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聽說第七屆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4系列活動,以「護疆守土,安國惠民」為思考方向,由專家學者推舉5位成就不凡的著名歷史人物作為候選人,供參與者投選,包括:霍去病(漢朝)、郭子儀(唐朝)、文天祥(宋朝)、戚繼光(明朝)和曾國藩(清朝)。
筆者因為研究梁啟超的關係,近年經常到江門新會茶坑,去年還順道再次到過崖門。那裏被正式定名為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遊區,有現今廣東省境內唯一大型皇帝行宮,有獨具南宋風格的皇家園林,有廣東最大的城垛式單體砲台。區內珍藏展出遺址出土的宋代銅錢、宋元兵器以及國寶級的古碑等珍貴文物,還有明代著名理學家和書法家陳白沙撰寫和親自監刻的「慈元廟碑」(被公認為嶺南第一碑),稱頌南宋最後兩位皇帝的母親:慈滿天下、堅貞不屈、寧死不降的楊太后。筆者年少時,先父教導背誦陳白沙戒懶文,至今仍然瑯瑯上口。記得景區的最高處可以看到雄峙崖山、扼守崖海的清朝時建成的雄偉的崖門古砲台,極目遠眺看到伶仃洋的浩瀚壯闊,可以想像700多年前文天祥、陸秀夫和張世傑等忠臣義士英勇不屈、氣壯崖海的長存浩氣。
從崖門戰役看文天祥
崖門戰役發生在1279年(745年前),宋朝軍隊與元朝(127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在今天的北京建立)軍隊在崖山進行大規模海戰,是中國古代四大海戰之一,驚天地泣鬼神,可謂震古爍今、實屬少有。崖山位於新會以南大約50公里(現在是崖門鎮),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在兩個山脈之間向南延伸入海,如同一道閘門束住水口,所以又稱崖門。崖山海戰最終導致南宋滅亡,陸秀夫背着宋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據說有10萬軍民蹈海殉國。崖門一役後,元朝統一中國。
早在1276年,元軍在襄樊(現名襄陽)大破宋軍後,直迫南宋首都臨安(即今天的杭州)。宋朝求和不成,楊太后決定向南逃走,到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傑和文天祥等會合。元軍窮追不捨,20萬不甘亡國的南宋軍民在宋末三傑的率領下去廣東,輾轉來到江門崖山建立行宮。1278年12月,文天祥在五坡嶺被元軍俘獲,文天祥自殺未果,元軍主帥張弘範(漢人,叛宋降元,1328年被元文宗滅族)將文天祥押送到潮陽──元軍駐紮的地方。張弘範為進攻崖山的南宋行宮做好準備後,押送文天祥隨戰船到崖山要他向宋帝昺勸降。
文天祥狀元出身,位居丞相,極負威望,是宋朝誓死抵抗元軍的重要領袖。如果能讓文天祥投降,說服陸秀夫和張世傑等放棄抵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船隊航行於海上,過伶仃洋時,張弘範命令文天祥寫勸降信。文天祥回答以一首七言律詩,即是如今中學生大概都耳熟能詳的 《過伶仃洋》:
「辛苦艱難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伶仃洋裏嘆伶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29年,農曆二月初六日,元軍向宋軍發動總攻,銷毀了宋帝昺和楊太后的行宮。張弘範把文天祥押到他乘坐的主戰船上,讓文天祥從遠處目睹這場聲勢浩大的海戰。結果宋軍大敗,陸秀夫背負年僅7歲的宋帝昺蹈海殉國。文天祥眼見崖山之役慘敗,寫下不少詩文:
「崖山之敗,親所目擊;
痛苦酷罰,無以勝堪;
坐北舟中,向南慟哭。」
中國民族英雄 體現國家優良文化
衡量歷史人物是否偉大,要看他死後100年、500年甚至1000年,是否還有人廣泛紀念和緬懷。宋末三傑奔波海陸,百折不回,可歌可泣,可悲可慕。近代歷史學家蔡東藩(1877至1945)說過:「六合全覆而爭之一隅,城守不能而爭之海島,明知無益事,翻作有情痴。後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時局至此,已萬無可存之理。」文張陸三人為什麼不投降?筆者認為,他們代表中華傳統優良文化代代傳承的信念與良知,和諸葛亮在《後出師表》提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的想法一脈相承。中國歷朝的忠臣良將和義人烈士大都是這樣。宋末三傑在時代變異、江河日下之時,置生死於度外,捍衛文化和信念,是最堅定的民族英雄的典範。中華傳統優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絕,正是依靠這些民族英雄的堅守與抗爭,才一次又一次留下了傳承與復燃的火種。這與朝代更迭無必然的關係。
中華民族主要幾個民族是漢滿蒙回藏,此外還有51個少數民族,幾千年來民族共融、文明互鑑、團結一致,是在文化孿生的發展過程中孕育而成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的統一,是中華文化的基因。「長江長千里,黃河水不停,莫負古聖賢,效歷朝英雄,再做一個輝煌的漢疆和唐土。」劉漢李唐之後,宋元明清以還,千秋萬世,人民共和,追求的就是一個統一的中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回頭再說文天祥。張弘範是降元的宋將,被文天祥的浩然正氣感動,上書請示元世祖忽必烈如何處置文天祥。忽必烈是蒙古國第五位大汗,元朝的開國皇帝。他在中國是蒙古人,在蒙古是中國人。忽必烈慨嘆:誰家無忠臣?下令張弘範妥善照顧文天祥,把他押到大都(即現在的北京),威逼利誘多年而文天祥不為所動,最終忽必烈成全他的志向,捨生以取忠義,赴死以存正氣。從這個角度看,忽必烈也是深諧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的偉大的歷史人物。文天祥被囚5年,1283年在大都從容就義,死時年47歲。
筆者行文至此,文天祥在囚期間所作的正氣歌在耳畔響起。從「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一直到「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發聾振聵,繞殿千年。文天祥的浩然正氣,在70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震撼人心。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國魂。
原刊於點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