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歷史文化行

與其在書本上閱讀中國的歷史,倒不如來山西走走。同時各種古建築和雕塑,給予我們視覺上的衝擊,令人不由得不讚嘆古代民間藝人的高超藝術技巧。

山西是中國文明起源地之一。歷代留下的古建築和文物甚多,所以有「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說法。筆者和眾多好友,在國慶節假期之後前往山西旅遊,行程是自訂的,集中是看歷史文化有關的建築和文物,包括唐、五代、宋、明、清各朝的,有不少是一般旅行團不去的地方。但是匆匆8天,在景點上只能夠作出取捨。

筆者是第三次遊山西,之前去過的大同雲崗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壺口瀑布均不再重遊,而集中在中部地區的名勝古蹟。

第一天黃昏到達忻州古城,逛逛夜市,本來是一個休閒的活動,但無意中發現一座保存頗完好的天主教堂。想起中學讀歷史時講到清朝義和團的一幕,山西巡撫毓賢屠殺大批傳教士以及教徒,稱為太原教案。之後是列強報復,發起八國聯軍。我想到這一座天主教堂是僥倖保存下來的,在燈光映照底下,顯得一片祥和的氣氛,和旁邊街道上熱鬧的景象形成對比。相信經過現在政府的刻意修復吧。

忻州天主教堂。
忻州天主教堂。

翌日我們到達五台山,這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薩的道場,遊山西必到之處,故在此不打算詳細介紹,只講一點,塔院寺是毛澤東等一眾中共領導在1948年離開延安,到西栢坡建立最後一個革命根據地留宿的地方,現在還有一個路居紀念館,是毛主席當年留宿的房間,當中供奉了毛主席,兩邊是中共黨旗,中間是一個白色的毛澤東像,前邊放着鮮花,地下還有一個供跪拜的軟墊。把毛當作神一樣朝拜,民間久而有之,但在正規的紀念館這樣做,卻絕對是不適宜的!如果作為一種黨史的教育場所,更不應該被容許。

塔院寺毛主席路宿館。
塔院寺毛主席路宿館。

唐建築瑰寶

我們又花了整天的時間遊覽兩個唐朝的古建築:南禪寺和佛光寺。民國期間,日本古建築學者宣稱中國境內已經找不到唐朝的古木構建築,要看就要到日本的奈良。當時梁思成和林徽因並不認同,他們在敦煌石窟壁畫上發現佛光寺的記載,於是到山西五台山考察,終於發現到這兩處唐代古建築,並且進行詳細的紀錄。

南禪寺比較偏遠,所以遊客不多,館長看見我們對古物很有興趣,於是破例親自與我們講解。寺院建築大氣磅礡,秀麗之中顯露古樸,唐代古建築的特點集中在這裏,例如大殿上的斗拱碩大,屋頂較為扁平,內部樑架簡練等。殿內17尊唐代彩塑保存完好,包括釋迦牟尼、文殊、普賢菩薩、仰望童子等等,全部都是有唐朝的美學特色,體態豐滿,神態自若,衣紋線條流暢等等。筆者特別欣賞前邊兩旁站立的金剛像,不是一般寺廟所見的猙獰或者兇惡的造型,它們面相莊嚴中帶着從容氣派,顯示唐朝自信的一面,不需要以力壓人。

唐朝建築佛光寺。
唐朝建築佛光寺。

佛光寺始建於北魏,隋唐時間處於鼎盛時期,敦煌壁畫描繪出「大佛光之寺」圖,聲名遠播日本等地方。東大殿重建於唐武宗「會昌滅法」後的大中十一年。整座建築氣勢宏偉,古樸壯觀,屋檐下的斗拱碩大,出檐深遠,是唐木構建築的精品。內有彩塑35尊,包括釋迦牟尼、彌勒佛、阿彌陀佛、文書菩薩、普賢菩薩,旁邊還有阿難和迦葉、協侍、韋陀、童子、供奉菩薩等。佛像和菩薩像都面上豐滿圓潤,莊嚴中顯得悠然自得,有親和力。色彩經過後世加工,顯得鮮艷,缺少了古樸味道,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翻看舊照片,有林徽因考察的時候,在細心欣賞菩薩像,又和重修東大殿的功德施主「女弟子寧公遇」雕像旁邊留影。幸得梁林二人當時艱苦尋覓,後人才得知這兩座唐代建築的存在。

延續至今的民間信仰

之後我們又遊覽平遙古城及晉祠。古城始建於西周,舊的城牆基建還有遺址。此處是保存得比較完整、明清時代的古城,現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因是一個全國知名的旅遊區,比較商業化了,但是古舊的建築,在「修舊如舊」原則下,仍然保持當年的風格,沒有過分的重修。除了一般遊客必去的鏢局、票號和衙門外,我們特別要求導遊帶去參觀城隍廟,這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較國內其他城隍廟大。

