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角色 宗教反思 與世同悲 人性畫家

倫勃朗沒有遠距離的冷眼看着這個世界,更沒有以超然的態度,高高在上的批判畫中人。他選擇走進畫面,與畫中人一起,感受他們的處境,想像「若我生於其時,見證了這件歷史,我會有什麼感覺?什麼行為?」

承接上文:〈妻兒早逝 自我觀照 千山獨行 堅定自信──倫勃朗四之三〉

過去三星期跟大家仔細分析了倫勃朗的《夜巡》,介紹了他多幅自畫像。今天跟大家重點介紹他其他主要畫作,探討他對後世的影響。因他有太多好畫作,包括大量版畫,唯篇幅所限,只能挑一些較具代表性的油畫作品。

一畫成名  獨像群像  邀約不絕

《尼古拉斯·魯特畫像》(Nicolaes Ruts, 圖1)是倫勃朗從小城萊頓搬到大都會阿姆斯特丹後的首幅訂製肖像畫,畫家以此展示自己的繪畫特色,以25歲之齡成功躋身該市主要畫家行列。

(圖1)尼古拉斯·魯特畫像,倫勃朗,1631,木板油畫,高116.8cm,寬87.3cm,紐約弗里克收藏館。Nicolaes Ruts, Rembrandt, The Frick Collection.
(圖1)尼古拉斯魯特畫像,倫勃朗,1631,木板油畫,高116.8cm,寬87.3cm,紐約弗里克收藏館。Nicolaes Ruts, Rembrandt, The Frick Collection.

尼古拉斯·魯特是一名毛皮商人,從俄國入口毛皮。畫中穿上名貴貂皮襯裏外套,頭戴俄國皮帽,點出其生意與商品來源;畫家精心描畫,每一根皮毛鬚髪皆清晰可見。手持一紙,上書1631,標明繪畫年份。時肖像畫家作興美化畫中人容貌,倫勃朗以其敏銳觀察力,洞悉畫中人的心理與性格,透過尼古拉斯輕皺的眉頭,敏銳的眼神,與微聳的肩膀,讓觀者感到生意對其帶來的重擔,就是在擺姿勢給人造像時,精神還沒能完全放鬆。

據史考其生意也確實不太成功,此畫乃其女兒女婿出資,女婿生意做得很大。唯其如此,畫中他的身體呈穩定的三角形,倫勃朗讓觀者從稍低角度仰視尼古拉斯,讓他看來高大尊嚴。他身體朝畫面右方,轉臉面向觀者,右手輕放畫面前緣,好像隨時會伸出來與觀者相握似的。背景由深到淺的灰色,在他身體邊緣打了一道背光,把他整個人勾勒出來,立體的「推」到觀者面前。

此畫讓倫勃朗一炮而紅,富豪家族邀畫不絕,隨後四年,差不多一個月完成一幅肖像畫。肖像畫賣錢,金主通常是回頭客,畫的滿意,一家子的肖像畫是畫家未來收入的保證。

(圖2)尼古拉斯·杜溥醫生的解剖學課,倫勃朗,1632,帆布油畫,高169.5cm,寬216.5cm,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 Rembrandt, Mauritshuis, The Hague.
(圖2)尼古拉斯杜溥醫生的解剖學課,倫勃朗,1632,帆布油畫,高169.5cm,寬216.5cm,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 Rembrandt, Mauritshuis, The Hague.

1632年倫勃朗才完成了四幅單人肖像畫,就得到群像畫的邀約,畫出《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 圖2),再次肯定了他的當紅地位,行會群像畫邀約不絕。

時值現代科學發展初期,大家對人體結構非常感興趣。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行會(Amsterdam Guild of Surgeons)每年舉辦一次公開解剖示範,醫生、學生與公眾皆可購票入場。1632年由教授杜溥醫生(Dr Nicolaes Tulp)主持,倫勃朗給他加了一頂帽子突出他的主持地位。

