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面對西方「四化」 中國有能力反其道而行之

從全球的角度而言,中國還有望在世界經濟復甦和中產共享增長中,起到引領作用。

(編按:上海作為近代以來中國通往外部世界的門戶、東西方之間的橋樑、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龍頭、了解今日中國崛起驅動力的鑰匙,發揮的開闢性作用不容忽視。了解上海,對讀懂當代中國至關重要。李成教授在新著《中產上海:重塑中美交流》,從社會、經濟、學術、藝術等各個層面介紹分析了以上海中產為代表的中國中產的生活狀態,以大量的數據分析和調查為支撐,理性看待中國的崛起與發展,着眼中產與上海雙重焦點,並將之置於當今中美關係的大背景以及全球化新局勢中展開討論。以下為李教授的自序,題目為編輯擬。)

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曾經寫道:「如果你足夠幸運,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麽從此以後無論你到哪裏,巴黎都將一直跟着你。」我的生活經歷也是一場移動的盛宴,不過我的盛宴始於一座人稱「東方巴黎」的城市。我在上海出生,在那座城市的文化薰陶裏長大。我難以忘懷的上海經歷,改革開放初期在上海所受的本科教育,中華文化給我帶來的底蘊,是我人生最珍貴的財富。

尤其幸運的是,我目前還在事業的旺盛時期,在當今世界地緣政治發生激烈動盪的時刻,能於2023年7月落地「東方之珠」香港,受聘於群星璀璨的香港大學,擔任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的創始主任,致力於打造全球一流的公共政策和國際關係智庫。我與許多新移民或回到香港的專業人士一樣,如今來到這座充滿活力的國際化都市工作,歷史和時代給予了我們機遇和使命。

論機遇,目前香港社會趨於穩定。就像任何企業都熱衷於在一個社會安定和政治穩定的地方投資,個體也同樣希望在一座安全和政治穩定的城市生活和工作。香港此前曾經歷非常不穩定的幾年。現在的穩定來之不易,豈有不珍惜之理?值得注意的是,看當今世界,哪些地方是真正穩定的?歐洲?俄烏戰爭沒完沒了。中東?巴以衝突再陷深淵。美國?政黨惡鬥、社會撕裂……不難預測,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國際社會將受到西方推動的泛政治化、泛安全化、逆全球化、兩極化(可謂是「四化」)的衝擊和限制。

然而,今天的世界發展趨勢不應該是一些政客所熱衷的兩極化,而應該是多極化。面對國際關係亂雲飛渡,走向新冷戰沒有出路而且極其危險。世界各國應該共同努力回應氣候變化、公共衛生、貧富懸殊、糧食安全、經濟合作、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軍備控制與和平等重大的全球議題。

今天的世界發展趨勢不應該是一些政客所熱衷的兩極化,而應該是多極化。(20國集團Facebook)

我作為一個在美國生活和工作長達38年的華裔智庫學者,現在又回到了太平洋的這一畔,來到了近現代史上促進東西方文化交往的橋頭堡—香港。這裏和內地毗鄰,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我也經常有機會去內地其他省市考察交流。這種近水樓台的優勢與對香港和內地理解固化片面的海外觀察分析人士形成了對照。

談使命,作為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推動跨國界的交流,促進文化文明的對話而不是對抗,理應是我們的使命。如果我們推崇文化多元,信奉世界多極,我們就應該更包容而不是偏執,更開明開放而不是保守封閉,更有全球視野而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更主張國際合作而不是對立競爭。面對西方的「四化」,一個穩定、自信、注重綜合實力的中國有能力反其道而行之。正如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所說:「文明在開放中發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一個國家的文化資源和軟實力經常是通過國際文化交流得到開發和繁榮的。

