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明報》周一副刊健康版刊出的「吾生有杏」──陳家亮教授撰寫的《院長醫生周記》,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娓娓道來,情理兼備,是我必讀的專欄之一。
猶記得,陳教授在今年1月29日發表的〈斷捨離〉一文,開首便道明:「這篇文章是我最後一次以中大醫學院院長身分寫的⋯⋯」他自2014年2月1日出任院長後,轉瞬間,已過了11年,並將於1月底正式卸任。離任後,他仍筆耕不綴,繼續書寫專欄,分享其日常工作、見聞感思。
迄今為止,他是任期最長的中大醫學院院長,也是當上院長的第一位中大醫學院畢業生。
坦白說,專訪陳教授的念頭,早已冒起,幸得友人之助,代為聯絡,直到近日,才約到他。
訪問那天,走進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的辦公室,跟他暢談了一小時,從他的院長生涯,聊到目前最新的工作方向⋯⋯
院長生涯多歷練
回顧過去,彈指一揮間,陳教授坦言:「最初接任時,大學清晰地告訴我,院長工作,是100%的行政工作。他們沒要求我花時間或分心去做其他工作,包括科研、教學、行醫等,創科更不用說了。然而,行政工作,任命總會有期限,而且在醫學院內,有不同背景的人,如果只聚焦於行政,而跟教學、行醫、科研等方面脫節的話,怎可能去推動醫學院各方面的發展呢?」
故此,任職多年,除了行政工作,他會騰出額外的時間,兼顧科研、行醫和教學。他慶幸自己從沒有放棄其他方面的工作,不致被廢武功,也正因如此,才可以全面推動醫學院的發展。
過去的11年,他曾面對很多考驗。「初上任時,真的有如履薄冰之感,我沒有行政經驗,更沒有人脈網絡,既不認識政府官員,也不認識社會上的慈善家,擔任這個職位,是個絕大的挑戰,就像『心口掛住個勇字』。」
陳教授強調,擔任院長不單只是接受一份工作而已。身為中大醫學院的舊生,他有一個心願,就是期望醫學院茁壯成長,可以做得更加好,基於這個原因,縱使兼顧多方面的工作,也不怕辛苦。
「不懂行政,可以去學,沒有人脈,也可以嘗試多接觸不同層面的人,未嘗不是好事。」時至今日,他已逐步建立了深厚的人脈關係。
總結過往的經驗,他說:「當你願意虛心學習,禮賢下士,自然會有很多『叻人』,樂意幫手,大家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帶着醫學院向前發展。」多年來,已建立了一個人才濟濟的團隊。
昔日作為教授,他只醉心於科研、行醫等工作;但身為院長,則要同時兼顧多方面的工作。
「每一件事都是互有關聯的,例如藉着教學,同時亦可以治醫病人,憑着與病人溝通接觸的機會,也可以做臨床科研。這幾方面的工作是息息相關的,有着互動的關係,達到協同效應。」他以「同步並進」去形容自己的工作。
創新入微闖科研
現時,院長工作已告一段落,陳教授笑着說:「我是個坐不定的人,沒可能永遠做同樣的工作,在不同的階段,也想學新的東西,包括創科工作。」
大家都知道,近年,政府銳意將香港打造成一個創科中心。
「我們幸運地被選中成為InnoHK其中一個團隊。」得到創科局資助,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成立於2020年。
「我屬於醫療界別,期望做一些與生物科技有關的創科,以前在大學搞科研,主要集中在學術層面,是上游工作;現時搞科研,是可以落地應用的,屬於中下游的工作,以前沒有學過的,大學課程亦沒有,只能摸着石頭過河。」
陳教授是中心的創辦人之一,他指出「政府已為我們打造一個生態環境,希望我們發展中下游的落地工作,即是將科研的成果帶出來,吸引投資者,將它發展成為嶄新的醫療產業。」
「我的團隊花了十多年時間,研究腸道中的微生物,我希望將這個科研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他深信,這是一個尚待發掘的大寶藏!