當中有城隍廟、灶君廟、土地廟、財神廟、戲台等等。民眾在這裏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參拜不同的神,是所謂「諸神共處一廟,聯袂同受香火」。我特別注意到一座面積比較大的六曹府,所有雕像都是描述面目猙獰的鬼差在敲打、折磨在人間犯了重罪的人。罪人於陰間受到各種酷刑對待,展示異常痛苦的形象。讓我想起童年時候虎豹別墅看到類似題材的雕像,古時候是起着警惕民眾要行規蹈矩,不要犯罪的作用,特別是在童年時候看到之後,記憶會留得很久的。

至於在宋朝建成的晉祠,也是由山西必到的地方,我們特別欣賞大殿前廊柱上雕飾的8條蜿蜒欲動的木龍,以及43尊宋朝的彩塑,包括聖母像及侍女像,有着不同的神態和表情,生動自然,姿態優美,似乎享受着宮中優裕的生活。

玉皇廟中,二十八星宿之亢火龍。
玉皇廟中,二十八星宿之亢火龍。

中國彩塑頂峰作品

行程當中,一個重要的亮點就是最近在《黑神話·悟空》遊戲中出現過的,位於晉城市區的一座古建築和雕像:宋代的玉皇廟。這是一處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宮觀建築群。有14座殿,保存了各種彩塑260多尊。其中二十八星宿彩塑的藝術價值最高,是全廟精華之所在。

二十八宿本來是中國古代天文家對天空東、西、南、北四方各7組星座的統稱,分別代表星空中28個區域。古人把星座轉為神靈,和道教占星術有很大的關係。這些星宿之神,職責上是對玉皇大帝作出保護,並為人間百姓驅邪治鬼,是宮殿中常見的題材。古代藝術家用誇張和變形的手法去塑造出28個面目,形態、表情、動作都不同的神像,每位配有相應的動物。

這是中國彩塑的頂峰作品,栩栩如生,至今仍予觀者異常震撼之感覺。例如「亢金龍」,女相,立眉怒目,長髮直立,切齒斥責,還有張牙舞爪的龍盤於身邊。最近在廟宇前面模仿這個造型做了一座大型神像,吸引不少有人在這裏打卡;「危月燕」,男性文士造型,身向右倚,左手托座,右手舉月盤,月中飛燕翱翔。神態安詳自在。導遊說這是蘇東坡的造型,看起來也相似呢。

「室火豬」,袒胸露腹,面目兇猛,赤髪四乍,為屠夫形象。之前在圖片中看過,這是唯一沒有動物在旁的雕像,深感奇怪。這次在現場就解開謎底了,原來其目光正是望向在天花的一個豬型雕塑。構思真的巧妙!玉皇廟二十八星宿像是值得仔細欣賞的超凡藝術作品。

玉皇廟二十八星宿之危月燕。
玉皇廟二十八星宿之危月燕。

遊歷山西,學習歷史文化

我們還去過在平遙古城附近、建於五代時期的鎮國寺,其中萬佛殿內的塑像近似唐代風格,皆體態豐滿,身軀高大,是五代的原作,十分罕見和珍貴。我們也參觀了更為著名的雙林寺,寺建於北齊,現在大部分是明、清兩代的建築,面積比較大,有10座殿堂,保存了宋、元、明、清歷代雕塑作品2050尊,比較突出的有四大金剛和四大天王將像,自在觀音像、渡海觀音像、千手觀音像,羅漢像等。

其中一尊韋陀像最為吸睛。論者認為這是中國彩塑護法神中出類拔萃之作,藝術成就在於靜態造型表現了運動而產生一種張力,因為韋陀全身有一條極富有彈性和流動感的主軸組成,整個身軀輪廓構成傾斜的銳角三角形,因其頂點在腳部,給參觀人士在視覺上心理上造成一種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穩定感。這種威武欲動的神態,保護着釋迦牟尼,令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雙林寺之韋陀像。
雙林寺之韋陀像。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非常充實而充滿歷史感的旅程,與其在書本上閱讀中國的歷史,倒不如來山西走走。同時各種古建築和雕塑,給予我們視覺上的衝擊,令人不由得不讚嘆古代民間藝人的高超藝術技巧。如果帶同學生來山西研究學習。老師可以沿途講解各朝代的有關歷史及文化。那麼學生對於學習中國的歷史和欣賞中國文化,必定更有興趣。

曹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