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議要提高關稅,以遏制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是經濟學所謂貿易保護主義的關稅壁壘政策,只是在忽悠美國選民,似是而非,其實違背經濟學在國際貿易方面互通有無、互相補足相對優勢或相對效益做到總體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理。筆者早在1972年已從夏冷漪教授了解到上述理論,現時大學經濟學本科畢業生無人不知。
提高進口關稅率以抗衡中國 絕對錯誤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全球化的發展讓全世界人類得到好處,不少實證研究都充分支持。至於各國基於自身制度問題導致貧富懸殊、社會矛盾、種族抗衡和階層對立,那是另一性質的問題。以經濟手段嘗試解決政治和社會問題,是開錯藥方、緣木求魚。特朗普提出以提高進口關稅率作為抗衡中國的手段,絕對錯誤。
自由貿易服務於經濟進步,服務於世界和平。以提高進口關稅實施貿易保護主義,違反經濟學原則,是愚蠢的做法。長期以來,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原則一直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超級大國。如果倒行逆施,最終只損害美國人民的利益,也傷害他國人民的利益,損人而不利己,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如果按照特朗普的建議,對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加徵關稅100%(甚至200%),說得輕鬆平常,其實破壞自由貿易、自由市場和自由選擇的原則,違背經濟活動方面「人民作主」的民主原則,是從根本上違反民主和自由。特朗普認為提高關稅能夠保護美國消費者免受外國競爭,實際上正正傷害了他聲稱要幫助的美國消費者。
原本從中國進口的價廉物美的產品,因為要支付高額進口稅,美國進口商只能夠提高價格,間接將中國出口商的關稅支出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美國政府可以增加稅收,但因為進口稅最終由美國消費者承擔,通過迴旋鏢效應,實質是美國政府向美國人民加徵間接消費稅,受益的是美國政府,受害的是美國絕大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美國自身的替代性產品質量還不一定比得上來自中國的產品,選擇性更會相應地減少。提高關稅導致美國消費者以較高的、不合理的並非由市場自由決定的價格購買產品,更會減少消費者的選擇。
經濟學基本原理 被宣揚民粹的政客扭曲
過去幾百年來,國際貿易通過不斷的全球化開拓自由市場,由市場決定價格自願交換產品時,價格必定會達到相應合理、買賣雙方都同意的水平,買賣雙方都同時受益,最終消費者受益。自由貿易和市場民主的原則,只會令到產品不斷創新,價格不斷尋找最佳的最低水平,最終市場參與者全都受惠。
通過開拓新市場,創造新產品,經濟才會繁榮,市場才會蓬勃。這些經濟學有關國際貿易的基本原理,被宣揚經濟民粹主義的政客扭曲。在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的新時代,為了遏制中國的和平崛起,特朗普宣揚閉關鎖國、迴避競爭,藉此博取掌聲,騙取選票;細思之,本人對美國政客的思維方式深感遺憾。
關稅的運用有其局限性,只能夠被控制在一定程度和一段時期之內。作為政府收入的來源之一,不可以濫用,否則一定有反效果,會傷及基層中低收入家庭,最終導致進出口萎縮,價格攀升。增加進口稅收,只會人為地抬高價格,允許國內生產商相應地提高自身的價格,對消費者毫無益處。特朗普的建議只是一廂情願,單從國家層面的關稅收入考慮,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自己承擔,等同政府間接地向消費者普遍性地徵收消費稅,效果是劫貧濟富,劫人民濟政府。
過度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是戰爭的根源
19世紀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曾經說過:如果貨物不跨越國界,軍隊就會跨越國界。什麼意思?我們回顧中國從1840至1949年的一段歷史,正是從西方以船堅炮利打開中國貿易市場開始。
自由貿易能夠促進國際間商品交流,造就一個和平的自由貿易環境。一帶一路倡議、金磚國家集團、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和全球化的思維吻合,關鍵詞是四個字:和平發展。自由貿易通過產生相互依存來促進和平,自由貿易通過相對優勢互補來促進發展。加徵高額關稅不會給美國帶來和平與繁榮,只會讓世界變得動盪和不寧,帶來戰爭和倒退。過度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最終只會挑起國際間的對抗,是戰爭的根源,是戰爭的起點。
1930年,美國通過一條提高關稅的增稅法案(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最終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引發一場全球貿易戰,令到全球貿易萎縮,加劇了全球大蕭條, 破壞了國際關係,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
總而言之,自由貿易促進世界和平,保護主義只會提高國際間的抗爭。這正正就是反全球化最致命的人類危機。自由貿易能夠確保人類邁向和平與安全,反過來特朗普的加稅政策似是而非,實在相當危險。一定要對此口誅筆伐,吶喊喝止,預防不測。灰犀牛或正狂奔而來,黑天鵝或已出現在天際邊上。
原刊於點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