回香港近一年來,尤其在與內地各界人士的廣泛接觸和交流中,我有了很多新的感知和體驗。鄙見以為,當前中國很多人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尤其是近年來迅速變化中的美國內政外交的認識,有許多欠缺之處。雖然世界和美國對中國的了解非常不足,但這並不能減少中國因不夠了解世界所造成的不利因素。一方面,國內有些知識分子,也包括香港的一些分析人士,不夠了解中國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面,也需克服一些人對西方的過度崇拜所造成的對國內一些問題的過度悲觀。

我覺得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國內不少人對於中國自身的強大給外部世界造成的衝擊缺乏了解,對全球政治經濟版圖尤其是中產人群的重新分布認識不足。用西方話語來講,中國已經是「房間裏最大的一頭大象」,所作所為對其他國家有很大影響。這些影響在外界看來,有些是積極的,有些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同。如果中國自身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換位思考,就很難理解外部世界面對中國的強大而產生的不同反應。同時,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經濟有所放緩,無論是民營企業,還是中產階層都有一個信心不足的問題。更有甚者,還會渲染妄自菲薄的悲觀情緒和民族或文化虛無主義。

本書也是在這樣的國際、國內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以上所說的機遇和使命,不只是對個體而言,也是對城市、對中產群體、對國家而言。

2020年,我曾為英文世界的讀者尤其是北美國家的讀者寫作過一版,而這次為華語世界的廣大讀者奉上中文版,二者的主體內容都是關於中國中產的闡釋與分析,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和世界局勢的變化,這本書理應對主題和內容側重進行新的調整。

2020年重在強調中產上海如何反映美國以往對華接觸政策的互惠作用和兩國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2024年則不僅突出了全球東西方、南北方中產力量在21世紀以來消長變化的歷史反差,而且論證了中國中產的崛起是對共同富裕理念和中國現代化的有效詮釋。從全球的角度而言,中國還有望在世界經濟復甦和中產共享增長中起到引領作用。

國內不少人對於中國自身的強大給外部世界造成的衝擊缺乏了解,對全球政治經濟版圖尤其是中產人群的重新分布認識不足。(Shutterstock)

全球視野中的中國中產之崛起

在後疫情時代,各國產業鏈、供應鏈聯繫脆弱,貧富懸殊擴大,種族矛盾加劇,地緣政治衝突蔓延,金融危機風險不斷,這些與西方發達國家陷入中產塌縮和空心化等困境往往互為因果。近30至40年來,西方中產在持續萎縮。美國中產佔比已從二戰後的70%下降到2021年的50%。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也面臨相似趨勢。據美聯儲2023年的統計報告,美國收入最高的前1%人群擁有的財富份額已超過全體中產階級(收入分布第20至80個百分位的人群)。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2024年初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就美國中產階級現狀的主題演講中承認,美國實際工資中位數幾十年來一直停滯不前。根據歐洲央行2024年2月的報告,歐洲收入最高的前5%人群的財富份額則長期保持在社會總財富的40%以上。

與此同時,人類社會正在走入中產主導的世界。50多年前,全球中產階層不足10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21世紀以來,中產規模開始向20億邁進,接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發展中地區特別是中國在其中貢獻巨大。據世界銀行學者的測算,2009至2020年間,全球97.6%的新增中產出現在亞太、中南美洲、中東—北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在此期間,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都調整了脫貧政策以擴大中產規模。

尤為重要的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有8億多人擺脫貧困,4億多人成為中等收入群體。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真可謂異軍突起,規模居世界第一,在全球中產和全國人口中的佔比都在30%左右。近幾年,儘管受疫情衝擊,全球和中國中產的數量都出現過短暫波動。未來受產業轉型、金融風險、人口結構等影響,中國中產的數量仍然還會有波動的可能。但只要不發生大規模戰爭或其他不可預測性事件,全球中產的發展趨勢和分布就不會劇烈改變。像本書數據顯示的那樣,中國城市化的潜力,對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及國內統一大市場的規劃等構築了中產發展的樂觀圖景。

只要不發生大規模戰爭或其他不可預測性事件,全球中產的發展趨勢和分布就不會劇烈改變。(Shutterstock)

