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梁銶琚學校於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學校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中勇奪殿軍,參賽團隊接受本社專訪,分享比賽過程的點滴。
同學們坦言,賽前其實沒有太大的目標,只是要求盡力做好自己,結果卻一步一步打進總決賽,成為「黑馬」。面對總決賽的強校,能夠走到最後,除了校長的支持、老師的無私教導、家長的悉心陪伴及同學們自身的努力外,或許輕鬆無包袱的心態,才是他們的致勝關鍵。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的成員大部分都有出賽經驗,負責是次賽前培訓的金鑫老師表示:「希望同學以輕鬆的心情面對比賽,不以爭取名次為目標,純粹希望同學可透過比賽學習更多文學知識。」
推崇輕鬆快樂學習,無包袱面對比賽挑戰
而今年的比賽亦派出上一年未畢業的主力選手出賽,金老師稱,隊長亦是由同學們自行選出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隊中有位同學對古文與文學特別有興趣,記憶力特別好,所以選擇他為隊長。」這位同學就是連續兩年均有出賽的林子健同學。同學均認為他背誦能力強,他亦經常閱讀有關中華文化的書籍,興趣甚濃,選擇他為隊長亦當之無愧。
雖然今年的指定篇章數量減少,但不代表難度降低。被問到如何準備比賽時,林同學表示,他們會在小息時爭取時間,互相抽問,加深對文章的記憶、理解與鑑賞。「老師亦會在課後與我們講解不同文章,讓我們有更深入的了解。」林子健爸爸亦表示,金老師會在課後以線上學習平台與學生温習,也會善用軟件Kahoot幫忙,以遊戲互動的方式與學生練習搶答。林同學亦補充說,媽媽一直陪伴及督促自己温習。
那麼在心態上,同學們認為自己有進步嗎?李嘉鵬同學表示他已盡了最大努力,就算輸了也不會後悔。林子健同學則說,自己參賽前是個好勝的人,「一旦輸了比賽便會傷心,但參加完這次比賽後,我變得較懂得面對輸贏。」金鑫老師與我們分享,今年主要鼓勵同學重在參與,沒有太多要求,盡力就好。而陳婉婷校長則說:「原本學生的信心不足,但我經常鼓勵同學輸贏不重要,最重要是盡了自己的能力,輸亦是種學習,抱住不怕輸的心態,努力嘗試,我覺得他們做得很好。」
學習古人智慧,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興趣
要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古文與中華文化並非易事,金鑫老師表示,最重要是要先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進一步講解。「我讀中文系出身,課堂上亦會教導學生歷史及文化知識。其實背誦是其次,最重要是把文章形象化,因此我會以小故事輔助講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之後才可繼續深入學習。」現時教育局亦推行把經典篇章融入教學之中,金老師認為比賽能夠增強學生對經典篇章的學習興趣,「我們先由《論語》開始,由淺入深地教導同學,讓他們發現原來一句短句,內裏可以包含很多意思,才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而陳婉婷校長亦提到,學校會以中國文化作為切入點,低年級學生學習中國傳統節日,高年級學習古詩詞,在課外活動中亦有很多關於中華文化的活動,「希望能以學生們熟悉的活動,提升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興趣。」
