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瑞三國 皆以他為榮
小漢斯·霍爾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1497年生於德國奧格斯堡(Augsburg),1543 年終於倫敦,享年46歲。在瑞士巴塞爾嶄露頭角,在英國大放異彩,以肖像畫知名於世,也是一位成功的版畫家,創作大量宗教印刷品。將文藝復興繪畫風格帶到英國,是亨利八世的形象設計師,讓亨利八世與他的都鐸王朝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他以肖像畫為人認識,被認為是西方肖像藝術之父。一生成功遊走於天主教與新教,權貴商賈與學者之間,既反映當時政治宗教生態,亦道出當時藝術家生存之不易。
小漢斯·霍爾拜因家族三代,祖父、父親、叔父、兄長皆從事繪畫,小漢斯由父親老漢斯·霍爾拜因親自教導,17歲(1515年)隨兄長到瑞士巴塞爾謀生,巴塞爾當時是歐洲印刷之都,人文薈萃,兩兄弟主要以版畫謀生。年輕的小漢斯·霍爾拜因很快得到機會,為市長邁爾夫婦(Meyer)畫了一幅雙人像油畫(1516,註1),一舉成名。開始在文人雅士,權貴名流圈中取得一些工作。空閒時閱讀當時享譽歐洲的人文學者伊拉斯謨(Erasmus)的諷刺作品《愚人頌》(In Praise of Folly),在書頁旁畫上插圖自娛, 霍爾拜因的老師剛好是作者朋友,拿去給伊拉斯謨看,伊拉斯謨非常欣賞,先後請畫家為自己繪製多幅肖像(圖3是其中一幅,註2),致送歐洲各地支持者。畫中(圖3)這位人文學家,當時歐洲的精神領袖,面容冷靜,神情文雅,姿態安詳,構圖繁而不亂,點出人物的性格學養與尊崇的地位。伊拉斯謨既是霍爾拜因的思想導師,也給他引介了很多業務,在畫裡可以感覺到畫家對這位前輩的尊敬與親摯。
在巴塞爾居住的十年間,霍爾拜因結婚生子,又到處遊歷,包括意大利北部(1517)與法國(1524),觀摩最新藝術手法,創作了極具格呂奈華尔德風格(Matthias Grunewald)的獨特畫作如《墓中基督》(註3,圖4:The Body of the Dead Christ in the Tomb, 1521) 這一幅極具震撼性的作品,直面人類肉體的死亡。 亦創作了大量版畫,包括41幅組畫《死亡之舞》(The Dance of Death),馬丁·路德翻譯的德語《聖經》封面與內頁插圖;並為巴塞爾市政廳繪製壁畫,為教堂和私人住宅設計玻璃鑲嵌畫和裝飾畫等。
一代宗師 一代名臣 畫筆傳神
因宗教改革,瑞士又是改革派重地,新教徒到處搗毀聖像,藝術家前途堪憂,伊拉斯謨為他寫了一封推薦信,霍爾拜因得於1526 年來到英國,落戶伊拉斯謨好友湯瑪斯‧摩爾爵士(Sir Thomas More,1478-1535,註4)家,打開英國的關係網,期間畫家分別為摩爾個人(圖5)與家族畫像。透過畫像,後人可以感受到這位人文學者、社會改革家與大臣剛正不柯,寧死不屈的性格。其家族畫雖已散佚,從留下的詳細草稿,可看出全部人物皆坐下,應是歐洲第一幅沒有下跪的凡人群像(註5),畫家要表達的是每一位人物的獨特性格,而非他們與神的關係,這是人文主義的體現,藝術史上一個突破。能夠跟伊拉斯謨與摩爾等人交往,親聆教益,自當有所提升。霍爾拜因畫工當然很好,客觀仔細,像真度高,呈現人物的性格素養,但他不光是一個畫匠,從以上幾幅畫作,可以看出他的人文思想。