其餘七位醫生各朝不同方向,有的專注剖開手臂露出來的筋肉血管,有的看着杜溥醫生,有的回望觀眾,把觀眾引進畫面中;每人表情不一。倫勃朗巧妙利用各位醫生的視線,引領觀者目光集中到屍體與主持杜溥醫生身上,將八位人物連結起來。為了突出解剖主題,把畫面色彩限制在簡單的幾種深與淺色,將最吸引眼球的紅色留給剖開的血肉。整個畫面充滿戲劇性;像10年後的《夜巡》一樣,這是倫勃朗精心鋪排的一場表演,畫家日後的風格方向已見端倪。

倫勃朗對這幅畫非常滿意,在後面牆上簽上「倫勃朗1632年畫的」(Rembrant. f[ecit] 1632)幾個字。這是他第一次棄用RHL(Rembrandt Harmenszoon of Leiden),正式簽上單名倫勃朗[1],暗示自己與大師如米高安哲羅、拉菲爾、提香等齊名。

(圖3)加利利海的風暴,倫勃朗,1633,帆布油畫,高160cm,寬128cm,1990年於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被盜至今下落不明。The 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 Rembrandt, Stolen from Isabella Gardner Museum in 1990.
(圖3)加利利海的風暴,倫勃朗,1633,帆布油畫,高160cm,寬128cm,1990年於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被盜至今下落不明。The 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 Rembrandt, Stolen from Isabella Gardner Museum in 1990.

唯一海景畫 下落不明

倫勃朗傳世海景畫只得《加利利海的風暴》(The 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圖3)一幅,惜1990年於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Isabella Gardner Museum)被盜後,至今下落不明,幸好還有照片。

此畫述說耶穌與門徒乘船渡過加利利海時風浪大作,門徒非常驚恐,耶穌平定了風浪的神蹟故事。時維倫勃朗早期,用色還是比較多樣。畫面以船桅對角線分成兩個三角形。左上方人物努力跟風浪搏鬥,充滿肢體動作;右下方人物較安靜。耶穌坐在右二位置跟門徒對話。左上方白浪翻湧,烏雲裏透出金光。右下方天空與海面一片沉黑。細看發現圖中不止耶穌與門徒13人,畫面中間一名藍衣男子緊緊拉着一條繩子,望着觀者,他就是畫家本人。

(圖4)昇起十字架,倫勃朗,1633,帆布油畫,高95.7cm,寬72.2cm,慕尼克老繪畫陳列館。The Raising of the Cross, Rembrandt , Alte Pinakothek, Munich.
(圖4)昇起十字架,倫勃朗,1633,帆布油畫,高95.7cm,寬72.2cm,慕尼克老繪畫陳列館。The Raising of the Cross, Rembrandt , Alte Pinakothek, Munich.

走進畫中 代入角色 宗教反思

倫勃朗喜在畫作中加插自己,通常扮演一個小角色。在同年作品《昇起十字架》(The Raising of the Cross,圖4)中,也看到他穿着同樣的海藍色袍子,戴着同色畫家帽,站在耶穌腳下。同時他也把自己的臉給了騎在白馬上的指揮官,從一個全視角度,掌握整個場景,更透過直視觀者,把觀者拉進畫面。觀者既為旁觀,也可能參與釘死耶穌。

時倫勃朗只得27歲,事業已如日中天,兩幅作品都把自己放在畫面主要位置。初看會認為畫家對自己成就極為自豪,對自己在藝術界扮演的角色非常自信。細想後會猜畫家是否以此指出自己也是罪人,思量把耶穌送上十字架,自己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他跟耶穌的門徒一樣,在面對風浪時,是否也曾缺乏信(faith)?