被認為對中華文化了解最多的林子健同學坦言,自己以往對古文沒太多了解,「參賽前,學校有《弟子規》,每周都要朗誦,但當時我的興趣不大,亦不太理解內裏的意思。參賽後,對古人智慧有更多了解,就突然愛上中華文化,也對不同經典理解更多。」林同學甚至在賽後買了很多古籍,如《戰國策》來閱讀。而李嘉鵬同學則表示,自己原本只對課本上的古文感興趣﹐「不過參賽後,我對古詩詞與歷史人物更有興趣。」石霆一同學補充,比賽讓他認識了更多古人的智慧,亦會更留心聽老師的講解。楊凱亮同學表示,即使比賽已經結束,自己仍會在小息時與其他同學繼續討論中華文化知識與古人智慧。由此可見,比賽不僅能令同學加深對中華文化的了解,更激發了他們主動學習古文知識,甚至把知識分享予其他同學,可謂一舉兩得。
默契與平常心 有賴師生家長互相支持
一支隊伍,最重要的就是隊員之間保持默契、互相扶持。此次出賽的三位主力同學,除了去年一同參賽外,更是同班多年的同學,因此已有了基本默契,且大家都有共同努力的目標。團隊進入第二回合後,曾一度不幸跌入復活賽,一天內要參加兩場比賽,對同學的「身」與「心」都是巨大考驗。林子健同學回憶稱,「當時很緊張,因為在搶答環節中,我們一答錯,裁判就會宣佈樂善堂梁銶琚學校答錯,扣20分,當時的確很有壓力。」但所幸隊員之間彼此鼓勵後,最終能以積極心態繼續迎戰。
祝寶琦同學也分享了父母對自己的教導,「每一場比賽都是新開始,每一次錯了就要學習,然後不要記住上一場的失利,不要氣餒。」而經歷過整個比賽過程,林子健同學亦學懂了如何調整心態,及一些比賽小技巧。「無論贏或輸,都要以平常心去面對。雖然在那個當下,心情確實會受影響,例如在總決賽時,因為必答題的環節失利,在搶答題環節就會更加緊張。不過無論結果如何,我認為盡了自己的努力與本分便可。」林同學表示,是次比賽令他們開了眼界,也有所成長。金鑫老師則說,「他們還年輕,之後升上中學亦有遇到很多比賽機會,相信今次吸取了經驗,無論心態或能力上都會有很大進步。」
比賽除了考驗隊員之間的默契度外,另一難點,是此次每個回合都添加了新題型,如詩詞中的反切平仄運用,便是較冷門的知識,同學在温習過程中亦感到有一定困難。林子健同學表示,老師都會盡最大能力幫忙,讓同學們更容易理解每個知識點。「我們會觀看上年度比賽片段,多了解比賽節奏及內容。」金鑫老師指,他們以輕鬆的方法學習反切平仄,「教會他們後,同學們每天都在課室玩調聲調,十分開心,又能掌握知識。」
除了老師的悉心教導,不能忽視的,還有家長們的支持與陪伴。林子健爸爸表示,「我從未看見他(林同學)如此認真對待一件事,也想不到他能背誦這麼多文章。因此我們都會陪他一起學習。」而每一場比賽,林同學的父母都會在現場支持,在現場打氣。對於林爸爸而言,準決賽令他最為難忘。「因為對手很強,大家都緊咬比分,但同學間合作很好,之前老師講解詳盡,我們也看得興奮。」林爸爸欣賞林同學的蛻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沒放棄,令我們覺得原來小朋友心態也可如此穩。」
由初賽到總決賽,中段甚至有復活賽,一路走來實屬不易。同學們表示十分感謝過程中父母、老師與隊友的陪伴與支持。李嘉鵬同學最希望多謝媽媽的陪伴,「媽媽陪伴了我準備整個比賽,現在媽媽也懂得背誦古詩文了。」同時,他亦感謝隊友讓他學習了更多。祝寶琦同學感謝金老師用課餘時間用心地陪伴他們温習,張蔚喆同學則補充說,金老師充滿趣味性的講解令他們學得更加輕鬆和有信心。而楊凱亮同學與周德萃則想多謝隊長楊子健同學,「多謝隊長付出很多時間背誦,他帶領我們整隊進入決賽。」陳同學亦感謝隊長,「如果不是他邀請我,可能我沒法從井裏跳出,發現中華文化是如此浩瀚。」金鑫老師亦讚賞隊長心態,「他不會計較自己要做得更多,亦會幫其他隊員温習與背誦。」周德萃同學最後也提到要感謝哥哥幫忙温習,「哥哥讀中學時有讀我們的指定篇章,就與我一同背誦,不懂字詞解釋,他也會教導我。」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