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巨輪推動歲月變遷,帶來了資訊科技變革的滄海桑田,也無聲地雕鑿着下一代的成長環境。環顧我們身邊的小朋友和年輕人,他們普遍都是「千禧後」;數碼化、全球化、多元化滲透在他們成長環境的每一個角落,這也造就了屬於新生代自己的價值觀。
新生代的大視野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當代兒童和青少年,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下一代的福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特別進行了一項國際調查──Changing Childhood Project。調查結果不出意外地顯示,年青一輩主要透過網絡平台接收資訊(在所有渠道中佔六成),這令他們得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界限與他人交流,開闊眼界,認識不同文化。資訊科技飛速發展推動全球化進程,新生代能夠便利地接觸廣泛的資訊,建立對不同議題的見解。在這一基礎上,兒童和青少年偏向定義自己為全球公民,願意接受和包容文化多元,關注人權和環保議題。
兒童及青少年的思想趨於早熟,他們的聲音和意見理應被聆聽。調查顯示,58%的15至24歲受訪者認為,領袖在決策時應聆聽兒童的聲音。這亦呼應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12條:有主見能力的兒童應有權對影響自己的事項發表意見,並可以在司法和行政訴訟中合法地陳述所想。近年的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和格蕾塔(Greta Thunberg)儘管年少,但卻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為兒童權利及氣候變化等重要議題奔走發聲,年幼的身軀綻放激勵人心的能量,推動着我們的地球村變得更美好。
聆聽心聲 釋放壓力
另一方面,聆聽下一代的聲音,對他們的精神健康尤為重要。調查指出,當代年輕人需承受更多壓力和心理負擔,15至24歲的受訪者比40歲或以上的受訪者更常感到焦慮和憂鬱,每5個青少年受訪者中便有1人經常沮喪或對生活失去熱誠。無獨有偶,香港大學早前發布的研究結果亦顯示,在疫情期間本港學校多次長時間停課,學生數碼能力隨之提高,但精神健康方面的問題卻顯着加劇。
論及如何排解心中的壓力,UNICEF的調查顯示,有83%的受訪青少年認為最佳方法是向他人傾訴。作為下一代的照顧者和領路人,我們身負他們的信任,有責任去了解和關心他們心中的憂慮。香港特區政府委託理工大學進行的家長行為研究亦顯示,良好的溝通是家庭幸福家庭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
「童心 · 童聽」兒童電台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一直致力保護兒童權利,關注孩子的意見和感受。時值機構成立35周年,我們特別與香港電台合作推出了「童心 · 童聽」兒童電台計劃,為兒童提供發聲的平台,讓大眾聆聽下一代的童言心聲。
節目中以「重塑教育」(Reimagine Education)為主題,聚焦教育及與下一代息息相關的議題,鼓勵小朋友們能夠透過大氣電波道出所思所想,也讓我們有機會去仔細聆聽他們的心聲;當中的可能是天馬行空的創意,可能是荒誕童稚的構想,也可能是獨辟蹊徑的見解。這些最真實的兒童心聲,值得我們咀嚼細味。
作為下一代成長路上的記錄者和守護人,我們見證着歲月如梭和蛻變;收藏着那些花瓣和暗香,帶笑帶淚;也請您帶着留聲機,傾聽那些渴望長大的聲音,在喧囂中為孩子們留一處總能避風歸港的小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