(圖5)穿東方服飾的男人,倫勃朗,1632,木板油畫,高152.7cm,寬111.1cm,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an in Oriental Costume or ‘The Noble Slav’, Rembrandt,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圖5)穿東方服飾的男人,倫勃朗,1632,木板油畫,高152.7cm,寬111.1cm,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an in Oriental Costume or The Noble Slav, Rembrandt,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圖6)東方服飾的男人頭像,倫勃朗,1635,木板油畫,高72cm,寬54.5cm,荷蘭國立博物館。Bust of a Man in Oriental Dress, Rembrandt, Rijksmuseum. 
(圖6)東方服飾的男人頭像,倫勃朗,1635,木板油畫,高72cm,寬54.5cm,荷蘭國立博物館。Bust of a Man in Oriental Dress, Rembrandt, Rijksmuseum.
異國情調 美妙光影

《昇起十字架》(圖4)裏的指揮官,裹着頭巾作東方打扮,不知是否以《穿東方服飾的男人》(Man in Oriental Costume,圖5)為藍本。時阿姆斯特丹乃世界商貿之都,中東商人匯集,畫家住在猶太人區,對異國服飾着迷,常把畫中人物包括自己裝扮成東方人(圖5及6)。《穿東方服飾的男人》(圖5)的光影美妙絕倫,金色的袍服與銀白色的頭巾,透過一圈淡金色背光的烘托,從濃淡漸變的灰色背景中,脫穎而出,為異國情調增添神秘。

(圖7)伯沙薩王的盛宴,倫勃朗,1635-38,帆布油畫,高167.6cm,寬209.2cm,倫敦國家美術館。Belshazzar's Feast, Rembrand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7)伯沙薩王的盛宴,倫勃朗,1635-38,帆布油畫,高167.6cm,寬209.2cm,倫敦國家美術館。Belshazzar's Feast, Rembrand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動感畫面  牆上的字  預示滅亡

《伯沙薩王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圖7)延續中東色彩。時歷史畫最受推崇,倫勃朗的目標是成為歷史畫大師,此畫可說是他最戲劇性,最具巴洛克特色的歷史畫,既是宗教畫,亦是虛空畫(Vanitas)[2]。新巴比倫國王伯沙薩(Belshazzar)拿了父親從耶路撒冷聖殿掠奪而來,用作供奉上帝的金銀器皿在宴會上使用,讓上帝極為震怒,酒宴正酣,在牆上寫出一道手諭,預示其王國即將滅亡。根據舊約[3],伯沙薩王於當晚過世,王國落入瑪代人大利烏(Darius the Mede) [4]之手。英文”writing on the wall”即由此典而來。

畫家細緻描繪國王的袍服,珍珠鑲嵌的絲綢,華貴的金飾,以突顯他的奢糜,映襯其後王國的滅亡。畫中所有人物都在動,畫家抓住他們一瞬間的動作,像影片定格似的凝固於畫面上。伯沙薩王轉身看到牆上的手與字,身子下意識往後退,右手緊張得捏成一個拳頭,控壓着桌上金盤,同時舉起左手希望擋住這個異像的「入侵」。

畫左兩位男女驚恐的瞪眼張嘴,右下的女僕更被嚇到朝畫外翻,手中酒不受控的傾瀉而出。她的身體與手跟國王的手勢形成一個圓形,帶着牆上迷離神秘的亮光先往畫右,再往下走,又沿着國王右手回到其肩與頭。透過動作與光影,倫勃朗製作了一幅動感十足的舞台畫。

倫勃朗一生畫了多幅宗教歷史畫,卻沒加入任何一個教會。初期一帆風順時,宗教對他的吸引力可能只限於那些超凡的故事,讓他得以在畫作中盡情發揮戲劇效果。後來歷盡磨難,學會謙卑內省,1640年代中開始在畫作中探索自己與上帝及宗教的關係。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探討其宗教命題,這會是另一篇文章了。

(圖8)倚着窗沿的女孩,倫勃朗,1645,帆布油畫,高81.8cm,寬66.2cm,倫敦杜爾維治美術館。Girl at a Window, Rembrandt, Dulwich Picture Gallery, London.
(圖8)倚着窗沿的女孩,倫勃朗,1645,帆布油畫,高81.8cm,寬66.2cm,倫敦杜爾維治美術館。Girl at a Window, Rembrandt, Dulwich Picture Gallery, London.