他繼而指出,父母給予我們的基因,只佔人體總基因1%,其餘99% 屬於人體腸道微生物,「腸是第二個大腦,如果我們能夠開發到99%基因,知道它如何跟1%的基因或合作、或對抗、或周旋,其實會帶來好多改變。在這方面的科研,大學團隊已做得很好,在國際上亦被認同,如何將成果落地,相對上亦有優勢。」
此外,陳教授亦認為,香港的出路,不能單靠金融中心,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有一個夢想,「我一直希望幫助打造香港成為創科及醫療樞紐,現在搞科研,是要配套將知識轉移,落地應用,這才是明日的發展路向。」為此,他決定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同事,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帶領整個團隊向前走,努力去落實這個理想。
腸道益生診藥兼
談到創新中心現時的工作,陳教授說:「基本上可分為三方面來說,包括腸道微生物、創新診斷工具和將微生物變成藥物。」
關於腸道微生物,一般人稱之為「益生菌」,他認為市民大眾有很多誤解,以為它可以改善消化排洩問題,而市面上,亦充斥着不少沒有科研根據的說法,令市民產生錯誤觀念,「我希望大眾了解,如果應用益生菌,以改善健康,在現階段,什麼已取得有效成果?什麼仍在科研階段?」他期待可以帶出正確的觀念。
至於「創新診斷工具」,就是將腸道微生物變成生物標記(Biomarker),可以診斷某些疾病,例如自閉症。
他慨嘆:「在現階段,尚未有一個客觀的準則,例如藉着驗血、驗小便、驗糞便或檢測基因,去診斷自閉症,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大家都要共同面對。患者要不斷接受臨床測試,可能到五、六歲,才得到確定,這已經太遲了!」
陳教授透露,近年的研究,已有突破性的進展,他們找到一些腸道的微生物標籤,可用來檢測小朋友的糞便,從而診斷他們是否患上自閉症,爭取及早治療的機會。
論及藥物的研發,他接着說:「在醫療上,政府現時只能將益生菌認定為保健品,而不是藥物,縱使我們已做了好多科研,但仍得不到確認,不能視之為藥物。」
香港仍未有藥物的認證機制,政府只能將外國已認證的藥物引入。「至於本地所研發的藥物,依然未有自行認證的機制,我們要去美國取得確認才可應用,所以我們仍需努力,要籌集大量的資金,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的認證。」
除了自閉症,團隊正同步進行抑鬱症及腦退化研究。「未來幾年的工作重點,就是腸道與大腦的關係,小朋友的腦部發展、成年人的情緒問題,以及老年人的腦退化⋯⋯這些症狀,與腸道的微生態息息相關。」如何將微生物化成創新的診斷工具,以至發展為藥物,就是創新中心一直專注的科研工作。
最近,在自閉症方面的研究,獲FDA批發了一個Breakthrough Devices Designation,「這個突破性檢測工具的認可,是不易取得的,不代表我們可以將它們變成產品,拿去美國甚至全世界發售,只代表我們將來向藥管局申請認證,獲得確認的成數比較大,但仍需要花上多年的時間,數以億計的資金,才得以完成。不過,有了這個Blessing,令我們更有信心走下去。」
陳教授強調,成立創新中心之目的,並不是為了致富,而是要落實背後的理念,「我期望能夠發揮微生物在最新研發中的重要角色,為本港的製藥、醫療健康和食品業開創新的發展領域,改寫病人及其家人的生命,這是我們的使命!」
成就夢想奮向前
這位堅持「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的中大醫學院講座教授、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從院長的崗位退下來後,仍然在大學任教,也繼續在威爾斯親王醫院、中大醫院駐診,「我從來沒有停過行醫,希望可以幫到病人化解他們的苦難。」不是醫病,而是醫人,正是他的初心。
「以往做院長,尤其是後期,已經駕輕就熟,跳出舒適圈後,現時的壓力更大⋯⋯雖然已擁有一個很有效的團隊,但身為中心的創辦人,為了研發診斷與治療自閉症的活菌藥物,向FDA申請確認,必須全力以赴,面向不同的人,陳述自己的理念,以籌措資金,工作更複雜和艱巨!」他直言不諱。
工作以外,人的生命可以多姿多彩。卸任之後,陳教授嘗試接觸更多的事物,也希望多花時間在自己的興趣上,例如多讀歷史書,彌補昔日因老師教得沉悶而令他錯過的中國歷史課,遊走於歷史長河中,細味古人的智慧,鑑古知今。
同時,他也想認識更多不同層面的人,從2月中開始,他在香港電台,與葉蘊儀合作,主持醫療健康節目《精靈一點》,探討健康話題。「每次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士,例如中醫、護理員等,也可以學到很多新事物。」
此外,他亦出任房委會的成員,「醫生的專業意見,例如處理人口老化問題,亦有助於屋苑的設計,這也是一個新嘗試!」
對於旅遊,他最感興趣的不是名勝古蹟,而是喜歡感受當地人的生活,「我喜歡與人溝通,喜歡面對人。」
談到傳承問題,他說:「這是中大一個重要的核心價值,我們不能自視過高,一定要培養接班人,沈祖堯校長是我的老師,我是第二梯隊,現時,第三、第四梯隊已經建立起來。如果不給下一代機會,那麼誰來接棒接力?」他道出這一代的年輕人,生活條件比較好,見識也比較多,但他們的心理韌性比較弱,抵禦風雨的能力比較差,面對逆境,也許會感到比較困難。
畢竟是兩代人,彼此的價值觀亦有所不同,「例如我們認為事業有成很重要,但他們認為生活質素、體驗生活更要緊。面對年青人,我覺得了解他們的想法非常重要。我們不能將自己的想法,硬套在他們身上,這樣只會引起不必要的代溝。」
他稱自己為「冒險家」,當年選擇中大醫學院,就因為將來的發展空間更大,且更富挑戰性。「我這個人,一生不停地追尋夢想,推動我奮力前行的,就是這份逐夢的初心。」
胡適先生曾說過:「人生應該有夢,否則人生不是太不豐富嗎?」
陳教授也認為,如果做人沒有夢想,純粹滿足於現狀,就不會有進步,「所謂不進則退,我們要為下一代設想,立下榜樣,好好地耕耘一塊肥沃的土壤,讓他們繼續發展下去⋯⋯」
陳家亮教授剛踏入耳順之年,仍鍥而不捨地,為追求夢想,迎難而上,願他在醫學科技上,再創高峰,為人類的健康帶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