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是美德」,相信大家都不會否定,因為儲蓄、節約,可以積累個人財富。不過,當人們儲蓄愈多、不作消費,將令工廠的商品滯銷,連累到整體人民的收入急劇下降,則可導致國家經濟走入衰退,此現象於經濟學上稱為「節儉悖論」(Paradox of Thrift)。
「節儉悖論」源自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Keynes),他認為人民努力花錢,積極消費,其實是為經濟作出貢獻。從個人角度來看,儲蓄、節儉是件好事;但從整個國家角度而言,則可以是災難。
儲蓄轉投資 才有利增長
凱恩斯相信當一個國家的人民增加儲蓄,便會減少整體國民收入,令經濟步入衰退;相反,增加消費則可增加國民收入,有助刺激經濟繁榮。美國在20世紀的經濟大蕭條,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當時美國人看淡前景,人人都不敢花錢,希望多作儲蓄,結果導致工廠商品滯銷,各行各業需要裁員,自然拖累整體人民的收入下降,自此美國人就非常推崇凱恩斯的「節儉悖論」。
愈來愈多美國人認為,只要肯花錢,收入便會不斷增加,於是又買樓又碌卡,先使未來錢的觀念開始不斷茁壯,令美國經濟似乎再次走向繁榮。不過,過度消費及借貸其實是個無底深潭,終於美國在2007年債務危機爆破,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有人說,美國人是跌進凱恩斯短視的陷阱,但筆者想提及,其實「節儉悖論」的前提,是社會上有大量閒置資源才行得通,關鍵是把儲蓄轉化為投資,擴大和提高生產能力,而不是一味靠花錢和借錢。
生產力不升 如揠苗助長
近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透過超寬鬆貨幣政策,令日圓大幅貶值,吸引不少香港人到日本旅行,外國遊客以外幣兌換日圓消費購物,變相打了折扣,幫助振興旅遊及出口。
說明顯一點,「安倍經濟學」的底牌是希望藉着一連串通脹和日圓貶值,以降低人民的儲蓄意願,把金錢轉移到消費,這似乎跟「節儉悖論」如出一轍。然而,若只迷信「出口轉內需」,以為只有提高人民的消費就可振興經濟,也有同樣盲點。因為關鍵是,如果人民的消費是從借貸而來,又或者只是政策配合(如急速增加的最低工資),但整體社會生產力沒有上升,最終只會變成揠苗助長,得不償失,令國家經濟陷入災難,因此也有「節儉的矛盾」之論說。
(封面圖片:Pixabay)
原文刊於《iMoney》,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