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香港珠海學院成立75周年,希冀透過「智珠驪探」系列活動,引領大家探尋學院的珍貴故事。今特別邀請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擔任首集嘉賓,暢談他與香港珠海學院的點滴往事。

1947年在廣州創校的香港珠海學院,1949年遷校來港,曾是除了香港大學外,最具規模和歷史的綜合性大學。今年適逢香港珠海學院成立75周年,學院冀透過「智珠驪探」、這個緣起於饒宗頤教授手書之校訓「求智珠,通四海」的系列活動,引領大家探尋學院的珍貴故事。

創校至今培育超過15000名英才的香港珠海學院,擁有許多傑出校友。著名經濟學家兼美國聖約翰大學教授伍烈生、知名專欄作家暨報人胡菊人、香港橋王的劉正光、英國首位華人市長陳德樑、資深教育家招祥麒,以至著名武打明星王羽、藝人安德尊,及多位新聞從業員如馬澄發、何重恩、戴英泉、張秀麗、曹虹、張文采等,同是「珠海人」。

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也是香港珠海學院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多年來持續支持母校的活動發展,因此特別邀請楊孫西博士作為「智珠驪探」系列活動的開場嘉賓。

楊孫西博士(右二)接受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左一)、香港珠海學院校董會主席、香港中銀國際副董事長林廣兆先生(左二)及香港珠海學院校董Jane ZHANG女士專訪,暢談他與香港珠海學院的淵源。
楊孫西博士(右二)接受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左一)、香港珠海學院校董會主席、香港中銀國際副董事長林廣兆先生(左二)及香港珠海學院校董Jane ZHANG女士專訪,暢談他與香港珠海學院的淵源。

楊孫西博士與香港珠海學院淵源

楊孫西博士曾在香港香島中學唸了兩年書,因嚮往新中國,隨後負笈廣州。「當時暨南大學在廣州復校,但仍未正式復辦,所以我先入讀大學先修班,準備第二年進暨南大學文學院就讀中國語文學。」

楊博士憶述,赴穗首年,他到過海珠大橋、中山紀念堂、中山大學、愛群大廈,並從當地人口中得知這些標誌性建築,均建於二、三十年代,當年時任廣東省政府主席的「南天王」陳濟棠,對推動廣州現代化厥功至偉,而陳濟棠的事蹟,讓年少的他留下深刻印象。

次年,因家庭和身體狀況出現變化,迫使楊博士回港半工讀。那年正是1949年,陳濟堂有份創辦的「私立珠海大學」從廣州南遷香港,因受香港教育條例所限,不能稱為大學,故易名為「珠海書院」。

1949年香港珠海學院在旺角黑布街復校。
1949年香港珠海學院在旺角黑布街復校。

楊博士想起年少時景仰陳濟棠將軍的往事,便在此因緣下進入香港珠海書院就讀。本想繼續攻讀中國文學的楊博士,因考慮當時香港環境,認為學習英語會更有優勢,因此轉進外文學院念英文。

留下深刻印象的珠海學習時光

楊博士在「珠海」求學雖然只有短短一年,但卻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還記得當年在4樓和5樓的大專課室上課,許多有名的教授、學者和專家也在珠海書院授課,吸引許多學生慕名而來。」當時學院人文氣氛濃厚,人文學科是強勢專業,系中老師率多學界通儒,楊博士也曾因仰慕中文系學者,成為中文、中國通史課程旁聽生。

楊博士年輕時醉心中國文學。(受訪者提供)
楊博士年輕時醉心中國文學。(受訪者提供)

學院任課教授,各有專門學養,不乏文壇巨擘。當年香港大學羅香林教授,便應江茂森校長(1967-1977)之邀,出任學院文史研究所首任所長;有「香港人文三老」之稱的勞思光教授,1955年也在學院任教;陳湛銓教授、熊潤桐教授,亦是廣東有名的文學家和詩人;曾克耑教授是從福州來的詩人和文學家;左舜生和李璜教授是青年黨的負責人,也是學貫中西的學者;英語系的關寧安神父,同時也是華仁書院負責人,亦曾在香港珠海學院任教。

楊博士見證創辦人之一兼首任校長黃麟書(1947-1949)和林翼中校監,帶領學院南遷香港,致力興學的情況,「每天都見到他們在學校關注教學和發展。那時學院從廣州搬到香港,借用德明中學在旺角的校舍,雖然校舍建設簡單,但在當年算是不錯。」即使環境困難,香港珠海學院依然堅守初心,秉承在廣州建設珠海大學的辦學理念,建設社會、培育人才。

香港珠海學院曾吸引許多名師任教。(1961旺角亞皆老街)
香港珠海學院曾吸引許多名師任教。(1961旺角亞皆老街)

香港珠海學院與校友繼往開來

香港珠海學院歷史悠久,75年來培育出的15000名校友遍佈全球,香港珠海學院校董會主席林廣兆指出,為香港培養人才是學院的重要任務,「立足香港、背靠祖國、聯繫大中華、面向世界」是當前最大的使命。「學院當下的計劃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截長補短,希望在兩年內能升格為大學。」林主席對此充滿信心,預計學院今年收生將能達到1,500人,「持續兩年收生人數達到1500人,便能達到升格為大學的基礎。」

學院致力培養具國際視野的專才,轄下的一帶一路研究所,在促進多方人才交流上獻力,鼓勵學生走出去,包括到一帶一路國家交流。林主席說,「學院希望成為一帶一路國家,以及世界華文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中心和論壇,說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帶動香港經濟,作為對外藝術交流中心,相信在校友的支持下,一定能更快地實現。」

楊博士憶述當年在珠海學習時光笑意晏晏。
楊博士憶述當年在珠海學習時光笑意晏晏。

不同年代擁有不同使命的香港珠海學院

楊博士向來亦密切關心香港珠海學院的發展,他認為,學院在不同時期扮演不同的角色。新世紀初,學院獲認可為大專院校,可以辦理學位課程,有文科、工課、理科,具備綜合性大學的素質,其中土木工程系、建築系、中文系和歷史系都是學院的強勢專業,中文系更是除香港大學外,全港歷史最悠久的學系。

「可惜在港英年代受殖民地教育限制,學院難以發揮。當時港英政府只承認其所營辦的公營大學,即香港大學所頒發的學位。學院受教育條例限制,只能易名,不能稱為大學。」楊博士不無遺憾地說。1956年,香港八所私立大學書院倡議合併,計劃合併為中文大學,當時的香港珠海書院具備足夠條件成為其中一員,但因只能與其他七間書院組成聯合書院,香港珠海學院基於獨特的發展歷史,而婉拒了合併的邀請。

不同年代的香港珠海學院承繼着不同使命。
不同年代的香港珠海學院承繼着不同使命。

《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之後,學院為協助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關係,加強與內地大專院校的交流。及至回歸前,香港珠海學院都扮演着兩岸三地大專院校的橋樑和交流中心。

2021年,廈門國貿控股集團全資子公司廈門國貿教育集團承接學院,將學院推向國際,楊博士亦對學院的發展前景抱有十足信心。

智珠驪探 香港珠海學院歷史傳承 系列 2-1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