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不少學校正在奉行正向教育,內地稱為積極教育。其實,廣義來說,教育的使命,本身就是為了塑造積極的人生。但是,教育真的在塑造積極的人生嗎?聽上海一位教授提到:100分制是一個問題。
在香港,100分的做法從來就是如此;起碼從筆者1949年念幼稚園開始就是如此。也許是英國的傳統,也許是民國以來就是如此。但是在中國內地,剛解放的時候,跟隨「蘇聯老大哥」,用的是5分制。
先說分數這回事。說到底,用數字來代表學生的成就,本身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一方面,學生的表現,即使是某一個簡單的測驗,也會有很複雜的內涵。即使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比如說,分數加減,學生答案對了,其實不知道學生懂了什麼。只不過概念上只能以對錯判定,然後以分數做代表。筆者最初在大學工作,主持物理教學的課;都是物理畢業的學生,筆者把一個小球往上拋,問「球受的力是向上還是向下?」卻都答是「向上」(其實受的是向下的重力,所谓「地心吸力」,是物理的基礎知識)。可見,考試成績好,並不一定代表學生學得好。
還有一個問題,至今難以釋懷。小學簡單的數學四則題,學生答對了60%,得到60分,為什麼算合格?在實際生活中,難道就可以允許計算錯誤的任何空間?假如在商店負責收銀,只要有一筆數算錯,就要負上很大的責任。更不用說學生的中文作文分,70分與80分,真的可以分辨其優劣?
分數:數字代表學識?
2009年,上海參加OECD的國際學生成就比較(PISA),獨佔鰲頭,引起美國效法上海的熱潮。除了家庭作業、校服之外,各州紛紛引入標準化測驗。但是卻變成了一門大生意,被幾家製作測驗的大企業包攬。結果,所謂標準化測驗,大都是比較簡單粗糙的多項選擇題。道理很簡單,非如此難以維持大規模的測驗體系──難以管理、難以批改、難以判斷。於是,學生的表現就變成了極簡單的數字。
2013年,筆者為紐約的亞洲協會,在東亞各國做一個教育改革的掃描調查。其中日本也出現了類似的情形。日本從1980年代末起,一直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但是被邀的德國諮詢專家卻認為課堂沒有什麼變化。教師完全同意這種觀察。他們說:75%的大學都是採用同一個測驗中心的試卷,都是簡單的多項測驗題。教師覺得無奈,為學生準備考試,是他們的責任,只能按考試要求而教學(teach to the test)。而作為收生的大學卻又覺得這樣的測驗,以分數代表學生,簡單而容易操作,不希望改變這樣的入學考試。
現在內地高考,大學收生看「分數線」,就更加是把學生各方面的表現,歸到一個總分,因而掩蓋了學生在各方面學習的優劣。這就遠遠超過了用分數表達個別科目知識,而是用數字表達學生整個個人。說起來非常不合理,內地的教育工作者也會覺得不合理,但是「分數線」的慣性難以逆轉,也沒有人想出什麼替代辦法。關鍵不在於分數,而在於拔尖淘汰的理念,也就是本欄不斷重複的工業社會的教育特有的學歷話語。此處不贅。
用分數來表達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以行政的方便,犧牲了學生的真正表現。100分制則可以說是分數制裏面最惡劣的一種。
100分變成了學生追求的目標,也是教師心目中學生的最佳表現。但是,100分數是一個極限,一塊不指望可以逾越的天花板。只有在極為幽默的情況下,才有「給你120分」的說法;在學習的現實裏,100分還是最高分。這種制度下,追求100分往往變成了學習目標。標準答案是大家追求的目標。所有的作業、測驗、考試都是追求滿分的答案,或者說評卷標準要求的答案。
100分:滿分與扣分
懷着100分在心裏,(1)學生就不會考慮超越,更不會考慮創意。知道這些都是沒有結果的,因為不會超過100分;(2)又甚至,假如創意不符合標準的答案,不單不會超過100分,而且會被判錯誤而失分:(3)在現實中,更嚴重的是,追求100分的努力是一個無底洞,無論花多少精力,都無法保證得到100分,學生的寶貴青春就被100分這個目標耗光了;(4)拿到了100分的,難免躊躇滿志,以為自己真的到了頂峰。
100分制更惡劣的影響,它是一種懲罰性的制度。學生的分數,表面上在於爭取高分,實質上是減少扣分。大家都潛意識地假設得到100分是學生的少數,那叫「滿分」。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是不會「滿分」的。教師給的分數,假如不是100分,就是表示學生還「欠滿意」。
早些年代,香港還有不少學校以100分作為conduct mark(行為分),以代替傳統的「記缺點」、「記小過」、「記大過」,更加突顯了100分制的性質。潛在的假設:學生應該是完美的,每犯一次事,就「扣」「行為分」。學生的行為分只會愈來愈少,也就是愈來愈成為「壞學生」。沒有絲毫的鼓勵意思。當然,有見及此,也有學校創造出變種,或則扣分有時間性,經過一段不犯規的時間,就自動註銷,就像香港交通犯規一樣;或則有機會記優點的時候,可以「將功代過」,抵消一定的犯規扣分。不管如何,把學生的表現,歸納為分數,而且以扣分為主,就是懲罰性的做法,沒有鼓勵性。
雖然在香港與中國內地,公開考試已經有了不少允許並且鼓勵學生有創意的答案,但是仍然逃離不了100分的極終給分。
學生:何必分分計較
100分制的另一個壞影響是,教會了學生斤斤計較,或曰「分分計較」。學生得了89分,就懊惱自己沒有進入90分。89 與90, 就真的差別這麼大嗎?文首提到的前蘇聯的5分制,就大大減少了斤斤計較的因素,雖則仍然是以分數代替表現。現在香港唯一的公開試DSE,採取的也是5分制。也就是把學生的考試表現分為5等。雖說還是等級,但是有兩個好處:一、考試本身沒有篩選功能,不同的「用家」可以有不同的門檻,要求不同的等級;二、第5等之上,還可以有超越性的5*、5**,起碼從制度上消除了「天花板」的障礙。
不過,即使是5分制,也可以斤斤計較。在哈佛就遇過不止一名學生,前來哭訴,說一生都是拿A,而筆者給了她B+。
英國的AL考試,在這方面算是有點突破:5分制合格率達到96%,取得A的達到60%。傳統的看法,「太容易了」,意思就是水平不高。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確是做到了中學畢業的「認可」認可,也就是打破了拔尖淘汰的形態。當然,這也符合英國主要大學在考試之前「備取」(conditional offer)的傳統。
近幾年,美國的許多主要大學取消了根據考試成績收生的做法。雖然是因為種種「政治正確」的原因(本欄論過),歪打正着,卻為考試成績的統治皇朝,畫上了句號;也為不靠分數收生,提出了可行性。
100分制,估計在我們社會,還會維持一段時間。作為學校、校長、教師、家長,在這種強勢的傳統下,也許可以着力減輕分數的影響,減輕100分的惡劣效果;而不是有意無意地鼓勵了學生的「分分計較」。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