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湯瑪斯演奏新作品 與指揮漢力克對於德伏扎克作品的見地

作為壓軸的德伏扎克《第八交響曲》,漢力克對於作品的觸覺,感覺上並不那麼德伏扎克。

香港管弦樂團這套音樂會,重頭曲目為近年漸漸受香港觀眾歡迎的德伏扎克(Dvorak)《第八交響曲》,而擔任客席指揮的著名指揮家漢力克(Manfred Honeck),更加承接着德伏扎克音樂的氣場,以作曲家的歌劇《水仙女》(Rusalka),親自與捷克作曲家Tomáš Ille合作改編這首作品,成為這套音樂會序幕──《水仙女》幻想曲(Rusalka Fantasy)。

漢力克這次指揮港樂,採用的樂團排位,卻是筆者認為在香港的舞台上成功率極微的「必死排陣」──第一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在舞台左方,對望第二提琴與中提琴。在文化中心音樂廳上演這一幕,筆者未聽已先抹一把汗。

沒有多餘的嬌柔做作

筆者並沒有聽過整套《水仙女》歌劇,理所當然不能與當晚這首作品做比較。不過,對於指揮掌握德伏扎克豐厚老實的音樂色彩及語言,還是感到相當認同。演繹上,漢力克帶領團員,在沒有多餘的矯揉做作下,依然能夠將作曲家動聽、富有詩意的片段,歌唱性地表達出來;而在澎湃激動的部分,聲部之間的融合與平衡,卻相當出色,尤其是弦樂與銅管之間,互相依然清晰可聞;敲擊組與銅管組,互相包裹的融和亦極之理想。

在獨奏片段方面,長笛首席史德琳(Megan Sterling)及雙簧管聯合首席王譽博,兩人擔任當中較重要的樂句片段,非常優美。而在最著名的女高音詠嘆調曲裏,樂團首席王敬堅定而嘹亮的小提琴演繹,非常感人;而演奏英國管的關尚峰,沉穩淡然的深刻演奏,亦為這片段賦予一個圓滿的逗號,讓音樂繼續演變。第一小提琴組,其整齊如一而通透的音色,能夠從身邊眾多低音層次中跳脫出來,大概都要用上比過往特別多的能量,但效果卻優秀而明顯。

對於指揮掌握德伏扎克豐厚老實的音樂色彩及語言,作者感到相當認同。
對於指揮掌握德伏扎克豐厚老實的音樂色彩及語言,作者感到相當認同。

剛陽觸目的音樂氣場

去年曾來港舉行獨奏會的大提琴家湯瑪斯(Camille Thomas),今次在塞伊(Fazil Say)的2017年新作大提琴協奏曲《永不放棄》(Never Give Up)中擔任獨奏。去年她演出的全是古典音樂的標準作品,反而令人懷疑她是否能好好駕馭當代樂曲。雖然她亦曾經灌錄這首協奏曲,但現場演出的氣場,還有可能是另一回事。因為在上次的現場演出中,她展現出來的是一位演奏小曲氣質的音樂家。而因為湯瑪斯在演出前,曾經用咪高峰經揚聲器介紹作品,之後大概是忘了關上咪高峰就演奏,所以在協奏曲開頭的獨奏部分,她的大提琴聲響和撥弦聲卻變得非常大,這並不是樂器在舞台上發出的自然音量和音色;甚至樂團弦樂組有一段時間的聲音,也似乎被收進了咪高峰裏。不過之後,音響工程人員就趕緊關掉了咪高峰。

即使沒有了揚聲器的輔助,湯瑪斯在這首節奏感強烈的樂曲中,剛陽的音樂氣場還是相當觸目而具有感染力。她在快速拉分弓的樂段,弓子的力量控制與靈敏度,還相當出色。第二樂章的演繹相對地較為困難,具有東方味和現代元素的內容,去表達悼歌(elegy),湯瑪斯與樂團的整體配合令人滿意。而湯瑪斯在激烈或低鳴的歌唱演繹,都相當觸動人心。整體來說,個人感到湯瑪斯在這首現代作品的演繹及表現,比起她演奏傳統樂曲,可謂更加大氣和優秀。

過於現實的《第八交響曲》

作為壓軸的德伏扎克《第八交響曲》,漢力克對於作品的觸覺,感覺上並不那麼德伏扎克。他對於樂團的演練,所用的色彩、氣度,都屬於德伏扎克的音樂風格之內,展現的氛圍,卻既不屬於美國樂團的輝煌剛直,亦不屬於英法樂團的圓厚聲音,亦不屬於德奧樂團的乾乾淨淨一板一眼。他在這首交響曲所塑造的氣量,為一般只會在作曲家的《第九交響曲》中出現的新世界豪邁光芒,這可能與他掌控樂團以這個「必死排陣」演出時,成功地解除了本地舞台上的魔咒,刻劃出齊整而寬廣的力量所致。整個舞台的高、闊、深,似乎都被他調校出來的音量所滿滿填充,所以在這首本來打着優哉悠哉氛圍的作品中,一下子都被音樂填滿了,失卻了讓人遐想的機會和味道。

再加上,漢力克抽絲剝繭,將本來應該留在底下的和聲線條,都抽調出來面世,這在木管組特別嚴重,這種奇怪的感覺,更再一步將幻想踢走,整個音樂演繹,都變得過於現實了,失掉頗多趣味。因此,即使長笛首席史德琳在第四樂章中,在著名的困難獨奏片段中如何完美動聽,但在整隊大氣候下,卻變得相當渺小,一下子就會被人忽略。而樂團首席王敬,在第二樂章中,為配合整體的氣場,也不得不將氛圍調節至與力量型脗合。因為力量過大,第一樂章中,木管組中特別是單簧管組,也就掉進了世界上所有樂團都特別容易掉進的不協和陷阱,幸而樂師們自己最後還是自動調節過來了。

不過,純粹以技巧來說,樂團在漢力克的監督下,整體的氣場是收放自如的,這是一個採用了德伏扎克典型風格,卻演繹出不太德伏扎克風格的較奇特案例。可是,在這個「必死陣」裏,樂團成員是掌握得出何時讓自己跑出來的竅門、而又能夠快速地與不同聲部融和的高難度關卡。更重要是,第一小提琴組放棄了音色的層次感,但卻以多倍的能量奏出齊整、明亮而觸目的音樂線條,凌駕於強勁的樂團力量之上,令德伏扎克這首四處充滿悠揚歌場性的樂曲,成功地保持着作曲家原本想放空的慢活思維裏。也希望他們不會因此而太疲累。

註:作者評論節目為2024年11月2日香港管弦樂團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上演的「漢力克德伏扎克第八交響曲」。

傅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