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普及的下一步如何走?

本地普及教育下一步如何走,繼續修修補補的單項政策或單項津貼模式的推進,成效如打水漂,漣漪過後回復原態;至於一僦而至,大變革的範式轉移亦不可能推行。

香港普及與免費的學校體制,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演變至今。

最早期先是普及六年,而至普及九年免費教育,至2009年新高中起動前一年,政府推行高中免費教育。相對上世紀80年代,八成人口學歷未達初中三;今天,中學可提供學位長期多於學生人數甚多。

特區政府去年開始,推行15年免費教育,幼稚園雖仍屬私校性質,但已算是全面而正式將幼兒教育納入政府較強力管轄的體系。

至於專上教育,無論學士學位,副學位(高級文憑及副學士)供應的數目,都比成績符合要求的考生人數有剩餘。

教育改革離不開應試

香港教育體系,已不是發揮「掃盲」功能的識字教育,也不是為競逐稀缺學位而競爭白熱化的「應試教育」。早於1997年教統會《七號報告書》已提出優質教育的建議;教育改革2000年起動,2002年課程改革提出四個關鍵項目:德育及公民教育、閱讀、資訊科技教育與專題研習。鼓吹的方向是學校教育要由以學科課程為主體,突破至跨學科課程與非學科課程的範疇。

看近年的教育政策,生命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商校協作、職業專才教育、國民教育、通識教育、STEM教育、小學課程主任、小學一校一社工,指引學校教育須要落實重視學生個體成長、價值教育,及與社會的聯繫。此外,加大力度推行融合教育,開設融合教育統籌主任職位,提供新來港學童、非華語學生不同的課程,設立課後學習支援津貼、學生支援津貼等,屬於對不同社群,包括弱勢社群,提供均等教育機會的傾斜政策,體現的是普及教育接受及促進不同的學習者。

從升學競爭的應試教育,以學科為工具篩選學生的課程功能,到今天較講求教育理念、理想、理性的學校課程。回歸根本,學校教育要提供什麼課程?大概就是語文素養,較廣泛的閱讀,邏輯與運算能力,價值教育、品格培育、體育鍛鍊、藝術文化薰陶,加上能夠自理的生活能力,綜合思維與常識認知。

發展趨勢的三大錯配

學校資源,與日俱增。當前,九成以上的學校資源仍用於聘任學科教師。學科教師與學校課程發展趨勢有三大錯配。

錯配一,就是學科教學只為追逐正確答案、核對答案。學生能填答所指定答案就得到分數,這是上一個世紀的課堂學習目標,今天看,這是忽視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考,毋視學生的學習嘗試,以及輕忽教師需要提供促進學生學習的專業角色。

錯配二,就是學生生存的世界,或者社會,毋所謂學科,所有生活與應用的技能與經歷,都是跨學科。學校課程,仍維持在學科課堂教學主導,制約於學科以內的教學內容,結果是所學無所用,所學不實用,或者只是片面追求測考答案的資料。

錯配三,就是非學科的個人成長,包括學生的品格、價值觀、人際相處、情緒智能,追求知識的態度,比學科資料來得更重要。但在教育現場,以上重要的元素,較多只是零碎的点綴,或是課後可有可無的單項活動。

數十年的普及教育進程,本地學校教育,包括教育理念、不同範疇的課程、教師觀念、考評模式、學習活動、學校行政與資源調配,在不同範疇仍然很大程度滯留在篩選教育的時期,或者被稱為停留在工業社會時代的教育。本地普及教育下一步如何走,繼續修修補補的單項政策或單項津貼模式的推進,成效如打水漂,漣漪過後回復原態;至於一僦而至,大變革的範式轉移亦不可能推行。這就是特區政府面對的教育規劃與決策的挑戰。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