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力量

安靜的力量從來不是哪種人的專利,幫助內向的孩子找到他們安靜的力量,引導外向的孩子通過內心的平靜來獲得力量,讓他們在自己的道路上茁壯成長。

「我的孩子太安靜了!」「我的孩子太好動了!」許多父母常常擔心孩子的性格是否符合社會的期望。當孩子過於安靜時,父母可能會擔心他們缺乏社交能力,無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而當孩子過於好動時,父母又會擔心他們無法專注。這兩種特質的孩子,我們普遍稱為「內向者」和「外向者」(雖然我們知道沒有絕對的內向或外向者)。其實,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本文最後將討論如何幫助孩子們發揮安靜的力量。

安靜的力量

在帛書版《道德經》中,老子提到:「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靜,是上善、是智慧,是力量。靜,並非代表沒有能力去爭,而是一種深思熟慮的表現。佛教和道教都講究閉關修行,釋迦牟尼佛禪修6年後,在35歲時悟道成佛。而《聖經》的摩西,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曠野生活40年,只能靠禱告神活着,最終成就了摩西真實的信心,並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現代心理學家蘇珊·坎恩在她的著作《安靜,就是力量》中通過舉例說明,許多偉大的人物、科學發現或藝術創作都是在安靜的環境中誕生的。例如,法國數學家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曾說:「全人類的悲劇,始於無法獨自坐在一個安靜的空間裏。」這些例子告訴我們,安靜不僅是一種性格特質,更是一種力量。

安靜下來,學會認識和欣賞自己

在快速的現代社會裏,許多心理學書籍、課程都在教導許多「識人術」,其中也包括認識自己的孩子。當父母在擔憂自己的孩子太安靜或者太愛動時,其實說的就是孩子們的「短板」,許多父母被「短板效應」所影響,深怕自己孩子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而拼命地補所謂的短板。到最後,短板未必成為長板,自己憂心忡忡的情緒,反而導致孩子們也覺得「我不夠好」。這不是與教育中常常說的培養自信心背道而馳嗎?

還有一些華人家庭,由於父母的英文一般,生怕英文成為孩子的短板,進而不停地替他補英文,反而導致中文水平落後,成為短板。筆者認為,安靜下來,通過閱讀、思考包括與別人的交流來認識自己才是關鍵。只有我們能夠懂得自己性格的優、缺點,才會明白每個人都有優、缺點。而這種公平是每一個人接受自己、欣賞自己的開始,是我們能夠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和底氣。認識孩子的優勢,才是更積極的生存之道。

重塑孩子安靜的力量

對於性格較內向的孩子來說,安靜是一種力量,但如果父母和孩子一直將眼光聚焦在表達、社交能力不夠強時,安靜帶來的後續是自我否定和自卑。在這種情況下,教育者(包括父母、老師等)首先能做的是欣賞──帶着欣賞的眼光看到孩子敏銳的觀察力或深度思考的能力,例如:「你能夠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我真的感到很驕傲,這說明你有同理心」,「你能觀察到她其實是不開心的,真的很細心」。然後加以引導,鼓勵孩子用喜歡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想法,並在他嘗試表達出一些想法時加以表揚。例如:「我發現你不僅有自己的想法,還能說出來跟大家分享,哇!」

而對於性格較外向的孩子來說,安靜或許是相對欠缺的特質。這時,教育者能做的也是欣賞、理解與引導,欣賞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對事情的熱忱,理解他們有時會有3分鐘熱度的情況,再引導他們利用一些安靜時刻來做深呼吸、閱讀或者純粹的思考等。此外,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孩子,筆者都鼓勵教育者設置一些輕鬆安靜的環境,啟發不同特質的孩子們愉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身心愉悅的環境中互相彌補短板,共同進步。

安靜的力量從來不是哪種人的專利,幫助內向的孩子找到他們安靜的力量,引導外向的孩子通過內心的平靜來獲得力量,讓他們在自己的道路上茁壯成長。

陳許華