美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