共同富裕就是中產擴大之路

以共同富裕作為發展戰略的中國,持續擴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不僅可以發揮穩定器作用,為世界和平發展築牢基礎;還可以扮演推進器角色,通過進一步擴大消費和進口,為全球市場注入信心活力。共同富裕不是要限制民營企業,而是要通過激勵市場經濟的三大動力(消費、投資、外貿)來促進中產的增長。目前就消費而言,中國中產群體的潛力還未真正釋放。要實現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的關鍵不在於富人群體,而完全依賴中產社會的形成。

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國內經濟復甦的關鍵。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中央領導層就提出「高質量」和「一體化」的新發展規劃,重點發展上海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區域的現代製造業、服務業和智能研發等。而此前幾年,上海市政府就以建設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終身教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和科技服務這六大產業的大數據公共平台為工作重點。

中國在全球治理尤其是新能源、電商、創新驅動、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等領域,可以貢獻更多中國方案,體現中國強調新質生產力和包容性增長的深遠意義。善加引導中產對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的投資、低碳生活、可持續發展等的關注,有助於撬動這一群體的「經濟引力中心」作用。近年來,中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綠色發展模式和新能源的廣泛應用,將會得到眾多國家的認同和迴響。中國中產的增長與國內的共同富裕、綠色發展,以及對外的包容性增長與和平發展理念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就如鄭必堅先生所說,中國式現代化「從根本上超越了西方奉行的零和博弈思維和戰爭、殖民、掠奪、脅迫的現代化老路」。

同時,以教育、青年和民間交流為抓手,促進各國中產對話溝通,青年的成長發展將成為未來世界和平穩定的基石。人文交流、民間交往會幫助不同的國家尋求更多的利益匯合點。今日之青年,大概率就是明日之中產,是一起把蛋糕做大的國際參與夥伴。無論是國內政策層面還是對外關係層面,未來中產的包容性增長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都至關重要。

上海—中國式現代化的亮麗名片

中國式現代化植根中國文化,是契合中國實際的實現中產社會的中國夢。中國式現代化並非古老華夏文明的衰亡,而是傳統文化的新生。文化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經常被認為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亮麗名片。20世紀初,西式現代化和中國共產黨這兩支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影響最大的力量都發源於上海。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中,上海產生了特色鮮明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體現了開放、多樣、進取、外向、創新和包容的內涵。本書對海派文化特點的討論揭示了上海在吸收外國文化精華的同時,也強化了中華文化的創新和地方文化的多元特色。海納百川的海派文化魅力不是由西方文化主導的,而是非西方文化韌性與適應能力的彰顯。

上海是現代中國成長壯大的標誌,而今它在國際上聲望日高本身就加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改革開放以來,上海作為「中國曼哈頓」的興起傳達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百花齊放、富有自信、面向未來、成長中的中產國家形象。而海派文化的風生水起,包括本書描寫的上海先鋒派藝術作品所表達的前瞻性思想,為我們理解中國中產對於文化和全球事務的參與提供了新思路。多維度的「上海奇蹟」是通過「文明的對話」而非「文明的衝突」實現的。文化傳播和國際交流是任何文化發展的前提。中國與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愈活躍,國力就愈強。而海派文化所體現的自信和包容會使中產中國在全球卓越地位的競爭中如虎添翼。

Shutterstock

上海是現代中國成長壯大的標誌,而今它在國際上聲望日高本身就加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Shutterstock)