(圖9)倚着窗沿的女孩草圖,倫勃朗,1645,高8.8cm,寬6.6cm,倫敦科陶德美術館。Study for the painting “Girl at a Window’, Rembrandt, The Courtauld Gallery, London.
(圖9)倚着窗沿的女孩草圖,倫勃朗,1645,高8.8cm,寬6.6cm,倫敦科陶德美術館。Study for the painting Girl at a Window, Rembrandt,The Courtauld Gallery, London.

窗沿女孩  倫敦的蒙娜麗莎

倫勃朗1630年後甚少繪畫風俗畫,《倚着窗沿的女孩》(Girl at a Window,圖8)亦是唯一一幅描繪年輕女孩的。此畫看似簡單卻有讓人一見難忘的魔力。女孩應該不到13,14歲,玫瑰紅的面頰,滾圓的大眼睛好像會跟着觀者轉動。她輕鬆的靠在窗沿,一隻手把弄着胸前的金鍊,直視着你,好像跟你很熟識;微張的嘴唇好像準備跟你說話,整個人活生生似的就在你面前,讓你不能夠丟下她,轉頭離去。因此有人稱她為倫敦的蒙娜麗莎。倫勃朗為此畫作的草圖(圖9)也很美。

(圖10)阿里斯多德對着荷馬頭像沉思,倫勃朗,1653,帆布油畫,高143.5cm,寬136.5cm,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Aristotle Contemplating a Bust of Homer, Rembrandt,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YC.
(圖10)阿里斯多德對着荷馬頭像沉思,倫勃朗,1653,帆布油畫,高143.5cm,寬136.5cm,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Aristotle Contemplating a Bust of Homer, Rembrandt,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YC.

靈魂拷問  在世風光? 傳世藝術?

《阿里斯多德對着荷馬頭像沉思》(Aristotle Contemplating a Bust of Homer,圖10)裏的主角是誰,他摸着的頭像又是誰,原畫主[5]放手畫家自行決定內容,畫家也沒有說明。後人根據衣飾打扮判定主角應是阿里斯多德,頭像該是其先賢荷馬,畫名由此而來。

時倫勃朗47歲,人到中年,歷經妻兒過世,財務困頓,事業漸走下坡,面對人生不免的大限,可能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與人生取捨。阿里斯多德一手摸着身上亞力山大大帝頒贈的金鍊,一手摸着荷馬的頭像,對自己作出靈魂拷問──要追尋在世風光成就,還是傳世藝術?當時歐洲科學發展,有識之士開始探究人與宇宙的關係,此畫可能也反映當時的時代意識。

(圖11)在溪中沐浴的女人,倫勃朗,1654,木板油畫,高61.8cm,寬47cm,倫敦國家美術館。A Woman Bathing in a Stream, Rembrand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11)在溪中沐浴的女人,倫勃朗,1654,木板油畫,高61.8cm,寬47cm,倫敦國家美術館。A Woman Bathing in a Stream, Rembrand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12)睡着了的年輕女子,倫勃朗,1654,毛筆紙本,倫敦國家美術館。A young woman sleeping (Hendrickje Stoffels);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12)睡着了的年輕女子,倫勃朗,1654,毛筆紙本,倫敦國家美術館。A young woman sleeping (Hendrickje Stoffels);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聊聊幾筆  逼真自然

1654年,倫勃朗畫了兩幅非常出色的裸女畫,《在溪中沐浴的女人》(A Woman Bathing in a Stream,圖11)與《沐浴中的拔示巴》(Bathsheba at the Bath,圖13),兩畫皆以第二任妻子亨德里克·斯多芬(Hendrikje Stoffels) [6]為模特兒。

也只可以是跟畫家有非常親暱的關係,才會在畫家的凝視下,模特兒仍然流露出這麼放鬆自然的姿態(圖11)。時亨德里克剛因與倫勃朗未婚同居,並生下一個女兒而被教會懲罰,不准領聖體。畫中女子讓人想起羅馬女神黛安娜隨從卡利斯托(Callisto),她為眾神之首朱庇特(Jupiter)強暴,在溪中洗浴時被發現有孕而被黛安娜趕到野外。故事暗喻亨德里克的處境。