要保留瑞士居留權,須於兩年內回瑞士一趟,霍爾拜因於1528 年回巴塞爾逗留了四年,期間留下幾幅兼具古典美與意大利文藝復興味道,模擬達文西與拉斐爾技法的優美畫作,包括《達姆施塔特聖母》(圖6,註6 The Darmstadt Madonna, 1526-28) 與科林斯的萊絲(圖7, Lais of Corinth, 1526). 惜新教區對藝術作品要求大量減低,最後還是留下妻兒,於1532年獨個兒回到倫敦找尋機會。
商人新貴 漢薩同盟
當時英王亨利八世正因子嗣問題要跟第一任王后離婚,準備與天主教教廷決裂。摩爾等天主教徒與亨利意見相左(摩爾本人最後於1535年被處決),畫家小心避開這些政治漩渦,疏遠摩爾。為倫敦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 註7)的德國商人畫像,大家都是德國人,同聲同氣同在異鄉互相幫襯關照。這些畫像標誌了商人階層的冒起,在社會與藝術委託兩方面逐漸形成的勢力。
商人《吉斯澤肖像》(圖8 Portrait of Georg Giese,1932 )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從這畫可預見畫家一年後繪畫《兩位大使》(1533,註8)時的手法。霍爾拜因仔細的呈現了人物的工作環境,文件工具等,為後世提供極好的歷史社會考證。同時注入大量象徵符號,暗示人物的年齡,身份,財富與地位,畫面左前方的康乃馨應代表他已訂婚,這畫可能是送給身在德國老家的未婚妻,讓她看看自己的樣子。畫工一貫的精細傳神。
設計形象 鞏固帝位
畫家因緣際會認識了亨利的新王后安妮.博林家族,為王后設計珠寶首飾,繪畫肖像,慢慢走進亨利八世的權力中心,成為皇帝的宮廷畫師,兼設計朝服,首飾,甚至馬匹裝飾與書本封套。為亨利八世繪畫了多幅畫像,惜多散佚或被毀,現存畫像多為他人摹本。真正確認是霍爾拜因本人繪畫的只有馬德里提森博物館(圖2, 1537)這一幅。尺寸比一部手攜電腦還小,卻畫的非常精細。肯定會有一點美化,但人物特徵都出來了,皇帝的臉扁扁的,嘴巴很少。當時他剛殺了安妮.博林,解散修道院也引起不少反抗,還未生出一個男嗣,事情不太順心。可以看出皇帝疑心很重,有點拒人千里之感。
後人對亨利八世的印象大部份來自這幅家庭畫像(圖9)亨利的個人部份(畫面左前方人物),原英國倫敦白廳宮(Whitehall)壁畫,於1698 年大火中燒毀,這幅是摹本。當時亨利已46歲,身體開始衰退。改宗新教,獨立於羅馬教廷,推行新政,雖對英國有長遠良好的影響,當時遇到很多阻難是難免的。加上私人生活離婚殺妻再娶妻又死等搞得風風雨雨,要得到各方支持,亨利當時的首席大臣,湯瑪斯‧克倫威爾 (Thomas Cromwell,註9)得為皇帝建立一個身強體健,決斷英明的形象。
霍爾拜因設計了一套厚墊衣服,大燈籠袖外袍,讓本來羸弱的皇帝看起來胸肌豐厚,再請皇帝雙腿張開,挺胸而立,雙肘橫挺,外袍打開,直面觀者,擺出一副志得意滿的強人姿態。並故意突出胯下「股囊」(codpiece 註10),表示皇帝的生育能力,不愁沒有男嗣。亨利八世非常喜歡這個造型,鼓勵其他畫師依樣葫蘆,因此有大量他的個人全身像摹本,成為亨利八世的標準像。有史家甚至相信,是畫家隻手把亨利與都鐸王朝推送到人民心中,提升了皇帝的威儀,鞏固了他的地位。
至今亨利八世仍然是大眾最記得,最喜歡的英國皇帝之一,不光是他充滿色彩的婚姻生活,霍爾拜因也居功至偉。這些皇帝畫像,宣傳性高於藝術性,人物形象表情皆比較僵硬,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是畫家沒有能力畫的傳神,是不敢傳神,這個皇帝,不單殺了兩位皇后,也殺了曾經支持畫家的兩位大臣摩爾與克倫威爾啊!