在解析中產上海的發展和意義,以及從大國戰略層面放眼中國中產研究的過程中,我得到了海內外眾多學者和各界人士的指導和幫助。我在本書英文版有一個很長的致謝名單。囿於中文版篇幅所限,我無法盡數重複。但對名單上的各位,我的感激一如既往。但有一人我必須重複,即我的恩師,2023年剛過世的基辛格博士。過去近20年裏,我時常與他會面,得到他耳提面命的教誨,這是我莫大的榮耀。在我們無數次一對一的會面中,他娓娓講述了他的傳奇經歷、歷史視角、遠見卓識和戰略思維,這一切都影響了我的學術和智庫生涯,包括本書的寫作。毫不誇張地說,基辛格博士在促成美國對華開放中起到的作用之大,無人能出其右;他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為之後中國大批學生赴美留學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是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他不僅推動了冷戰的結束,他在晚年提出「共同演進」的新理論,為中美處理大國關係提供了「解法」。他百歲高齡時還遠渡重洋來中國訪問,激勵鼓舞著當今世界兩個最強大國家之間民間外交的發展。他的去世,對世界而言,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對我個人而言,是我失去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每每回想起他的鞭策和他睿智的話語,這種傷感都難以言表。

這本書能與中文讀者見面,貢獻最大的莫過於聯合國高級翻譯林華老師,她也是基辛格《論中國》的譯者之一。她對原著的準確理解和她優美得體的中文表達令我由衷地敬佩。我要深深感謝中信出版集團為出版此書所做的大量工作。尤其是中信出版集團董事長陳煒、總編輯洪勇剛的大力支持;中信出版集團副總編輯、中信出版·大方總經理蔡欣,她參與策劃與討論,這幾年來包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有許多次的見面;感謝中信出版·大方總編輯趙菁和編輯劉芷綺細緻的編輯工作。也要感謝施宏俊先生最初對本書的推薦。而我的好友翁吉義先生對於本書的出版問世貢獻非凡。

這本書是我2023年來到香港後完成的。我要感謝香港大學的校領導,尤其是張翔校長、王于漸首席副校長和宮鵬副校長的大力支持,讓香港大學當代中國和世界研究中心(Centreo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orld, CCCW)得以建立。對研究中心這些才華橫溢、精明強幹的年輕同事,李逸飛、蒲瑪俐和張馳,我的感謝言簡意深。特別是張馳以他出色的中英文能力對書稿的內容和文字做了一絲不苟的校對和潤色。

我來港大後,許多老朋友和新朋友,其中許多是聞名遐邇的專家學者和各界領軍人物,對我們新的研究中心給予了多方面的巨大支持。我們中心很幸運,有一長串的支持者,包括:曹磊、鄧鋒、丁健、霍炳光、洪雯、賈慶國、金刻羽、林至穎、李開復、傑弗里·雷蒙、陸恭蕙、芮安卓、毛學峰、馬凱碩、裴逸群、裴宜理、施涵、謝淑麗、孫潔、約翰·桑頓、董雲裳、蔡欣怡、王石、翁吉義、邁克爾·韋爾茲、許戈輝、薛瀾、楊大利、丘騰華、楊榮文、楊元慶、郁建興、曾玉、張弛、張文宏、張雲、鄭志傑等。他們在中美關係面臨嚴峻挑戰之際,仍然致力於對跨學科、跨國界的學術研究的支持。對於我在港大的教授同事,我就不一一致謝了。能在港大良好的學術環境中工作是我的榮幸。

所有這些個人和機構的支持都在推進本書的中文版出版中起到了作用。他們都一貫支持獨立、公正、客觀的研究;這種無私奉獻令人欽佩。當然,我對本書的所有論點,包括一切錯誤,擔負全責。

在準備中文版的過程中,我的家人和親屬,尤其是李銀生、李嫻甫、章承修、章華、季慧、姚蓉,給予了我不可或缺的關愛和幫助。本書獻給曲少旭,我叫他「小曲」。我是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在上海遇到小曲的,他很快成為我們大家庭中的一個成員。作為新上海人,他的故事代表著上海眾多居民(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來人)共同的奮鬥與夢想。我沒能更多地幫助他克服健康問題以實現他的夢想,這是我此生永遠的遺憾。謹將本書作為對他的紀念。

書名:《中產上海:重塑中美交流》
作者:李成
譯者:林華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