倫勃朗出名的快速簡要筆觸在這裏發揮得淋灕盡致。細看女子袍子的皺摺,與她提起衣裙的右手,其實只有聊聊幾筆,遠看卻非常逼真自然。他一幅相類的草圖(圖12)也只用幾筆即把衣裙的皺摺型態,精準生動的表現出來。

(圖13)沐浴中的拔示巴,倫勃朗,1654,帆布油畫,高1.42米,寬1.42米,盧浮宮博物館。Bathsheba at the Bath, Rembrandt , The Louvre.
(圖13)沐浴中的拔示巴,倫勃朗,1654,帆布油畫,高1.42米,寬1.42米,盧浮宮博物館。Bathsheba at the Bath, Rembrandt , The Louvre.

去留無奈 悽然赴會

當時全裸女體畫通常只限神話女神,倫勃朗也極少描畫全裸女體。《沐浴中的拔示巴》(圖13)的女體非為賣弄,而為點出主題。

倫勃朗擅長洞悉並描繪人物心態。大家認為他想表達畫中女子當時是什麼心情?筆者首次在盧浮宮與原畫相遇時並不知畫中故事,只感到女子微側的頭與下垂的雙臂充滿無奈、無力與無助,帶一點點悽然,她在思量什麼?

拔示巴乃大衛王麾下一員大將之妻,大將在外為王征戰,王意外窺見拔示巴出浴,詔她侍寢。拔示巴手中拿着的就是王的密詔。她該去還是不去?去會有什麼後果?不去又有什麼後果?To go or not to go?兩個選擇都是困難的。最後她選擇去,更懷了王的孩子。大衛王將她丈夫遣到前線,讓他戰死,娶了拔示巴。大衛王因看到她的裸體而引發一連串故事,但倫勃朗沒有美化她的身體,這也是倫勃朗畫作的一個特色,選擇自然,如實呈現。這是人世間的故事,有着人的七情六慾;不完美,但真實。

許多衛道之士與藝史家根據故事說看到畫中拔示巴嘴角微翹,代表她心中暗喜,得到王的垂青!不知讀者意下如何?畫家是體諒,同情拔示巴的處境?還是譴責她,暗示她淫蕩虛榮?

(圖14)猶太新娘,倫勃朗,1665-69,帆布油畫,高1.22米,寬1.67米,荷蘭國立博物館。The Jewish Bride, Rembrandt, Rijksmuseum.
(圖14)猶太新娘,倫勃朗,1665-69,帆布油畫,高1.22米,寬1.67米,荷蘭國立博物館。The Jewish Bride, Rembrandt, Rijksmuseum.

溫馨祥和 恩愛典範

《沐浴中的拔示巴》說的是一個不忠的故事[7],《猶太新娘》(The Jewish Bride,圖14)裏卻看見一對忠貞的夫婦。畫中人究竟是誰,他倆是什麼關係,畫家雖沒說明,藝史家多認同為舊約裏的以撒和利百加(Isaac and Rebekah),兩夫妻是恩愛的模範。以撒左手繞過妻子背後,愛憐的搭在妻子肩頭,右手親暱的輕按妻子胸前;利百加左手輕撫丈夫的手回應,眼睛稍微低垂,表示服從。嘴角微翹,享受着丈夫的愛護與溫柔。畫面充滿溫馨祥和之氣。

這是倫勃朗晚期作品,在他去世幾年前完成。欣賞此時期作品,用色、筆法與主題同樣重要。此畫既可見到以畫筆細心描畫、光滑細緻的臉容,也可看到以鏟刀將油彩層層堆疊,隆起像雕塑一樣的衣服物料。近看丈夫的衣袖金光閃閃(圖15),妻子的衣裙皺摺非常立體(圖16)。

(圖15)猶太新娘(男子衣袖局部),倫勃朗,1665-69,荷蘭國立博物館。The Jewish Bride─Man’s Sleeve (detail), Rembrandt, Rijksmuseum.
(圖15)猶太新娘(男子衣袖局部),倫勃朗,1665-69,荷蘭國立博物館。The Jewish Bride─Mans Sleeve (detail), Rembrandt, Rijksmuseum.