寫實傳神 如處一室
亨利非常看重霍爾拜因,安妮‧博林被判死刑(1536年5月)後,每有新皇后的需要,畫家就充當英國的毛延壽(註11),為皇帝出國繪畫美人圖(註12),好讓皇帝決定下一位皇后人選。畫家作風自然,寫實傳神,很能帶出人物性格與心理狀態,有現場感,觀者好像身處畫中人同一時空,與人物有緊密的接觸。皇帝喜歡他是有理由的。
畫家最後一幅傳世肖像畫的是自己(圖1),畫作完成後一年即於倫敦感染黑死病猝死,死前未能跟家人見面,沒能把三代家族繪畫手藝延續。雖貴為宮廷畫師,自畫像中見到的卻是一個衣著簡樸的藝術家。相對同胞前輩杜勒 (Durer),可以隨自己意願,決定為誰服務,勇敢的站出來表態支持新教; 霍爾拜因離開家人獨自在英國打拼,有時不得已淪為英國皇室裝飾師,心情難免有點落寞。
畫家使用最簡單的紙張,最樸素的粉筆,細緻而收斂的手法,低調卻清晰的表達了自己的繪畫風格,心態與行事作風。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周旋於一國之君與一代精神導師,宗教領袖與富商巨賈之間,謀得一席位而不被湮沒,不被殺頭,仍能忠於自己的藝術,同時呈現人物的華麗外表與真實的內心狀態,需要的不光是一雙靈巧的手,更重要的是一對看穿一切的眼睛,與懂得保護自己的生存之道。
一世君王,一代導師,不摧之魂,不朽之身,因霍爾拜因之筆流傳後世;而霍爾拜因,因繪畫他們而名留青史。
註1. Double Portrait of Jakob Meyer zum Hasen and Dorothea Kannengießer , 1516, 現存瑞士巴塞爾美術館。
註2. 小漢斯·霍爾拜因為伊拉斯謨繪製了多幅肖像,光是1523年就畫了多幅,現存歐美各大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圖3)的一幅尺寸最大,畫面最豐富。
註3. 本欄 2019年11月28 日至 12 月19日四篇文章詳細介紹格呂奈華尔德1516年完成的《伊森海姆祭壇畫》,可清楚看到這幅畫對霍爾拜因《墓中基督》一畫的影響
註4. 湯瑪斯。摩爾爵士(Sir Thomas More) 是一個社會哲學家兼政治家,著有《烏托邦》一書。1523年被選為英國下議院議長,1529年成為英國Lord Chancellor(大法官,或御前大臣),地位僅次英王。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因反對皇帝另立英國教會並自立為教會之首,1535年以叛國罪被判死刑。1935 年被天主教追封為聖人。
註5. 之前在所有繪畫中出現的凡人都是跪在神之前,好像圖6 的《達姆斯塔特聖母》裡面描繪畫主一家向聖母與聖嬰下跪朝拜。
註6. 《達姆施塔特聖母》(The Darmstadt Madonna)畫主堅持畫家把他全家都畫進畫面,其實當時還在世的只剩下他本人(畫面左面男子)與女兒(畫面右前方的女孩),兩個兒子與兩位太太已過世,知道這背後的故事,寧不讓人神傷?
註7. 漢薩同盟(Hanseatic League),漢薩德文意為「商會」或「會館」,初指從荷蘭西北部水域到芬蘭,瑞典,挪威等地的商船與商旅聯盟,主要從事歐洲各國間長途遠航大宗貿易。14世紀晚期到15世紀初期最為強大,同盟西起倫敦,東至俄國大諾夫哥羅德(Novgorod)皆建有商站。筆者2018年也曾參觀挪威卑爾根(Bergen)的漢薩博物館,頗能感受當時同盟的強大規模與影響力。15世紀中葉後,同盟逐漸衰落,最終於1669年解體。
註8. 請參看本欄2020年6月25號與7月2號《兩位大使》(1533 )文章與圖片
註9. 湯瑪斯·克倫威爾(Thomas Cromwell,1485-1540),1520年代末至1530年代為亨利八世親信,1534年正式成為皇帝的秘書長與首席大臣(Principal Secretary and Chief Minister),積極推動宗教改革,以宗教為政治與皇帝服務,對抗羅馬教廷,解散天主教修道院,並發動多種改革賦予皇帝更大權力。最後卻因支持克里維斯的安妮(Ann of Cleves)為下任皇后而失寵於皇帝,於1540年7月被處死。
註10. 「股囊」(codpiece)是15、16 世紀歐洲男士的一種流行服飾, 原意為遮羞,後演化成誇耀。
註11. 據野史記載,王昭君因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不得漢元帝寵幸,自薦和番。
註12. 這包括 a)第三任皇后珍・西摩(Jane Seymour),為亨利生下兒子愛德華後死去;b)丹麥的基斯汀娜(Christina of Denmark),亨利非常喜歡她,雖知對方不會答應,最後沒有求婚,仍把她的畫像留在身邊直到終老;與c)克里維斯的安妮 (Ann of Cleves)。亨利見到真人後嫌她貌醜,宣布婚姻無效,改收她為義妹。並因霍爾拜因把她畫的「過美」曾棄用畫家一段時間。d)畫家也畫過安妮博林,惜亨利於她死後銷毀她所有畫像,大家只可想像這位讓英國改宗新教的王后如何慧黠靈動。
《兩位大使》系列三之三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