(圖16)猶太新娘(女子衣裙局部),倫勃朗,1665-69,荷蘭國立博物館。The Jewish Bride─Woman’s Hand and skirt (detail), Rembrandt, Rijksmuseum.
(圖16)猶太新娘(女子衣裙局部),倫勃朗,1665-69,荷蘭國立博物館。The Jewish Bride─Womans Hand and skirt (detail), Rembrandt, Rijksmuseum.
畫家最後一幅宗教歷史畫,應是《浪子回頭》(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圖17)[8]畫面真人大少,咸認為是畫家最感人的畫作之一。畫中浪子跪在父親面前,懺悔自己一切錯誤,祈求父親寬恕。觀者只看到浪子的背影,畫家要說的是父親──他的心情是複雜的,既傷心兒子過去的行為,又因憐惜與愛,寬恕了兒子。畫家是想着自己快要面見天父,希望祂會一樣的接受自己嗎?

(圖17)浪子回頭,倫勃朗,1668,帆布油畫,高2.62米,寬2.05米,聖彼得堡冬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Rembrandt, , Hermitage.
(圖17)浪子回頭,倫勃朗,1668,帆布油畫,高2.62米,寬2.05米,聖彼得堡冬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Rembrandt, , Hermitage.

優秀畫技 人性藝術

回顧倫勃朗的藝術成就,在他的自畫像中,他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完美,直面生命的起起伏伏。透過自畫反思,他既體驗到人性虛榮懦弱的一面,也感受到勇敢堅毅的力量。因而他更能代入、理解其他畫中人的七情六慾,哀傷與喜樂。

他清楚人性非二元,以精妙的光影過渡效果,帶出人性的複雜幽微,光明與陰暗面。

他沒有遠距離的冷眼看着這個世界,更沒有以超然的態度,高高在上的批判畫中人。他選擇走進畫面,與畫中人一起,感受他們的處境,想像「若我生於其時,見證了這件歷史,我會有什麼感覺?什麼行為?」他感世人所感,痛世人所痛,與世人同悲。

開始時倫勃朗是一個擁有精妙畫技的優秀畫家,最後,他跟他的畫中人,跟所有觀者一樣,是一個人。是他的人性,提升了他本來已經超強的繪畫技巧,化成真摯感人的人性藝術。

註釋:

  1. 倫勃朗的簽名改了3次。詳情請參閱本欄2021年7月10日文章註釋6、圖9。
  2. 虛空畫(Vanitas), 詳情請參閱本欄2020年 6月18日〈新教的藝術發展〉一文。
  3. 典出舊約但以理書(Book of Daniel)第五章。當時無人讀懂牆上的文字,最後找到猶太人但以理,告訴伯沙薩王這些文字的意思「神已數算了你國度的年日,使國終止。你被秤在天平上,顯出你的缺欠,你的國要分裂,歸給瑪代人和波斯人。」
  4. Darius the Mede,基督教中文版《聖經》稱其為「瑪代人大利烏」。史書翻譯為「米底亞人大流士」,米底王國(The Medes, Median Dynasty)乃一古波斯王國。
  5. 原畫主Don Antonio Ruffo乃西西里貴族政客,愛收藏藝術品。
  6. 據傳倫勃朗若再婚,需交還首任夫人Saskia的嫁妝。倫勃朗沒錢償還,唯有不與Hendrikje結婚。
  7. 大衛王對部屬不忠,佔有部屬妻子。拔示巴亦對夫不忠。
  8. 《浪子回頭》的故事典出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第15章11-32節。

「荷蘭黃金時代──倫勃朗」系列四之四

延伸閱讀:

鮑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